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毗卢七支坐示范
五台山古文殊寺
2023.01.15
打 坐
HAPPY
腊月廿四
调顺呼吸
一般修行人打坐时,呼吸悠长而深远,细腻而持续,既不滞顿,也不短浅,旁人不易察觉。
打坐往往用顺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轻轻扩张腹肌,肚子鼓起,呼气时再收缩回来。
肚脐下一寸半的位置叫气海。进气时,气慢慢从鼻一直吸入气海,这个方法不仅可以对治散乱,还可使身体健康。
悟公上人说,“鼻息相通,能吞百病。”呼吸时,吸入的气像河流一样,进入宽广渊深的大海(气海),然后定下来,六秒、九秒或者十几秒,融入气海平静的状态——这就是“自心”的“息”状态。然后再缓缓呼出来。
天台宗“六妙门”之“数息门”中说:“摄心在息,从一至十,名之为数。”
气入气海后,从一到十,一秒一数,然后出气。如果让气出得干净,就多收腹一点。女众一开始也可以先数到六。如果在生理期,可以放松一点,稍微定一下就行。
数息数以不憋气为主,让身体在一个安全范围内,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慢慢增加。
这样训练,既治散乱又治昏沉,保持一种清明。当行之有效、越来越放松的时候,气海的沉静、幽深、广大,我们都可以感觉出来。
妄想纷飞怎么办?
数息其实是对治散乱很好的一种方法。《天台宗纲要》说:“常常修数息观,可以对治散乱,证得一心。”但我们心猿意马惯了,总避免不了妄想,怎么办?九个字——很正常、随它去、提正念。
很正常:我们平时为世间琐事忙碌时,整天与妄想为伴也不自知。一打坐,心静下来,就察觉到了。这其实很正常,也是一种进步的表现。所以别怕妄想,更不要因此起烦躁情绪。
随它去:妄想本就虚幻,如天上的云,来了又去,不会停留。如果把妄念认作真实,千方百计去压,不但压不住,反而越压越多。最好的方法就是由它来、随它去,不执着、不随逐、不排遣。虚云老和尚说:“妄想来了,就让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
提正念:妄想不能压制,但可以把它归入正念。念佛、念佛的咒语,这虽然也是妄想,但它随顺真如,叫以妄止妄。
我们数息也可以用佛咒来计。如阿弥陀佛心咒“阿弥德瓦舍”,阿弥陀佛本来就是“绀目澄清四大海”,“阿弥德瓦舍”就有非常寂静的大海的感觉。也可以念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呗美吽”。它可以是盘旋着的,就像气在海中旋转,泛起柔柔的波纹。还有释迦牟尼佛心咒“嗡 牟尼牟尼 玛哈牟那耶 梭哈”、文殊五字真言“嗡 阿惹巴匝纳德”,都可以慢慢去尝试。
这样每一次“息”里,女众念一遍或三遍,男众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念五遍、十遍。
打坐时间
打坐比较有状态的一般要一个时辰(两个小时)。
人的十二条经脉,每一条从起点到终点要走一个时辰。打坐时间越久,走的经脉越多,形成良性循环就越坐越定。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