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告别的日子,可以提前预知吗?

2025-02-05 06:01:00 发布: 人气:23
图片
图片



图片




对我们凡夫来说,轮回像天一样大,生老病死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但对于圣者来说,这已经不是问题了。当我们目睹了现实世界的生老病死后,会更深刻地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不是为了求佛保佑我们轮回得好一点。佛是圆满者,佛已经攻克了生老病死的难题,所以佛陀成道的时候说,“轮回的房子,我不再建造了。”阿罗汉证道时也说:“我生已尽,不受后有。”这也就是说,生老病死的问题,我已经解决了。


实际上,这才是我们皈依佛陀,成为佛弟子的正因,这很重要。我们在思维这个课题的时候,恰恰也是最接近一个真正佛弟子求正法时的状态。


图片


一代一代修行的祖师,他们早就预知时至,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没有一丝恐惧,他们在用生命为我们证明了另一种活法。


就像我们师父,提前几年就知道了,圆寂前一个月,还把住持的寺院又走了一圈,跟各个当家、跟他的弟子们说再见。师父说“我以后不会再来了”,大家听到都是很震惊的,但也不敢去想“师父要走了”。


师父圆寂前四天,当面跟我讲“你的慧日寺我不去了”,我心里咯噔一下,第一反应就是我是不是犯什么错了,也没想到师父是在跟我告别。但师父心里都清楚的,他把一切都布置得那么好,还照样给我们说法。


我们从师父身上,就会相信经典中讲的,一个修行人修到后来是什么状态。


图片

▲悟公上人圆寂前四天为众讲法


《六祖坛经》中说,六祖大师圆寂前,回到家乡广东新州,在大国恩寺把弟子们召集来交代后事。他说,我在世间没有多长时间了,弟子们听后都痛哭流涕。六祖大师说,你们哭是因为不知道我的生命状态啊,如果你们知道我要到什么地方去,就不会哭了。


实际上,他已经不受生死束缚了,在生死的问题上,他早已自在了,这是多大的生命尊严!


有一位师兄也跟我聊过这个话题,他在灵岩山佛学院读书的时候,后山有一位住茅蓬的师父,八十多岁了,修得特别好。有一天,他们跑去给这位老和尚磕头,老和尚看到这几个年轻的学生特别欢喜,就跟他们说:“我本来明年几月几号要走的,但是如果你们想跟我学,我就多留几年教你们。”


这些小师父们当时就想不过来,一位老和尚能预知时至,这不稀奇的,在净土宗里,这几乎是念佛成就的一个标志。但是老和尚不仅能预知时至,还说可以先不往生,他们当时就没办法理解。


我在上海刚学佛的时候,也听闻过这样一位老和尚,叫祥开老法师。法难前,他住在玉佛寺,后来被赶出寺院,在废弃的火车道边上,搭了一个只够容身打坐的小木笼子。他平时就到菜场里捡一些菜叶,两分钱打一点开水,因为没有炉子,每天就用开水焖米,这样半生不熟地吃。


后来,有位居士知道了,就拜老和尚为师,把老和尚接到自己家供养。老和尚提前一年跟他说:“明年几月份我要走了。”结果这个徒弟一听,跟师父说:“师父呀,那个月我儿子要结婚,酒席都订好了。”师父一听,说:“这样啊,那我改日子。”订的酒席不好改,那我就改死的日子,这多自在啊!


这些都是现实中真实的人和事,无常面前,大多数人都是不能做主的,甚至是恐惧的,但是一个修行人、一个佛弟子,他就可以改变生老病死。


佛是不生不灭的,佛法可以带领我们度过生死的苦海,僧宝,一代代的修行者,就是在为这世界证明了生死的难关是可以攻克的,生命可以了生脱死。这是真实不虚的,三宝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所以,当我们有了信仰之后,再看无常的话题时,就不会被这个话题吓倒了,反而会更加觉悟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三宝,为什么要选择修行。无常世界里,如果我们对佛有信心、对法有信心,就会有一份幸福感、一份安全感。




经典记述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日。”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 《六祖坛经·付嘱品第十》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这是生命要追求的 “无上乐”
· 正月初七,人寿年丰|传递心灯,让心回家
· 修行的每一步都考量到一个人的福报
· 立春 || 立志改变自己,趋于圆满,戒恶修善
· 正月初五“迎财神” || 什么才是我们生命中真正的财富?
· 巳巳如意,生生不息
· 神奇的时光|积累功德法财
· 送给您最美好的新年祝愿
· 大年初三|福报,可以代代相传
· 新年,愿你看到无量的时光
· 新年,我们这样为家国祈福
· 新年学习《心经》消灾免难增福慧|我们一起观自在!
· 你对三宝的信仰,能走多远?
· 菩提路上,相互成就
· 我们享的福,从这里来
· 吉祥的状态是什么?
· 腊月小年话修行
· 迎祥纳福过小年 | 恭迎监斋菩萨圣诞
· 关于“我”的真相
· 印光大师说,这样的人,宿有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