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预知时至,解脱自在〡领略一代宗祖的修行德范

2025-01-16 00:23:00 发布: 人气:17
图片


图片



2025年1月16日

农历腊月十七

明代高僧紫柏真可尊者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圆寂纪念日


两位大德祖师,

虽隔百年岁月,

却用同样的方式,

为我们证明了佛法的真实不虚,

通过修行,人人可以解脱自在。



图片


图片




01

   侠骨柔肠

负荷正法的尊者



图片





紫柏尊者(公元1543年—1603年),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俗姓沈,字达观,晚年自号“紫柏”,后世尊为“紫柏尊者”。


万历年中,慈圣皇太后钦佩师之道风,神宗皇帝也雅知师之学行,曾曰:“若此真可名一僧”,遂取名讳“真可”。


憨山大师所著的《紫柏尊者全集》记载:“母梦异人,授以附叶大鲜桃,寤而香满室,遂有娠。师生五岁,不语。时有异僧过其门,摩顶而谓其父曰:‘此儿出家,当为天人师。’言讫,忽不见,师遂能语。先时见巨人迹,下于庭,自是不复见。”


尊者年少时,性格刚烈勇猛,貌伟不群,慷慨具侠义气。十七岁辞亲,仗剑远游,本欲立功塞上,途经苏州阊门,因大雨不能前进,投宿虎丘云岩寺。


当夜闻寺僧课诵八十八佛洪名,内心欢喜,翌日早晨,解腰缠十余金,请求明觉法师为其设斋供佛及僧,并请求给予剃度,拜之为师。出家当夜,尊者一人在房间静坐到天亮;以此因缘,终其一生胁不至地,夜不倒单。


图片


尊者一生,行脚四方,遍访长老尊宿,真参苦修,行头陀行,禅悟甚深。他洞悉禅门积弊,故矢志于挽救法门。


万历年间,佛教大藏经难求,梵夹本大藏经阅读不便,尊者慨然担负创刻方册的重任,对保存佛教文化及弘扬佛法助益甚大。


尊者与五台山渊源尤深,多次往返、驻锡于此。当时遍访江浙名刹,寻找合适的刻经之地,天目、双径、栖霞诸大道场均愿提供场所,但尊者一直犹豫不决。万历十三至十四年间,尊者重回五台山,在文殊像前问卜刻经之所,结果三探三得“清凉”。


图片


▲紫柏大师在五台山主持方册藏刻印时,在文殊寺看到千年龙松,写下《福圣寺古柏》:“香叶玲珑翠作阴,几回风度泻清音。檐前宝地依然在,无复朝来报晓禽。”



■ 与憨山大师的万古道谊


尊者和憨山大师,是足以流芳万古的友情道谊。


尊者曾与憨山大师相对畅谈四十昼夜,共议复修明朝《传灯录》,并相约前往曹溪复兴法脉。


万历二十三年,憨山大师被诬以“私创寺院”罪而入狱,后被流放岭南。当时尊者正在庐山等候憨山大师一同前往曹溪,得知大师被谪戍雷州时,便在江浒之地等待。


时值严冬,两人相见于下关旅泊庵,尊者握着憨山大师的手说:“公不生还,吾不有生日!”并发愿为憨山大师诵《法华经》百部,祈求佛力加被。


为营救憨山大师,尊者几度奔波于京城为其请命,并视此事为自己入世的最大任务。尊者曾对人说:“憨山不归,我为法一大负;矿税不止,我救世一大负;传灯录未续,我慧命一大负。舍此一具骨,释此三负,不复走王舍城矣。”


不久,谤言四起,尊者亦蒙冤下狱。在审理的过程中,刑部对尊者动用杖刑。面对大刑,尊者不为所动,甚至还神色自若地为人说法。被捕后短短十五天,尊者就被草草定罪。


尊者深切感慨:“世法如此,久住何为?”乃说偈云:“一笑由来别有因,那知大块不容尘。从兹收拾娘生足,铁橛花开不待春。”透露出他不愿再住世的讯息。


万历癸卯年(公元1603年)十二月十七日辰时,尊者嘱侍者:“吾去矣!”随后念佛安然而逝,世寿六十一岁,戒腊四十一夏。


尊者坐化后六日,依旧神色不改,弟子依其遗言将法体葬于京郊慈慧寺外。万历三十二年京城大水,弟子担心肉身为水所化,开棺启视,但见其端坐如生,丝毫不为大水所害,弟子于是奉龛归径山。


万历四十四年,由憨山大师举行荼毗仪式,此时虽离尊者坐化已十三年,然其肉身丝毫不坏,宛如在世。荼毗之后,留下无数的舍利,后人于径山文殊台起塔供奉。


紫柏尊者平生之学,外则会通三教,内则融通性相,会归各宗。憨山大师曾称赞:“予以师之见地,足可远追临济,上接大慧之风。


图片


紫柏大师赞


面如月  心似铁  

短发长髯  丰神自别

拳头一捏双眼空

脊梁才竖诸缘歇

槌碎金刚圈

圆成甘露灭

十方世界没遮拦

 一道神光闲不彻

蓦地相逢鼻孔酸

心中有痛难分说


——憨山大师






02

   一代宗师

圆寂前自设涅槃斋


图片


彻悟大师(公元1741年—1810年),俗姓马,名际醒,字彻悟,号梦东,京东丰润(今河北省丰润县)人;清代著名高僧,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


大师幼而颖异,长喜读书,经史群籍,无不博览。二十二岁时因大病,深感幻躯无常,立出世志,待痊愈后,往房山县投三圣庵荣池老和尚剃度,次年受具足戒。


图片


大师二十八岁时,参访京都广通寺大德,因上根利智,被视为禅门法器,得以印心传法,成为禅门临济正宗三十六世。


彻悟大师早年参禅得悟,因多诸病缘,想到文殊、普贤诸大菩萨以及智者大师、永明大师、莲池大师等诸大善知识,皆悉归心净土,我何人斯,敢不皈命!又忆永明延寿大师乃禅门宗匠,每天持念十万声阿弥陀佛佛号,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况今为末法,尤应修净业求生净土。于是大师专心念佛,一意归心西方净土,专修专弘净宗。


大师对禅净二宗明晓精奥,开导说法,辩才无碍。且以开悟禅师之资格,诠释禅净之本质内涵,比较二者的下手难易,以此建立对净宗念佛法门的坚固信心。


图片


大师一生以求生净土为职事,律己甚严,每日限定一尺香的时间会客,不欣世语。过时惟是礼佛念佛而已,一天持念十万声佛号。因大师的德业所感,参禅人亦多念佛。大师广设念佛殿堂,与大众一道精进修持,莲风大兴,远近仰化,道俗归心。


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彻悟大师退居红螺山资福寺,打算于此地终老。因四众弟子依恋追随,便收留大众,一起担柴运水,泥壁补屋,同甘同苦,遂成一念佛道场。时十八岁的印光大师也曾前往参修念佛,得大受用。


图片


大师居红螺山十年,至嘉庆十五年二月,到万寿寺扫礼祖塔,辞别山外诸护法云:“幻缘不久,人世非常,虚生可惜,各宜努力念佛,他年净土好相见也。


大师三月回到红螺山,命弟子预办荼毗事,交接住持位,告诫众人:念佛法门,三根普被,无机不收。吾数年来,与众苦心建此道场,本为接待方来,同修净业,凡吾所立规模,永宜遵守,不得改弦易辙,不负老僧与众一片苦心也。


圆寂前半月,彻悟大师觉身有微疾,即命大众助称佛号,见虚空中幢幡无数,自西方而来。大师告众人:“净土相现,吾将西归矣。”众弟子恳劝大师住世,大师回答:“百年如寄,终有所归,吾得臻圣境,汝等当为师幸,何苦留耶?


图片


十二月十六日,彻悟大师指令设涅槃斋。


十二月十七日,大师告众人:“吾昨已见文殊、观音、势至三大士,今复蒙佛亲垂接引,吾今去矣”。大众称念佛号更响。


彻悟大师面西端坐合掌说:“称一声洪名,见一分相好”,遂手结弥陀印,安详而逝。大师世寿七十岁,僧腊四十九夏。


图片


大师往生的时候异香满室,停留了七天,头发由白转黑。三七日荼毗的时候,出现一百多颗舍利子,部分舍利子现在还供奉在红螺山资福寺里。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圆瑛大师|丕振宗风、护国济世的一代高僧
· 印光法师诞辰纪念日 || 总是自称“常惭愧僧”
· 印光法师诞辰纪念日 | 明昌佛法 普度众生
· 永怀祖德|印光大师诞辰164周年纪念
· 星云大师|时时奉行人间佛教
· 腊月初八,恭迎佛陀成道日〡这碗粥的故事,中华民族讲了几千年
·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 他找到了所有生命最圆满的结局
· 最后一击!看佛陀成道前的精彩对决
· 法照大师圆寂纪念日 || 亲见文殊、普贤菩萨,示以念佛
· 归命大教主,人称小释迦 || 恭迎智者大师圆寂纪念日
· 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 | 恭迎智者大师圆寂纪念日
· 色相庄严 身遍十方 || 恭迎日光菩萨圣诞
· 恭迎日光菩萨圣诞 || 百福圆满身光照曜,犹如千日破诸昏闇
· 恭迎日光菩萨圣诞丨祈愿日光遍照,破诸冥暗,国泰民安
· 恭迎日光菩萨圣诞|日放千光,普破冥暗
· 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超发无上殊胜之愿,愿愿不舍一众生
· 永明延寿大师圣诞 || 他的故事,哪个最能触动您?
· 冬月十七 ,恭迎阿弥陀佛圣诞 | 愿见闻者入弥陀愿海,花开见佛
· 台宗耆宿静慧长老圆寂纪念日
· 五十载住念佛三昧,六十年不出山门〡台宗耆宿静慧长老圆寂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