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舍利,也是一种慈悲

2023-02-20 00: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星云大师的遗嘱几年前就公布在《贫僧有话要说》中,他在文中写道:对于人生的最后,我没有舍利子。这么多年来,尤其他老人家圆寂的这几天,我们也在思考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最初我们看到这句话的反应是,他这一生度众无边,度生无量,事业广大,承担这么重的业力,他已经不把戒定慧的功德成就在自身这个道体上了,因为对舍利最主要的解释在《金光明经》中云:“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


有一些大德是这样的,出家后不染世间红尘,非常清净,精进念佛,虽然默默无闻,但是圆寂之后出五千多颗舍利,这是他有这样的愿力,临终的时候显现一下这种功德,让世间人起信心;也有一些大德告诉弟子不要为其起塔,也不要建纪念堂,他的愿力就是要把所有修行的戒定慧功德集中起来办大事。这就是每个人各有各的愿力。



图片
图片


星云大师圆寂这几天,我们又感受到它有另外一种意义了,也就是我们佛弟子对舍利的认识是什么?


大师的慈悲愿心,度众生的这些事业,这本身就是他的舍利,他的教言、他的思想也是舍利。作为一个对世界有着杰出贡献的人来说,我们不能对这些舍利视而不见,只是去期待他这个色身有没有舍利。或许这就是大师留给我们的一种启示。就像大师亲自说的那样:“我的字写得不好,你们不要看我的字,你们要看我这颗心”。这就是一种精神力量。


图片


我们去朝拜佛陀圣地的时候也是这样,非常关注佛陀舍利,会很仔细地听导游给我们介绍种种关于佛陀舍利的故事或者传说。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想弘扬到全世界的佛法,难道不是佛陀的舍利吗?那些源源不断地从世界各来圣地朝拜的信众,难道不是佛陀生命的延续吗?


当我们看到这一点了,就不会仅仅把佛陀的舍利才当是舍利,佛陀留给了我们这个世界无尽的宝藏,就是提醒我们不要只看到舍利。


佛陀在《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一卷中就说我没有舍利,第一卷实际上着重讲法身,因为法身是不生不灭的,法身是什么火也烧不到的。怎么出舍利呢?能出舍利,讲到底了是佛陀给我们起信心的,不能把舍利当成是佛陀的唯一。就像《金刚经》所说的那样“不能以三十二相来见佛陀”,所以也不能以舍利来见佛陀。


图片
图片


但是最后还是传出消息,星云大师还是给我们这个世间留下了舍利,还是留了一点证明,这也是一种慈悲啊!一方面是给弟子们的一种纪念;另一方面是提醒我们,他留在人间的这些业绩、足迹都是他留给我们的慈悲喜舍,同时,我们还是看到他老人家圆满的戒定慧功德。


我们每一个佛弟子每天都要念无常,真切地念无常,好好地珍惜每一天,精进修行。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法水长流,光耀五洲,缅怀星云大师〡他曾说:我没有舍利子

星云大师:福报从哪里来?

当你与三宝量子纠缠,命运就此逆转

兔年到,来听佛陀讲一个关于兔子的故事

观音菩萨也念观音菩萨

星云大师:业力与愿力

观音菩萨传他三世诸佛心要法门,为其钦定万里师徒缘

忆少年|纪录片《觉岸》第一集

菩萨具备大雄大力大慈悲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旁生亦行持安忍(四)
· 让人性的真善美自然流露
· 一个“信”字的修行
· 今日雨水,赠您雨水养生方
· 原来,锡杖有这么甚深的意义
· 相信你的存在感都是如梦如幻的吗?
· 受戒的功德不可思议
· 佛子心声|没有遇见的遇见
· 学佛路上的沟壑怎样填平?
· 旁生亦行持安忍(三)
· 这是学佛路上非常重要的加持
· 出家人肩负的重担
· 恭逢正智老和尚圆寂纪念日
· 佛弟子常常要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 禅修漫谈(视频合集)
· 《童蒙止观》〡修止观要先外具的其他四缘
· “怀疑人生”,竟然是智慧的象征
· 不要用世间的心来应付这个宝贵的机会
· 为什么文化的传承这么重要
·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只要坚持,终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