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戒律的两个重点

2022-10-30 00:0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愚昧,人生之大病


人作为业报身,是会遭受病苦折磨的。由于人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形成了死角,并因此丛生了诸多黑暗,于是痛苦随之产生。


大多数人往往色身患病了才认为自己病了,实际上,愚昧也是一种大病。众生处于贪嗔痴的愚痴状态时是会造罪的,因为愚昧的人无法分辨善恶,会违背拯救他的人,反过头去亲近那些罪恶的人和事,并与之为伍。


图片


佛教里说“贪嗔痴慢疑,地狱五条根”,贪嗔痴本来就是极重的恶业。没有智慧,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十方诸佛都是大医王,佛陀的无量威德、佛陀的圆满福慧不仅能够医治我们肉体、精神上的疾病,而且能够为我们消除业障、增长福报,最最重要的是祂能为我们破无明、开智慧。所以,四生六道、九幽十类,甚至整个法界的众生都需要诸佛光明的救度。




























菩提的花果属于众生


佛经中讲我们有三种田:功德田、福德田和悲田诸佛菩萨的甚深威德、果地加被,是我们的功德田;面对诸佛菩萨能够至诚恭敬;闻思诸佛菩萨的言教,能够依教奉行;对着三宝的圣贤对境能够虔诚忏悔,这都是在为自己播种功德田。


父母师长,是我们的福德田。我们能够报答父母师长等一切对我们有恩德的人,这样就是在为自己的生命播种福田。


苦难的众生、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是我们的悲田。我们能具有同理心、怜悯心,能够帮助他们,我们就具足悲田的功德。


图片


故《华严经》有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我们能够成佛,最大的原因就是众生。菩提的根芽是扎根在众生的土壤里的,没有大悲水的浇灌,不于众生生同体想,没有生起对待众生胜过自己之心,没有把众生当作父母一样顶戴、救度,是不可能获得无上佛果的。







图片
图片




戒恶修善,做真正的修行者



四弘誓愿里说,“众生无边誓愿度”,这句话的重点在于我们要把众生放在第一位,而不能凌驾于众生之上。所以,小乘的无我是要除灭自我的恶业,要破除我执、我见,斩断轮回的根。有了这样的智慧和功德,才能够无我地利他。所以,小乘戒律的重点在于断恶


大乘菩萨的重点则是行善。大乘戒律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是对恶的终止,恶已生当令止;另外一种含义,是对善的行持,当作的,不作为犯。用专业术语来说,一个叫“止持”,一个叫“作持”。作为佛弟子,我们每天都要提醒勉励自己:“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我愿成佛道。”我们要以法自养,要以佛法作为生命的核心中轴,这样我们方才不负佛陀深恩,我们才是名副其实的修行者。


——三参法师




图片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公众平台






相关文章
· 义成王子广行布施(二)
· 去看一看外面的天空有多大
· 印光大师:如何得念佛三昧
· 放生、不杀生,就是从地狱中自救 (上)||《地藏菩萨传》(第41回)
· 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
·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大师诞辰纪念日|吾本来兹土 传法救迷情
· 这个字很难做到,却是修行人的必修课
· 面壁九年、只履西归,带你走进禅宗初祖的传奇一生〡达摩祖师圣诞
· 有道,就是温暖的人间
· 义成王子广行布施(一)
· 音乐,是开智慧的方便法门
· 什么叫做惭?什么叫做愧?怎样才能生起惭愧心?
· 君子不争 谦养其德
· 知恩报恩,是大乘菩萨的高贵品格
· 时间和空间,是一定的吗?
· 咒语的功德不可思议
· 慈力王布施血肉
· 做心的主人
· 去世的妈妈、婆婆轮番附体,一个劝我离婚,一个劝我生娃,怎么办?
· 绍云老和尚:修任何法门难得成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