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身边的关系?

2022-10-25 06:0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我们在修行过程中

对生命曾经存在的诸多关系



图片



净慧法师生平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古历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圆寂于2013年4月20日6点26分。享年81岁,僧腊67载,戒腊63年。


净慧长老接法于近代大德虚云长老,以中兴佛教为己任,实践人生佛教思想,为后世留下珍贵的禅法智慧。


长老一岁半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抚养。1951年,赴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于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


1953年,虚老迁江西云居,修复真如禅寺,长老奉虚老之命,留任云门寺监院,时年20岁。


1955年,长老因病前往云居,仍任虚老侍者,并协助当年冬天的云居传戒法会。长老朝夕亲承虚老之耳提面命,获益良多,深得虚老器重。长老承虚老之殷勤付嘱,亦以一身兼承禅宗法脉,为禅宗五家七宗之嗣法传人。


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长老即被虚老送去深造,从本科一直读到研究生,成为中国佛学院首批研究生。


1979年初,长老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相关政策落实、教制建设、寺院恢复等工作。


1981年《法音》杂志创刊,长老担任主编,直到2002年,他先后当选佛协理事、中佛协常务理事、中佛协副会长。


1988年,长老应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之邀请,负责筹备组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当选为会长,同时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


1989年,创办国内首家以弘扬禅宗文化为主旨的刊物——《禅》。


1993年,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净慧法师开示



众生的生命从无量劫以来,都不是孤立的。每一个生命和整个法界的一切生命都是息息相关的,都有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总体来说不外乎三种。一种是好的关系,一种是坏的关系,一种是不好不坏的关系。


我们在无量劫以来,同一切生命就是在这三种关系当中一路走过来。如果我们不出离生死轮回,还将会一路走下去。这件事说起来好像奇妙得很,实际上只要我们稍微思考一下生命的无始无终、生命的无量无边、生命的永恒存在、生命的轮回不息,就能够想通这个问题。


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对生命曾经存在的诸多关系——好的关系、坏的关系、不好不坏的关系,应该怎么样来对待呢?总的来说,对于好的关系,我们要感恩;对于坏的关系,我们也要感恩;对于不好不坏的关系,同样如此,还是要感恩。


除了感恩以外,还要有回向的心。要把我们现在所积累的一切功德,都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所谓“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所谓“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这都是回向的心。



图片



我们还要忏悔。我们从无始以来罪积如山,过去所有一切业障,都会在现在修行的每一个阶段有所反应。这种反应,有时候表现为修行上的障碍,有时候表现为身体健康上的障碍、事业上的障碍。


不管出现什么样的障碍,我们都不要怨天尤人,都要自我反省。所有的冤之与亲,失败与成功,都是我们自己多生多劫所作所为而造成。所以要忏悔业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要把过去的业障在修行的过程中忏悔干净。


“忏其前愆,悔其后过。”、“忏悔得安乐。”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端坐念实相,是名真忏悔。


我们修行打坐,参禅办道,只要有此回向的心,过去的业障就能逐步化解、逐步消除。修行一定要把心量扩大。我们萍水相逢来到这个道场,彼此就是同参道友。同参道友之间,就要有一种相互成就的心。


有时候,有个别居士会有一种很狭隘的心理。坐在禅堂里,与张三坐在一起感觉到不对劲。为什么呢?怕别人把他的功给偷走了;与李四坐在一起也觉得不对劲,觉得他身上有一股阴气,对我修行不利。如此种种,说起来也确实不无道理。


但是,如果我们把心量扩大。我们真正有了感恩的心,有了回向的心,有了忏悔的心,我修的一切就是要给大家的嘛!就是要回向给所有的冤 亲 债 主 嘛!自己要这些东西做什么呢?


把它回向了,把它布施了,那就不仅仅是在打坐了,那就是以打坐这一点点的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这个心量本身就超过打坐这一点功德的百千万亿倍。一念发菩提心,就能够忏悔无量无边的业障。



图片


有一个公案:

一位师父已经证了罗汉果位,具有他心通,他收了一个小徒弟。他带着这个小徒弟云游四方,肯定是师父的行李由徒弟背负。当小沙弥背着行李走的时候,心想自己要发大菩提心,将来要成佛度脱一切众生。


师父观察小徒弟要发菩萨心,马上就把行李接过来,他说:“徒弟呀徒弟!现在行李该我来背了。”徒弟莫名奇妙,你要背就背呗,正好我累着了!走着走着他又想:“发菩提心不容易,不说度众生要受很多苦,就背这件行李也就够呛了!”


这个念头一动,他师父又知道了:“徒弟,行李还是你背着!”徒弟不免有一些纳闷。一会儿行李师父要背,背了不一会儿又要我来背!他就问:“师父!你怎么搞得呢?一会儿你要背行李,一会儿又要我来背?”


师父就把徒弟的思想过程给他描述一遍,然后问,你刚才的心念是不是像师父所描述的这样呢?小沙弥赶快顶礼。这个不得了,我这个师父有他 心 通,我可不能随便生心动念!我一生心动念,师父全都知道了。


这比监控器还厉害!一念发菩提心,罗汉都受感动。罗汉都要为发菩提心的沙弥来背行李,其功德之大可想而知。


我们在修行过程中,经常要想到修回向心,不要怕人家偷了功,不要舍不得自己念那几句佛号的功德。要使念佛的功德永远成为自己的财富,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念的这一句佛号所积累的功德,与法界一切众生共同分享,这个功德才是不可思议的。



图片


佛陀在世时的典故:

佛陀与阿难尊者一起托钵化饭,在路上,佛陀问阿难:假如有一滴水,要让它永远不会干涸,有什么办法呢?阿难想了一会说:佛陀啊!这一滴水如果要让它不干涸,是不是应该把它放入大海呢?


佛陀说:对,你想得完全对。要想让这一滴水永远不干涸,只有把它放入大海。因为大海中的水永远不会干涸。由此佛陀又引申说:我们个人很微小。力量很微小,智慧很微小。个人这一点点的成就、一点点的功德,只有把它投入到众生的大海中去,这一点功德才能够由小变大,由暂时成为永久。


众生界无尽,众生都能从我们这一念善心当中获得良好的信息和加持,我们个人的福德因缘才会由之而扩大。关键的一条,就是回小向大,回少向多。


看起来我们念了一天的佛,最后却把功德回向给了法界一切众生,好像我的功德就没有了,这怎么办呢?不是的。你把它回向给大众,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你就在法界一切众生当中,你就是法界一切众生中的一员,大家都有福德因缘了,个人自然也就有福德因缘。



图片



回向还要回因向果,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向有一系列深刻的道理,所以我们要很好地来修回向心。在菩萨修行的五十二个阶次中,其中就有十回向,这十个阶段就是专门修回向心的。


回向心成就了,才能真正进入到十地。所以我们在因中,在一个博地凡夫的阶段,要发菩提心,就要发回向的心,要发忏悔的心,要发感恩的心,才能有大的成就,心量才能真正扩充,心态才能真正平和,见了每一个人才有真正的亲切感。


尽管我们修行的时间比较短,修行的层次也比较低,如果能够发起心来,修行的层次立马就提高了。一发起心来了,十方诸佛菩萨、大地一切众生,马上就和我们的心全都打通了。


我们这一念心,与十方法界一切众生,与十方法界一切诸佛菩萨能够打通了,我们即使是只有一念清净心,也能够种下无上菩提的金刚种子。所谓“一念清净成正觉”。不要把我们现在所做的看得太小,只要我们有这个心量,小能变大,少能变多。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为什么信佛?这个答案你一定要知道


暖化了!这样的家,你想拥有吗?| 【视频】


忏悔到底有没有用?有什么用?






相关文章
· 仁孝于心,修身齐家平天下
· 《文殊菩萨传》| 阿阇世王的授记
· 我们与真相之间,只隔了一片黄叶
· 竹窗随笔(莲池大师)丨愿力
· 告诉你一个关于“我”的真相
· 以身饲虎、布施头颅
· 怎样令出家的缘分越来越具足?
· 【恭迎药师佛圣诞】琉璃光明遍照 众生消灾免难
· 恭迎药师佛圣诞 || 增福增寿的必备锦囊
· 圆瑛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讲义》连载(十二)|“八功德水”指的是哪八种功德?
· 【英语版首发 原创动画《呼唤》】倾听宝宝的心声:妈妈,再爱我一次。
· 特别推荐 | 中医五脏治疗音乐,养五脏、解抑郁、去烦躁!
· 恭迎药师佛圣诞|祈愿一切有情远离疾苦、福慧双增
· 劝请诸佛初发心(下)
· 打扫清净了,才能装法宝
· 今日霜降|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 假如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命运不可以改变,那修行有什么意义呢?
· 活着,是为了什么?传宗接代吗?
· 不论修什么法门,不要忘记本师的恩德——日诵净行品88愿
· 恭迎药师佛圣诞,送您这部防疫宝典〡金刚葫芦娃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