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先天具备的一种信仰的情感,它需要慢慢培养,经过萌生、感受、熏修,最终坚定地确立。
每个人学佛的理由不一样,得到感动的点也不一样,如果“信”是一种理性的行为,那么“仰”则更偏重感性的觉受。
最初往往是以理性开头的,通过读诵佛经,了解也实践了很多有益于增加智慧的方法。
时间一长,当哪天突然从感情的角度来看待和感受佛教时,也许就豁然明了自己的生命正在它的默默哺育下焕然一新。
从麻木的低级的生命境界里提高了,就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能从形而下提升到形而上,就能从生灭趋向永恒,这是生命的拯救和进化。
在学佛的路上走得越远,生命的状态得到更高的跃迁后,我们将渐渐感受到在学的、其实哪里是最初内心里具体的佛像,我们学到的是一种坚持,一种悲悯,一种传承了人类最核心文明的甚深气象。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