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视频
文殊菩萨传四
《阿阇世王的授记》
佛陀这里讲到了阿阇世王的授记,他是有这个业报的,所以到了三十三天,又直接堕入地狱,但是他在地狱里面不受众苦。因为他得到了文殊菩萨的教化,开发了智慧,无论投生到哪里,他的智慧体性不会被这个业报所沾染,不会受这种业报的苦恼,而且瞬间就会解脱,解脱之后,又能够亲见文殊菩萨。
所以,他从一个罪障很重的凡夫开始,就需要文殊菩萨来救拔,在整个菩提道的成长过程中,也都不停地需要文殊菩萨亲自地陪伴、指点。
一个人对自己的罪业有惭愧、有忏悔心,是很好的,可以作为动力来遮止自己造业。忏,就是“忏其前衍”,知道我前面的做得不对;悔,是“悔其后过”,以后不要再造作这样的罪业。
如果他没有这个心,佛陀也不会去加持他,文殊菩萨也不会再演这所有的戏。就是因为他要忏悔,深感不安,同时又被这种负面情绪牢牢地绑架着,所以文殊菩萨才要把他从这个业力里面剥离出来,从他这种懊悔的心灵状态里面剥离出来。这个剥离的过程、让他从懊悔当中解脱的过程,实际上是什么?是文殊菩萨无量的智慧加持,文殊菩萨能量的灌顶给他置换进去,否则,他是没办法从他痛苦的境界里面超越出来的。
这所有都是文殊菩萨的威德、不可思议的福慧资粮。文殊菩萨的福慧资粮跟佛陀一样的,文殊菩萨住处跟佛陀的住处无二无别的。因为祂发了这个愿,要看着所有有缘的众生全部成佛,在他们成佛之前,不取这个果位。所以,这部经典里面,有多少菩萨都问文殊菩萨,“你什么时候成佛啊?”实际上衪都回答了。
成佛,或是不成佛,也只不过是一个名字而已。文殊菩萨已经证得无二无别的福德愿力,甚至福慧的资粮上更加超胜于佛陀。所以佛陀才说,忆念百千万亿诸佛名号不如一人称念“南无文殊菩萨”,为什么?因为文殊菩萨代表般若智慧,诸佛都是文殊菩萨培养成佛的,祂是这一切佛的老师。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