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星云大师的遗嘱几年前就公布在《贫僧有话要说》中,他在文中写道:对于人生的最后,我没有舍利子。这么多年来,尤其他老人家圆寂的这几天,我们也在思考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最初我们看到这句话的反应是,他这一生度众无边,度生无量,事业广大,承担这么重的业力,他已经不把戒定慧的功德成就在自身这个道体上了,因为对舍利最主要的解释在《金光明经》中云:“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
有一些大德是这样的,出家后不染世间红尘,非常清净,精进念佛,虽然默默无闻,但是圆寂之后出五千多颗舍利,这是他有这样的愿力,临终的时候显现一下这种功德,让世间人起信心;也有一些大德告诉弟子不要为其起塔,也不要建纪念堂,他的愿力就是要把所有修行的戒定慧功德集中起来办大事。这就是每个人各有各的愿力。
星云大师圆寂这几天,我们又感受到它有另外一种意义了,也就是我们佛弟子对舍利的认识是什么?
大师的慈悲愿心,度众生的这些事业,这本身就是他的舍利,他的教言、他的思想也是舍利。作为一个对世界有着杰出贡献的人来说,我们不能对这些舍利视而不见,只是去期待他这个色身有没有舍利。或许这就是大师留给我们的一种启示。就像大师亲自说的那样:“我的字写得不好,你们不要看我的字,你们要看我这颗心”。这就是一种精神力量。
我们去朝拜佛陀圣地的时候也是这样,非常关注佛陀舍利,会很仔细地听导游给我们介绍种种关于佛陀舍利的故事或者传说。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想弘扬到全世界的佛法,难道不是佛陀的舍利吗?那些源源不断地从世界各来圣地朝拜的信众,难道不是佛陀生命的延续吗?
当我们看到这一点了,就不会仅仅把佛陀的舍利才当是舍利,佛陀留给了我们这个世界无尽的宝藏,就是提醒我们不要只看到舍利。
佛陀在《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一卷中就说我没有舍利,第一卷实际上着重讲法身,因为法身是不生不灭的,法身是什么火也烧不到的。怎么出舍利呢?能出舍利,讲到底了是佛陀给我们起信心的,不能把舍利当成是佛陀的唯一。就像《金刚经》所说的那样“不能以三十二相来见佛陀”,所以也不能以舍利来见佛陀。
但是最后还是传出消息,星云大师还是给我们这个世间留下了舍利,还是留了一点证明,这也是一种慈悲啊!一方面是给弟子们的一种纪念;另一方面是提醒我们,他留在人间的这些业绩、足迹都是他留给我们的慈悲喜舍,同时,我们还是看到他老人家圆满的戒定慧功德。
我们每一个佛弟子每天都要念无常,真切地念无常,好好地珍惜每一天,精进修行。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