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一刹那,观修菩提心,彼之诸福德,佛陀不能量。”
——《涅槃经》
“菩提心者不可得,此心非色非见。”
——《佛说庄严菩提心经》
“菩提心者,非有非造离于文字,菩提即是心,心即是众生,若能如是解,是名菩萨修菩提心。”
——《佛说庄严菩提心经》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大方广佛华严经》
什么是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佛心,是清净心、无漏心、不生不灭心,是无量光、无量寿的心,是大智慧心、清凉心。众生有分别心,有第七意识心、第八意识心,这些都是有漏的心。而菩提心是无漏的心,是大道心。
发菩提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是一种伟大的觉醒、觉悟,是佛菩萨的受用境界。发菩提心,拔众生苦,予众生乐,是从自性当中流露出的。虽然从表象上看这是有为法,但实际上这是无为的,是三轮体空的,是无我相、人相、众生相的,这是金刚戒体的宝相,是与众生同一体的相。
为什么叫“发”,这个“发”字是很神奇的。每个人无论觉醒与否,我们的佛性都在那里,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这个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心,就是能够成道的心,就是菩提的心。所以,我们要策发自己内在本具的菩提心,而并非从外在发现、寻找到自己的菩提心。
每个人本具的菩提心,就是解脱,就是永恒。欲行菩萨道,想要做菩萨,就要念念皈依菩提心。
只有我们悟到了菩提心这个永恒的妙宝,才能超越无常;只有我们证得了无量光无量寿,才能超越有限时空的障碍。我们要追求不生不灭的解脱之路,挖掘自己佛性的宝藏,就要先发菩提心。
怎样发起菩提心?
平时我们学习《地藏经》及其他的大乘经典,都是要有菩提心的,菩提心的教法实际上都包含在里面了。我们大乘佛教是离不开大乘菩提心的。
我们佛弟子不仅自己要求解脱,更要发广大的愿,要令我们过去的父母也能解脱,令我们的一切有缘众生也获得解脱。所有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我们不仅自己要得佛法利益,转烦恼,出三界,还要发更广大的心,为了一切众生的解脱而努力。这样,菩提心自然而然地就会生起来。
虽然策发、启动菩提心的时候,要仰赖于观父母恩、报父母恩德的这种心,但是一旦菩提心启动了之后,它是超越血缘关系的。一个真正发起菩提心的人是无私的。对一切众生的救度、拔苦予乐,就叫“无缘大慈”。
这个真理通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之本源,也通一切众生佛性的种子。作为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看一切六道众生,都要看到他不生不灭的佛性种子。众生因业报显现不同的身相,虽然有污染,但这是可以清洗的,可以忏悔的,众生都是可以觉悟的。这就是菩萨在人间的动力。
“在生不减,在佛不增”,地狱里的众生他们的佛性依然是不变的,每一个众生都有佛性种子。众生为什么轮回?责任在我。菩萨就是要有这种担当。所以地藏菩萨发大愿力: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我们也要有这样的觉悟,也要发起这样的菩提心。
发菩提心的功德
一个人如果发起了菩提心,即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人都证得阿罗汉果位,也没有他的功德大。因为阿罗汉是为自利,而发菩提心是为利他。如果没有利他的菩提心,佛法是不能延续至今的。一个人如果发起了菩提心,整个世界都会因其而改变。
所以,我们要为法界一切如母有情究竟成佛而发起菩提心。我们要向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大菩萨学习,发起真实的菩提心。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