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的力量

2023-07-13 00:03:00 发布: 人气:8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不会

愿意吃亏的人


其内在一定饱含厚重之德


虽然表面上看他是吃亏了


但他其实是在用理性和修养驾驭自己











图片
图片



佛教不光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现在在世界各地,都受到普遍的欢迎。包括其他宗教对佛教也保持普遍的好感和尊重。佛教之所以能赢得世界的尊敬,是因为在过去的历史中,没有一场战争是以佛教的名义而战的。联合国也曾评价说,佛教徒是在真正实践其所倡导的和平、忍辱的宗教精神。



图片
图片
图片


No.1  忍辱,会吃亏吗?


佛教的六度波罗蜜里第一个就是忍辱波罗蜜。很多初学佛的人对于这点会有一点恐惧,心想:忍辱,那不吃亏嘛。有些家长也问过我,他们说:“在现在这个社会上,如果小孩子受了委屈不反抗的话,那小孩子不会吃亏吗?”我回答说:“如果你家小孩从小就有谦让的品格,他遇到事情愿意退一步想,宁愿吃亏,那父母就可以放心了,这小孩子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肯定不会走极端的。”在他小小的心灵里已经拥有了退、让的意识,那他一定能够接受“吃亏”。这是非常高贵的品格,具有这样品格的孩子会得龙天护佑,天地善神都会喜爱他。


最近有一个词很热,叫“天选之人”。“天选之人”,顾名思义,就是天地选中的人。我们佛教里常常讲的“龙天推出”,也具有同样的含义。一个福德具足之人,会感得护法善神天龙八部拥而出之,委以重任,承担大事。这样的天选之人,你千万别欺负他,否则天地都不会饶过你。不肯吃亏这是人的本能,能够忍辱、谦让,这是高尚的品格。一个人具有了高贵的人品,他才会柔软,才会退让,这才是文明人的标志。


愿意吃亏的人,其内在一定饱含厚重之德。虽然表面上我们看他是吃亏了,但是他在用理性和修养驾驭自己。我们的前途命运是由品格决定的,能够具有这样高度理性和崇高品德的人,一定会感得高贵的人生。



图片
图片



反之,如果自己的价值观念是模糊的、迷茫的,是不可能对应于高贵的结果的。没有心灵空间、道德没有迂回之地的人,会觉得如果被欺负了,就要还回去。其实,这就是刚强的表现。在《道德经》里老子讲了很通俗的比喻给我们听,他说你看秋天的树叶都是枯黄的,手一碰就会碎掉,而春天的树叶都是柔软的,所以刚强是死亡之相,柔软是生生之相。所以,人不能刚强,要学得柔软,要有迂回之地。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强者则不胜,木强则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道德经》




图片
图片

No.2  忍辱的功德 

图片



忍辱的功德,佛在诸多经典中均有透彻的阐述。在《四十二章经》中,“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这段经文的意思是,有弟子问佛:“什么人力量最大?”佛说:“修忍辱的人力量最大。因为他了知人法俱空,內心稳健安闲,不怀纤毫恶意。自然受人尊敬。”

 

在《大方等大集月藏经》中佛陀更是详细地叙述了忍辱可得安乐、富贵、相好,乃至圆满六度般若波罗蜜等功德:


“忍为世间最,忍是安乐道,

   忍为离孤独,贤圣所欣乐。”

“忍得富自在,忍能具端正,

   忍能得威力,忍照于世间。”

“忍得好容色,忍能具眷属,

  忍招诸胜报,忍能超善道。”

“忍力成施戒,精进及禅那,

  般若波罗蜜,能满此六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亦是其多生累劫修忍辱度众生的福德所显现出來的。能忍辱的人,內心无恶意,自然相貌庄严,这就是相随心转。《黄帝内经》亦载有“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人的内在气质,必然会在外在上有所体现,而忍辱的高贵品格在外表上的表现就是相好。


佛弟子常常讲福报,不管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中,懂得忍辱精进就是大福报。广钦老和尚曾开示道:“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懂得忍辱,福报、福德自然会来。百丈禅师说:“是非以不辩为解脱。”这是忍辱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我师父悟公上人也说过:“忍字头上一把刀,遇事不忍祸先遭,若能忍得片时过,事后方知忍为高。”



图片

悟公上人墨宝



佛教里还有这样的话,“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一念嗔恨心生起,各种各样的业障都会出现,嗔心一起,以往所修种种功德全都消失殆尽。所以,嗔恨心是很可怕的。可以这样说,能不能修好忍辱法门,是检验我们修行好不好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起来。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图片


相关文章
· 智光处处显(四)
· 为了修习佛法,这些都值得忍耐
· 我们的修行怎样才算进步了 ?
· 你能跟着走多远,佛陀就牵多远
· 净旻法师:天台宗史略(一)
· 见证自己脱胎换骨的奇迹
· 天台宗史略
· 如来藏的本质是……
· 智光处处显(三)
· 三皈依是一切功德的源泉
· 到寺院,回归自心的清凉 !
· 对修行要生起更大的信心、更稳固的信心、清净的信心
· 【佛子心声】如何承接佛法的涓涓甘露
· 三伏天,修养身与心的重要注意事项
· 夏季积累资粮最快的一个方法
· 文殊菩萨以何种方式来相见
· 智光处处显(二)
· 时光的奇迹【古文殊寺复建六周年】
· 如果对三宝一刹那的恭敬,众生所得都不可想象 ......
· 快看,那些成功走出抑郁的成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