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28)

2022-10-26 00: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民国三十六年丁亥(1947年),一百有八岁


春,仍赴南华传戒、讲经。


夏,香港东华三院请作平安法会。赴港,住崇兰学校,由曾璧山(宽璧)招待,及助理法事,归依者数千人。旋应宽如、宽荣、李民欣居士请,赴澳门讲经打七,归依者数千人。马居士诗传,请赴中山县石岐,建大悲法会,归依者亦数千人。事毕,回云门寺,赶速完成各殿宇工程。



【附录】


南华传戒时,有朱镜宙居士(宽镜),系章太炎之婿,传章唯识学,好禅宗,远来谒师。朱有与师论禅宗问答之辞。


弟子宽镜问:老和尚座下,修持有心得者究有几人?师叹息曰:现在连找一个看门人竟不可得,遑言其他!南华至今,丈席犹虚,即可概见。


宽镜又问:知幻即离,能所双忘,正这么时,是否与六祖告明上座“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相契合?师曰:这是六祖勘问之语。知幻即离,尚有所在,不能谓为能所俱忘也。


又问:天台宗三观之义,是否与三性之义相合?师言:台宗设三观以为用功次第,而禅宗无次第。语已,出观源居士撰《质疑》一书见示。


最后论及《金刚经》。师笑曰:《金刚经》注释多至数百种。宽镜曰:然,但弟子读经,从未读注。师曰:不读注亦好,熟能生巧。只要科判明白,久读而能了悟。读注反易受其左右。


宽镜归,读《质疑》竟,而后知一切拟议皆是戏论,未证而说,开口便错,不禁汗下,深自忏悔。


憨山大师云: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说法之难有如是者。




民国三十七年戊子(1948年),一百有九岁


是年春,负病赴南华传戒。


春戒后,赴穗垣,为佛教志德医院开幕,兼说法。旋赴香港沙田慈航净苑道场讲经。应智林监院请,结念佛七,为众说三归五戒。又至东莲觉苑拜忏。事毕。回云门。


五月,戒尘法师示寂于滇南,孙佛海为传记。


冬,美国女士詹宁士来求戒,为举禅七,欢欣而去。禅七期间,请方长老亦各有开示法语。


【是年大事】一九四八年九月至一九四九年一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分别在辽沈、淮海、平津进行了三个战略性的战役。国民党大败。



【附录】戒尘法师传(菩萨戒弟子孙乐佛海谨撰)


法师讳戒尘,字涤吾,俗姓邱,汉川人也。年十九出家,与虚云清公结为禅侣。剪茅终南,栖心禅悦。尝遇疾,梦中念往生咒不辍,忽见茅蓬皆作金色,光明湛寂,既醒,所苦尽瘳。感此休征,自知缘在净土,乃专修念佛。


清光绪末,杖锡来滇,止于鸡山,掩关三载,修般舟行,两足尽肿,坚持不懈。既而赴杭州,入华严大学,深入教海,著《华严一滴》及《华严五周四分七处九会图》。旋往常熟佛垣寺,掩关三年,笃志净宗,辑《莲社明训》、《净宗要语》等书。复还滇,建净业莲社。


法师性行笃实,戒律精严,熟谙教典,叩无不应,道俗归依者数万人。师念天台领众,未净六根,刻意正受,懔然于怀,乃于东林掩关三载,述《关中寱语》一卷,惟群情靡依,故尔不惮损己,又主莲社。


适筇竹颓废,俯允住持,苦身率众,寺宇焕然,而精力瘁矣。某日,因赴云栖讲四分律,晨兴倾跌,卧疾,侍者调米粥以进。法师曰:“日过中矣,吾持律数十年,岂缺犯于末后耶!但为吾助念足耳。”入夜,气息益微,遂翛然示寂。时民国三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也。世寿七十有一,僧腊五十有三。


入龛容颜若生,七日荼毗,四众念佛,声动山谷。薪尽,得舍利百余粒,奉安于海会塔。遵遗命也。




【附记】美国女士詹宁士来华求戒


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冬,有美国女士詹宁士者,慕师禅德,万里飞航,来华依止。事前,已由中美两国外交当局接洽通知,师许之。


女士遂专机由美航华,时师适在穗垣。詹晋谒,述修道原因:父为天主教神父,夫亦信教者,自己亦研究神教二十年。以其教不了义,遍历各国,访求佛义。后往印度闭关四年,有所得,惟疑而未决,今不远万里寻师云云。遂挈之南华参六祖,归依毕,赐法名宽弘,为举禅七。四山来瞻礼者甚众。


图片


七始日,师上堂开示曰:“若论个事,本自圆成,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如来轮回六道,道道皆闻;观音流转十类,类类如是。既然如是,求个甚么?觅他何来?祖师有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未挂船弦,正好吃棒。可怜哪!自家宝藏不开,却来茅房担草。这都是一念无明,狂心不死,所以捧头觅头,对水称渴。大德们,何苦来!何苦来!既不爱惜草鞋钱,我自不怕弄恶口。(振威一喝)释迦老子来也——参!”


诸方长老亦各有开示法语。师门下弟子有名乞士者(姓谭,法名了义,贵州人。自称黔东密乘比丘,曾主编《南华专刊》。佛历二九七五年,美国詹宁士来华参礼老和尚,举行禅七圆满留影纪念时,坐于老和尚之左者为乞士,右坐者即詹宁士也)。曾晤詹女士,作如下问答:


乞问:大士远来重洋,多辛劳,为的甚么?

詹答:为学佛法。

乞问:学佛必须了生脱死。大士生死分上,毕竟如何?

詹答:本无生死,何用了脱!

乞问:既无生死,何必学佛!

詹答:本来无佛,学者是佛。

乞问:佛具三十二相,足指按地,海印发光,大士能否。

詹答:能与不,皆是戏论。

乞问:大士妙解,言言谛当。虽然如是,说食不饱。毕竟一句,又作么生。

詹答:毕竟无句,说亦本无。如不拉杂啰吒,没得思量的觉性,他就是万物之母。

乞问:个事言之已详,句句合祖意。惟知之一字,众祸之门。大士既从解入,敢问离言绝句,如何是本来面目?

詹答:《金刚经》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乞曰:也似是,但命根不断,概属知见,希望大士省发。

詹曰:我看经机会少。前已闭关四年,出关后与人语,人皆谓我说佛法,我言非从经得,似不尽属知见。

乞曰:不从经论,静坐中得,阐发夙慧,夙慧亦是知见。

詹问:佛法重实证,不在知见,究竟如何?

乞曰:不拘泥经论,不固执性相,头头是道,处处真理,勉强说“这个”亦是权。


詹女士复随云公赴云门礼祖,住半月乃去,言回美国兴佛教云。


初,詹女士以西方美人,究求东方极深奥之佛法,彼虽有所修证,而言语不通。幸其道经香港时,群推禅居士颜世亮(忍惭)居士伴之赴穗,又随云公赴南华。禅七中每次开示及问答等,皆赖颜居士翻译。识者谓不滥一词,不缺一义,恰到好处。以云公说法之精深,颜译言诠之妙旨,使詹以西方女士而能领会圆宗,亦胜缘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若愚”,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打坐念什么咒比较好入定?

此刻,你就是宗亲眷属的救护处

对境不仅是外在的,  也有来自内心世界的

并不一定要在禅堂中用功,才能悟道

一句佛号,“如彼香树改伊兰林”

一丝善恶,都会变得无量无边

把所有人都当做文殊菩萨

此法如药,亲尝方知药效

这辈子我们一定是凡夫吗?



图片





相关文章
· 取宝利众(上)
· 善心和善行,是佛法的根本
· 【虚云老和尚】只贪清净境界是禅病
· 如何对待身边的关系?
· 仁孝于心,修身齐家平天下
· 《文殊菩萨传》| 阿阇世王的授记
· 我们与真相之间,只隔了一片黄叶
· 竹窗随笔(莲池大师)丨愿力
· 告诉你一个关于“我”的真相
· 以身饲虎、布施头颅
· 怎样令出家的缘分越来越具足?
· 【恭迎药师佛圣诞】琉璃光明遍照 众生消灾免难
· 恭迎药师佛圣诞 || 增福增寿的必备锦囊
· 圆瑛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讲义》连载(十二)|“八功德水”指的是哪八种功德?
· 【英语版首发 原创动画《呼唤》】倾听宝宝的心声:妈妈,再爱我一次。
· 特别推荐 | 中医五脏治疗音乐,养五脏、解抑郁、去烦躁!
· 恭迎药师佛圣诞|祈愿一切有情远离疾苦、福慧双增
· 劝请诸佛初发心(下)
· 打扫清净了,才能装法宝
· 今日霜降|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