唐代高僧窥基大师纪念|唯识宗祖师,人称“百部疏主”

2024-12-13 00:15:00 发布: 人气:36
图片
图片



农历十一月十三日

唐代高僧窥基大师圆寂纪念日


公元627年的秋天,

大唐帝国的都城长安,

一位僧人走出城门,

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

他就是闻名后世的玄奘大师,

西行途中,他没有等到悟空,

却值遇一名入定千年的老僧。


他们相约一起弘法利生,

不料,老僧却误投官家,

尽享富贵荣华,

当玄奘大师西行归来,

等待他的,

除了浩繁且艰巨的译经工程,

还有重启那迷途弟子觉醒人生。


窥基法师(公元632年-682年),

玄奘大师高足。

玄奘大师是法相唯识宗的开创之祖,

窥基法师则述作弘扬,

被称为唯识宗的二祖。

因他二至五台山,“道著清凉”,

又开创了唯识道场,

所以,《清凉山志》中称他为

五台山佛教唯识宗的开山祖师。



图片


图片




01

童蒙出离


图片





玄奘大师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人通达了悟,有四人为长老,窥基大师则为众人之首。


窥基大师自小善根深厚,母亲怀孕前,曾梦佛陀手持如意想要入胎。九岁时,便对轮回生起出离之心;十七岁时,正式剃度出家。


唐代僧人僧详的《法华传记》中有记载:“释大乘基者,遍学三藏上足资,三千门徒,七十人达者,四人上首,于中皆最。其母梦,金人手捧如意,愿宿尔胎,语已入口即有身。初生之时,紫云如盖覆上,九岁出家,十七交缁林。……道俗课虚命讲法华典,乃自纂新文。夕制朝谈,奇瑞时时乃现,有人梦严净佛国,满中诸佛即来语法师。”


在《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当中,窥基大师是这样自述的:


「基夙运单舛,九岁丁艰。自尔志托烟霞,加每庶几缁服。浮俗尘赏,幼绝情分。至年十七遂预缁林。别奉 明诏得为门侍。自参预三千即欣规七十。必谐善愿后承函丈。不以散材之质。遂得随伍译僚。事即操觚飡受此论。」


意思是:我命运坎坷,九岁父母亡故,从此向往山林之间,常常希望能够出家为僧。虽处浮华尘世,自小便有疏远、断离之心。直到十七岁时,便打算落发为僧,后来奉诏成为玄奘大师的门侍(侍者)。最先为玄奘大师的三千弟子之一,后来成为七十弟子中的一员,励志成就善愿,继承老师讲学的法席。由于秉性并不散漫,所以能够参与译经的团队,成为笔受,听闻此论。






02

二至五台山


窥基大师所处时代,正是佛教受到皇室优待而呈现欣欣向荣的时候。他在著述之暇,为瞻礼文殊大圣和传法布道,于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唐太宗永隆元年(680年),两次入五台山,弘扬唯识宗旨,并于中台顶建了唯识宗道场。


《古清凉传·卷上》记载,他曾率领“黑白五百余人”往中台修建寺宇,“雕造玉石功德一十二尊,并大殿一座”。又于大殿东西两屋,分别造文殊菩萨立像和弥勒菩萨坐像。“其二屋内,花蟠供养之具,毯蔫受用之资,莫不鲜焉……或闻异香,钟磐之声。”窥基大师于此处讲法,也标志着五台山首次传入唯识宗。


《一清凉传》《清凉山志》中还记载,窥基大师第二次来到五台山时,“造玉石文殊菩萨像,写金字《般若经》”供养文殊菩萨。这也开创了五台山僧俗信士书写金字经书的先河。


图片


大师不仅于五台山开辟唯识道场,还到太原,登太行,至西河古佛寺,造《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弘扬弥勒信仰,传布唯识教义,把山西当成唯识宗的阵地。


依据《宋高僧传》记载,窥基大师在登太行山的途中,某日留宿于一古寺。晚上梦见自己身处一座山的中间,岩石下面传来无数人哭喊的声音,幽暗之间分外凄惨,不忍听闻。


他走过层层山峰,四面八方尽收眼底,所见之处都是琉璃色,就在抬头仰望之时,看见了一座城池,同时听到城中传来声音说道:“基公请留步,您来这里做什么?”片刻之间,两位天人童子从城中出来问道:“您是否看见山下那些罪苦众生?”窥基大师答道:“我只能听到声音,看不到他们。”


童子就扔给了他一把剑,并说道:“剖腹就会看到了。”大师把肚子剖开后,只见两道光射出,一路映照到山下,便见到无数人正在受极大的苦。


这时,童子又回到城中,拿着两卷纸轴和一支笔给他。大师接过纸笔之后,便从梦中惊醒。当时正是半夜,他见寺中某处有光亮,而且一直亮着不灭,便寻着光的方向找了过去。原来发光的是几轴书卷,打开发现是《弥勒上生经》。


他想到自己的梦,认为是弥勒菩萨为了经中义理的通达,让他来注疏作释。他便取了毛笔,准备开始写作,这时笔尖掉落出27颗舍利,每一颗都如樱桃般大,鲜红透亮。接着,又有玉米粒一样的黄色舍利从笔尖掉落来,窥基大师就这样撰写了《弥勒上生经》的注释。



03

译经成就


图片

窥基大师德相


窥基法师传承了玄奘大师的思想,和师父玄奘大师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献给了译经事业。


窥基法师的著作,善于提纲挈领,建立体系,如《法苑义林章》七卷,把瑜伽一本十支和各宗不同的法义都归纳起来,抉择贯通,细至一字之微,也有专章分析,如《法华为为章》把《法华经》中所有“为”字归纳起来,得出平声“为”有九训,去声“为”有三训,表现出他所提出的“示纪纲之旨,陈幽隐之宗”的特征。


他不但通达声明,并且精熟因明,“大善三支,纵横立破”,他的著述内也常常表现运用因明以立说的倾向。要了解玄奘大师的学说,现在所可依据的,最主要的就是窥基法师这些著作。因法师一生译经达百余部,故被后世尊为“百部疏主”。






04

世缘圆满


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十一月十三日,窥基大师在慈恩寺翻经院圆寂,享年五十一岁。十二月四日,葬于樊村北渠,靠近玄奘茔陇。文宗太和三年(公元829年)七月,启塔荼毗,迁入平原新塔,位于玄奘大师舍利塔的西侧。后迁葬兴教寺,迁棺时见窥基大师牙齿四十颗不断如玉。


图片

窥基大师舍利塔


《宋高僧传》曰:“唐窥基,字洪道,姓尉迟氏。…关辅语曰三车和尚。…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师。…后躬游五台山登太行。…得《弥勒上生经》…造疏通畅厥理,遂援毫次,笔锋有舍利二七粒而陨,如吴含桃许大,红色可爱,次零然而下者,状如黄梁粟粒。…春秋五十一,葬于樊村北渠,祔三藏奘师茔陇焉,弟子哀恸。”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法乳恩深,恒住心莲〡恭迎悟公上人103周年诞辰纪念
· 这条传承的金线,始于一百多年前 | 悟公上人诞辰103周年纪念
· 自称“常惭愧僧” ||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圆寂纪念日
· 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圆寂纪念日
· 弘一大师 | 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 玄奘大师传55|秦王恩德
· 《慧谷云升》——悟公上人书法纪念片
· 高山仰止,厚德慈光 —— 纪念悟公上人圆寂十九周年
· 法界慈父 百年德泽—纪念悟公上人圆寂日
· 人间星汉,炙烫长河〡悟公上人圆寂十九周年纪念日
· 这,是一位“人间菩萨”的生命示范
· 中兴新昌大佛寺悟公上人行状
· 悟公上人圆寂纪念日 || 他就在我们信念的最高处,永恒地加持我们
· 纪念|十月廿三,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圆寂日
·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圆寂日 || 五祖大师传法给六祖大师时,说的偈颂是什么?
· 是何姓?是佛性〡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纪念日
· 玄奘大师传54|鸠摩罗王
· 玄奘大师传53|尼乾教徒
· 玄奘大师传52|顺世外道
· 永嘉玄觉禅师圆寂纪念日 || 他的智慧是我们人类永恒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