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丛林的人事安排和职务分配,称为“请职”。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这两个“期头”,丛林道场会举行请职仪式,依据所施设的职务,礼请师父们担任。请职前,先举行退职和圆职。
退职
正月初八日,丛林的“八大执事”都一齐到方丈向大和尚顶礼,说明本期任职已满,请求更换,特来退职。大和尚回答:“退职不过是老祖遗规,师父们办事历练老成,依旧发心吧!请回。”
然后,“五大堂口”的执事们又分别对管他们的维那、知客、监院、典座、衣钵顶礼,说明本期任职已满,请求更换,特来退职。“五大堂口”的首领们大致都说:“退职不过是常住遗规,恐师父们嫌辛苦,暂且公务数天,慢慢计议,有人再换。现在还是继续发心吧。”
圆职
正月十二日,方丈和尚举行茶会,请丛林的“八大执事”及序职书记以上的执事参加。对他们在本任期内的成绩给予表彰,希望他们在新请职之前继续代职。并要他们转告所管堂口的其它执事也继续代职。
从圆职到请职的期间内,方丈即已经考虑对“五大堂口”主要负责人的人事变动。而且将变动后的名单会同退院方丈、都监、“四大班首”认真商量。“五大堂口”的维那、知客、监院、典座、衣钵分别提出本堂口执事的建议名单,交方丈审核认可。
请职
具体来说,所请的职务分为序职、列职二类。
序职乃依个人之年资、德业而予以叙职,其职务属永久性质,不必依任期请辞再叙;列职则以六个月为一任期,每年分二任期,以农历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为各期之期头。
每一任期的最后一周,各职事依例请辞列职,以待领来期之职务。每一期头开始之前半个月,客堂开列新进堂及旧有住众之名单,送往方丈查阅,至期头前数日,由方丈招集客堂、禅堂、库房等诸头首共议职位工作之分配。
近期头之日,方丈正式宣告新叙职事名单,并讲清规。新叙职事当到法堂谒见方丈,再到禅堂礼十方,随后即依职送位就任。
丛林制度
佛教有“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的说法,百丈禅师为了大众在一起能够和合共修而立《百丈清规》。“清规”即指寺院的规章制度。
《百丈清规》中包括共住规约、客堂规约等各项规约,还有日常的各项法事安排。因为寺院是大众在一起集体共修的场所,所以僧团的内部管理、对外联络等,需要一部分僧众来负责具体的事务,为大众服务,此在佛教中称之为“执事”。
僧人在寺院担任执事,虽然日常要处理事务,但完全是尽义务的,平时与大众一起修行、一起上殿、一起过斋,衣物和日常用品等也都一致,没有所谓特权,并且事事以身作则。
四大班首
丛林中除方丈和尚外,还设有“四大班首”,即首座、西堂、后堂和堂主,辅佐方丈的工作,一般由戒腊较长、威望较高的僧人担任。
▌首 座
地位仅次于方丈和尚,常由丛林中德业兼修者充任。责任是表率丛林,辅佐方丈,人天眼目,启迪后昆。在禅堂带领僧众参禅打坐,在厨房监督执事们做好斋饭;遵守丛林清规,对违犯戒律者依规示罚。
▌西 堂
地位次于首座,负有教化僧众、宣讲开示的责任。虽然高居班首之位,但处处以身作则,如同普通参学之人。
▌后 堂
首座位居前班之首,称前堂;他位居后班之首,故称后堂。责任是扶赞宗风,为僧众楷模。平时不过问丛林的日常事务,但受方丈的委托,可专管某些事情。
▌堂 主
主要指禅堂堂主,一般由才德兼备、修行有素的僧人充任,负有对寺院僧众进行开导教化之责。
八大执事
八大执事是指五大堂口(禅堂、客堂、库房、斋堂、衣钵寮)的主要负责人,包括:监院、维那、知客、僧值、典座、寮元、衣钵、书记。
▌监 院
监院又称监寺、院主,总理寺院大小庶务,殿舍修缮,悉数照顾。
《禅苑清规》对监院职责详述如下:“监院一职,总领院门诸事,如官中应副及参辞谢贺,僧集行香,相看施主、吉凶庆吊,借贷往还,院门岁计,钱谷有无,支收出入,准备逐年受用斋料米麦等,及时收买;并造酱醋,须依时节;及打油变磨等,亦当经心。”
▌知 客
是寺院客堂的主要负责人,下设照客、殿主、香灯、钟头、鼓头、巡更、门头等执事。职掌接待外来宾客的事务,他是寺院与外界联系的纽带。
▌僧 值
又称纠察。寺院五堂功课时,纠正僧众行止威仪。对僧众日常出入着装乃至行、立、坐、卧四种威仪不如法者,依照寺院清规给予相应惩罚,如斋堂或大雄宝殿跪香忏悔等。
▌维 那
原为寺院三纲之一,宋元以后寺院所设维那主管僧众威仪,在禅堂中维那的地位仅次于堂主,止静、放参皆由维那执掌。在维那边上设有香位,上书“大众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顾罪归汝身”,说明维那一职在禅堂里的重要性。
《敕修百丈清规》卷四中明确指出维那的职权:“纲维众僧,曲尽调摄;堂僧挂搭,辨度牒真伪;众有争竞遗失,为辨析和会;戒腊资次,床历图帐,凡僧事内外,无不掌之。”
寺院每半年旧执事卸任或新执事上任举行普请法会、半月诵戒,均由维那主持仪式。维那可礼请悦众数名,辅助其举行法事仪轨。
▌典 座
佛门所谓“法轮未转,食轮先转”,典座作为斋堂的负责人,其工作十分重要。这是八大执事中最苦最累的职事,也是最能成就修行妙果的所在。有的寺院住寺僧众达千人之多,一日三餐调和百味,其工作量之繁重,可见一斑。
《禅苑清规·典座》篇中指出:“典座之职,主大众斋粥,运用道心,随时改变,令大众受用安乐,亦不得枉费常住斋料。及点检厨中,不得乱有抛撒。选拣局次行者,能者当之。行令不得太严,严则扰众;不宜太缓,缓则失职。造食之时,须亲自照管,自然精洁。如打物料并斋粥味数,并预先与库司知事商量。如酱醋淹藏收菜之类,并是典座专管,不得失时。常切提举火烛依时。依散同利,务要均平。如合系监院、直岁、库主所管,同共商量即可,并不须侵权乱职。”
▌寮 元
为云水堂的负责人。云水堂又称大寮,是专门接待十方云游参学僧侣的所在。挂单参学的僧人越多,寮元的职责就越重。有道是“龙象交参,鱼龙混杂”,在云水堂中什么样的人都能遇到,什么意料不到的事都会发生,寮元一职看似无关紧要,实则举足轻重,直接关系到整个僧团的和合共住、和睦共处。
▌衣 钵
衣钵也称侍者,协助方丈工作。《敕修百丈清规》言:“衣钵侍者,先辈多以丛林老成之士为之,盖能纳忠救过,罗致人才,内外庶事,通变圆融,庶几上下雍肃。”要求衣钵侍者既要老成持重,还要懂得变通,机智灵敏是必不可少的。
▌书 记
主要负责寺院文薄案牍诸事。寺院行文报告,与施主书信往来,张榜发文,甚至住持的庆吊字柬,皆由书记办理。
书记的人选必须要才思敏捷,书写工谨,具有较深的文学造诣方能胜任。四大班首和书记一职,因为地位特殊,所以由方丈会同寺院大众礼请,如无戒律方面过失,一般是终生制,故有“千年书记,万年班首”之说。任职四大班首者,就算圆寂了,在寺志记载中也要冠以“首座某某和尚”以记之。
▲法门隆盛,海众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