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惭?什么叫做愧?怎样才能生起惭愧心?

2022-10-28 06:0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灭罪之要唯有忏悔



图片



净慧法师生平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古历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圆寂于2013年4月20日6点26分。享年81岁,僧腊67载,戒腊63年。


净慧长老接法于近代大德虚云长老,以中兴佛教为己任,实践人生佛教思想,为后世留下珍贵的禅法智慧。


长老一岁半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抚养。1951年,赴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于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


1953年,虚老迁江西云居,修复真如禅寺,长老奉虚老之命,留任云门寺监院,时年20岁。


1955年,长老因病前往云居,仍任虚老侍者,并协助当年冬天的云居传戒法会。长老朝夕亲承虚老之耳提面命,获益良多,深得虚老器重。长老承虚老之殷勤付嘱,亦以一身兼承禅宗法脉,为禅宗五家七宗之嗣法传人。


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长老即被虚老送去深造,从本科一直读到研究生,成为中国佛学院首批研究生。


1979年初,长老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相关政策落实、教制建设、寺院恢复等工作。


1981年《法音》杂志创刊,长老担任主编,直到2002年,他先后当选佛协理事、中佛协常务理事、中佛协副会长。


1988年,长老应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之邀请,负责筹备组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当选为会长,同时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


1989年,创办国内首家以弘扬禅宗文化为主旨的刊物——《禅》。


1993年,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净慧法师开示



要发道心,有两条是不可缺少的,一是惭二是愧。要有惭愧心,没有惭愧心,修行就不可能进步。什么叫做惭呢?一切坏事不去做。什么叫做愧?万一因失去了觉照,做了什么不符合佛法的事情,要赶快忏悔,下次再也不做。


《慈悲道场忏法》上讲,“世二健儿,一不作罪,二能忏悔。”灭罪之要唯有忏悔。儒家讲“知耻而后能勇”。你知道了什么叫做耻辱,你就会有勇气来面对自己的弱点,克服自己的弱点,并不断地进步。


要发惭愧心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现在的人,整个社会环境变坏了,道德水平下降了,是非观念颠倒的现象很严重,过去认为错的、丑恶的东西,现在堂而皇之地成了大家的家常便饭。在这种大气候的影响下,要发起真正的惭愧心,确实比较困难。



图片



大家都看过印光法师的文章,印光法师常常自称“常惭愧僧”。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一是提醒自己,二是提醒学人,要经常保持一种惭愧的心态。


他老人家那么高的道德,那么好的修行,几十年如一日,尚且不忘惭愧二字,相比之下,我们更应该惭愧才是。忘记了惭愧心,就会不知道自己是何许人也,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就不知自己有几斤几两。



图片



虚云老和尚经常讲,“唉,我惭愧得很!”,“我在佛门几十年,骗了老佛爷的饭吃,没有给老佛爷撑门面,没有给三宝做什么事情、做什么贡献,所以感到惭愧!”这是老和尚经常讲的话。


他经常感到自己对三宝的恩德报答得不够。有时候他老人家也说:“我虚受国恩。”国家的恩德,我们也要报,虚受了国恩,也应该感到惭愧。


想想这两位老人家,经常把惭愧二字放在心头上,时时刻刻生活在一种惭愧的心态之下,无怪乎他们有感召力,无怪乎他们成为一代的大师。反观我们自己,却做得很差。


有时候,有一点点惭愧心,但更多的时候,把惭愧心丢得一干二净。所享有的一切,不知道得来不易,不知道感恩,反而认为这一切都是应该的,认为我有这个福报得到它们,没有一点惭愧的表现。


说到修行,不是腿子疼,就是有病,这事那事,不肯精进,虚度光阴,空受信施供养。对佛教的前途和命运,对常住的兴衰和信众的疾若,麻木不仁。


责任心和义务感不强,好像这一切和他无关似的。像这样的人,没有自知之明,这样下去,对自己是极不利的。因为三途苦重啊!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图片



那么,怎样才能生起惭愧心呢?就是要“畏因果,知罪福”,要在信仰上、道心上狠下功夫。要晓得三宝门中,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一砖一瓦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来之不易。


既然我们有缘走到一起来了,就要经常相互勉励,发起道心,知道惭愧。这个惭愧心,对于出家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对在家居士也同样如此。


没有惭愧心,道心也就发不起来,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明因果,知罪福。不明因果,不知罪福,谈修行就成了一句空话,那不是修福,而是在折福。


所以大家都要经常反省自己,是否知惭愧,是否明因果,是否知罪福。要经常想到自己做得很不够,要时时刻刻来反省自己。


所以惭愧二字,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要心心念念地把它放在心上,要像印光法师那样,常怀惭愧心,要像虚云老和尚那样总觉得自己对不起三宝、对不起众生、对不起所有的护法居士。如果能够像这样地发心,我们自然就会精进求道,精进求学。


所以奉劝各位,要经常知惭知愧、知因知果、知罪知福。能够把这些经常放在心头,你就自自然然地不放逸,自自然然地精进勇猛地修道。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如何叩开福德之门?


守口如瓶,三门关起来好修行


为什么要学佛?





相关文章
· 君子不争 谦养其德
· 知恩报恩,是大乘菩萨的高贵品格
· 时间和空间,是一定的吗?
· 咒语的功德不可思议
· 慈力王布施血肉
· 做心的主人
· 去世的妈妈、婆婆轮番附体,一个劝我离婚,一个劝我生娃,怎么办?
· 绍云老和尚:修任何法门难得成就的原因
· 他戒行高洁,屡感天人现身卫护〡律宗初祖道宣律师纪念日
· 法无高下,但是这个法更圆妙
· 道宣律师圆寂纪念日 | 开宗南山 戒德流芳
· 取宝利众(下)
· 打开信心的“口袋”,畅享一路涅槃门
· 【茶香慧日寺】为什么说“因缘”重要
· 觉照、清明最重要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28)
· 不要轻慢别人,也不要轻慢自己
· 尊重己灵,发菩提心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圆瑛法师)
· 珍贵的传承
· 取宝利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