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年也走不到的世界,心一动就到了|讲记42

2025-01-20 00:02:00 发布: 人气:17
图片
图片


图片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四十二课 

时长:8:00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上边说临命终时,是说差不多要临终的时候,你能够念佛心不颠倒,一句阿弥陀佛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就是这个念头:在生的时候,让我身体健康一点,临命终时,不要让我忘记这句阿弥陀佛,我就是打这两个念头,其它念头没有的,所以我睡觉一睡就睡着。什么道理?别的念头没了,发财的念头也没了,要希望好运的念头也没有了,都没有了。


倘然平常时候不修的,这个心就一定要乱的,糊糊涂涂、昏昏沉沉,一点都抓不住了,应该堕落到地狱里头去的,看见了刀山、剑树,当它作很好的花园。


所以经典里讲的,我们要把它听进去。你临命终时看到很好的花园,就是刀山剑树了。你看到花轿抬来了,糟糕了,要投猪去了,危险啊!这个都有证明的,看见了驴马的胎,当它做很大的房屋,颠颠倒倒、不知不觉就进去了,你看危险不危险?



图片

▌阿弥陀二十五菩萨来迎图·十四世纪



念佛念惯的,若有恶业的,到了断气的时候,心思清清净净、安安定定,一心想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就有办法了。去阿弥陀佛世界,一定见到佛,自然就会到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你就在这朵莲花里面,跟阿弥陀佛就一同去了。


“即得”二字,就是马上就去,不要等待,就是立刻能够的意思。有的人说道:西方极乐世界隔开我们这里有十万亿个佛的世界,这样的远,就是走几千万年恐怕也走不到,怎么能够立刻就可以生到那边了呢?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量虽然有限制,不能够像菩萨那么大,但是已经很不小了。所以十方世界完全在自己的心里头,所有种种的形相都是从自己心里头现出来的。所以哪怕你隔得多么得远,只要心一动,就已经到了那边了。


譬如一个人从前出过远门,现在想起那个地方来,心里头就清清楚楚,像在眼前一样。还有从前的书里头说:有人做梦觉得到了一个地方去,看见种种的东西,后来隔了多少时候,真的找到那个地方。可见得像那个做梦的人,实在是到过那个地方去的。往生的人,同两种情形差不多的。


要晓得一个人的身体,都是前世的业报。念佛是一种清净的业,修了这种净业,到了后世就自然应该受净土的福报。因为净土是清净国土,况且还靠了阿弥陀佛的愿力来接引他。所以只消动一动念头,你就能够在西方极乐世界现出相来,这就叫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图片

 引路菩萨图·大英博物馆唐代绢画



并且一个人到了断气的时候,他家里头的人万万不可以狂喊乱叫、高声大哭。现在这世界上人的心性都不同的,有的人在生时对公婆也不太孝敬,临死时使劲让它出两滴眼泪,还要哭一哭,这都是自己骗自己,是不是啊?你骗我、我骗你。那么你骗公婆,明天么媳妇也骗你,这样子在弄。这颠颠倒倒,所以我们《心经》叫“众生颠倒”。


哭什么呢?我母亲去世时我是不哭的,我叫嫂嫂、弟媳妇、侄子都不哭,我们一家人都不哭,亲戚来也不哭,就是念佛,这样子对的。哭它干嘛呢?没有意义,是不是啊?


有些东西就是要知道,悲伤什么呢?你自己平常要准备呀,到这个时候了,你还会来得及啊!有的人不知道,祖师慈悲,十念也可以往生。那我慢慢来好了,他说十念念好就好了,当算数了。那你想想看,自己骗自己不是么?祖师慈悲啊,做国王的、做官的、做生意的,没有功夫,那么劝他十念也好,这样子的。那你弄错了呀,你一点没有事情,饭吃了妄想打打,还有乱七八糟的事情,还要看电影,还要看录像,还要搓麻将,这颠倒不颠倒?到病苦来了么只会脚忙手乱,何况临命终时,功夫差一点就要起情爱心。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临终时,怎么让阿弥陀佛亲自来接? I 讲记41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三)| 劝一人不杀生,如同救百万众生
· 因果不要让它错了,错了很危险|讲记40
· 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十八课
· 修一心不乱最好的方法 I 讲记39
· 念佛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什么?|讲记38
· 《心经》浅释(圆满)|这个方法,可以快速融入阿弥陀佛的怀抱
· 爱别离苦、怨憎会苦 ||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十七课
· 一个人能听到佛的名号,前生必定种过善根 I 讲记37
· 《心经》浅释(四) | 这就是佛说八万四千法的精华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十六课
· 欲生极乐世界,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讲记36
· 极乐世界为什么称“极乐”呢?||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十五课
· 有愿心,必定有感应 I 讲记35
· 用佛法改写生命的“大数据” | 《药师经》讲记连载(三十二)
· 一定要求生极乐,因为有这样的好处 ||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十四课
· 欲生极乐世界,最要紧的三件事|讲记34
· 《心经》浅释(三) | 怎么才能不迷失在外境中?
· 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十三课
· 除障的方法 | 《药师经》讲记连载(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