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于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初七第一日)

2025-02-15 07:02:00 发布: 人气:31
图片
图片

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


虚云老和尚

(1953年2月22日—3月8月)





初七第一日开示(2月22日)

图片

虚云老和尚法相



这里的大和尚(苇舫法师)很慈悲,各位班首师父的办道心切,加以各位大居士慕道情殷,大家发心来打静七,要虚云来主七。这也可说是一种殊胜因缘,只以我年来患病不能多讲。世尊说法四十余年,显说密说,言教已有三藏十二部之多,要我来说,也不过是拾佛祖几句剩话。


至于宗门下一法,乃佛末世升座,拈大梵天王所献金檀木花示众,是时座下人天大众皆不识得,惟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乃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咐嘱于汝。”此乃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下承当之无上法门,后人笼统,目之为禅。须知《大般若经》中所举出之禅,有二十余种之多,皆非究竟,惟宗门下的禅,不立阶级,直下了当,见性成佛之无上禅,有甚打七不打七呢,只因众生根器日钝,妄念多端,故诸祖特出方便法而摄受之。


此宗相继自摩诃迦叶以至如今,有六七十代了。在唐宋之时,禅风遍天下,何等昌盛。现在衰微已极,惟有金山、高旻、宝光等处,撑持门户而已。所以现在宗门下的人材甚少,就是打七,大都名不符实。昔者七祖青原行思问六祖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祖曰:“汝曾作甚么来?”思曰:“圣谛亦不为。”祖曰:“落何阶级?”思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六祖深器之。现在你我根器劣弱,诸大祖师,不得不假方便,教参一句话头。


宋朝以后,念佛者多,诸大祖师乃教参“念佛是谁”。现在各处用功的都照这一法参究。可是许多人仍是不得明白,把这句“念佛是谁”的话头放在嘴里,不断地念来念去,成了一个念话头,不是参话头了。参者参看义,故凡禅堂都贴著“照顾话头”四字,“照”者“反照”,“顾”者“顾盼”,即自反照自性。以我们一向向外驰求的心回转来反照,才是叫看话头。话头者,“念佛是谁”就是一句话,这句话在未说的时候叫“话头”,既说出就成“话尾”了,我们参话头就是要参这“谁”字未起时究竟是怎样的。


譬如我在这里念佛,忽有一人问曰:“某甲!念佛的是谁啊?”我答曰:“念佛是我呀!”进曰:“念佛是你,你还是口念,还是心念?若是口念,你睡著时何以不念?若是心念,你死了为何不念?”我们就是对这一问有疑,要在这疑的地方去追究它,看这话到底由哪里而来?是什么样子?微微细细地去反照,去审察,这也就是反闻自性。在行香时,颈靠衣领,脚步紧跟前面的人走,心里平平静静,不要东顾西盼,一心照顾话头;在坐香时,胸部不要太挺,气不要上提,也不要向下压,随其自然。但把六根门头收摄起来,万念放下,单单地照顾话头,不要忘了话头。不要粗,粗了则浮起,不能落堂;不要细,细了则昏沉,就堕空亡,都得不到受用。


如果话头照顾得好,功夫自然容易纯熟,习气自然歇下。初用功的人,这句话头是不容易照顾得好的,但是你不要害怕,更不要想开悟,或求智慧等念头。须知打七就是为的开悟,为的求智慧,如果你再另以一个心去求这些,就是头上安头了。我们现在知道了,便只单提一句话头,可以直接了当。如果我们初用功时,话头提不起,你千万不要著急,只要万念情空,绵绵密密地照顾着,妄想来了,由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妄想来了,我总以觉照力钉著这句话头,话头若失了,我马上就提起来。初次坐香好似打妄想,待时光久了,话头会得力起来。这时候,你一枝香可以将话头一提,就不会走失,那就有把握了。说的都是空话,好好用功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虚云老和尚:参禅的先决条件(参禅的目的)
· 那是自己的问题,不关业障的事
· 禅定的高级状态是智慧
· 修行要往心上用功
· 这是最好的禅七受用
· 修行需要大福报
· 菩提果自圆
· 这一个缘起,是通向圆满的
· 只要起念,都是妄念
· 【圆满】《参禅要旨》(十)〡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 《参禅要旨》(九)〡怎样学菩萨道
· 《参禅要旨》(八)〡修与不修
· 入定,入的是一种智慧的境界
· 《参禅要旨》(七)〡普茶时,老和尚嘱咐的话
· 《参禅要旨》(六)〡这四种境界都是病,我今与你们对治之药
· 《参禅要旨》(五)〡参禅方法之下篇
· 《参禅要旨》(四)〡参禅方法之上篇
· 《参禅要旨》(三)〡用功的入门方法
· 如何坐禅: ......
· 《参禅要旨》(二)〡初参与老参,各有注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