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是春节缤纷的烟花,渐近渐浓的是万紫千红的春色,时节驿动的刹那儿,又迎来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
龙抬头,又叫春龙节,春耕节,农事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龙是星宿中的东方苍龙,在每年仲春的卯月之初,龙角星会从东方升起,故称龙抬头。
龙抬头意味着阳气上升,雨量渐增,万物生机勃勃,春耕从此开始,也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万物复苏的旋律
我国民间相传龙是吉祥之物,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龙是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
据资料记载,“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虽然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
古代天文学的说法
中国古代用二十八星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并以此来判断季节。
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
每到二月春分过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二月二——地神圣诞日
福德地神,广济人伦。
保佑四境,消灾协运。
秉忠正烈,助国卫民。
镇一方而黎民瞻仰。作物丰盈。
掌传奏而丹诚上达。义贯九天。
纠善恶而昭彰齐应。三界皆通。
检功过而纠察分明。修仁见性。
固金汤而奠巩安稷。布施群黎。
醒节俭而大忠大孝。至显至灵。
地神又称坚牢地神、坚牢地天、持地神,即主掌大地之神,为十二天之一。地的体性是坚固不动,能止万物,能持万物。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地神被视之为菩萨或护法神,这在佛教经典中常可见到其尊名及功德势力。
《华严经》卷一,举普德净华主地神、坚福德庄严主地神、妙华严树主地神、普散众宝主地神、净目观树主地神、妙色胜眼主地神等名。并说诸主地神,皆于往昔发深重愿:愿常亲近诸佛如来,同修福业。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秦汉时期,凡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之类的“重日”多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因而,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需多做祈福、祭祀或是纪念活动,以求得幸福、安康和吉祥。
今日龙抬头,希望幸福和吉祥从头开始。愿你心中有景,四季平安,愿你不负春光,抬头向前。愿你抬头皆美好,所见皆如意。
扫描二维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浙 (2022)000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