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告诉我们
——但看诸上座
——
佛教的修行是心法,
都是为了让这个心越来越好,
越来越向道。
01
// 助人出家
——
成就别人出家的功德是很大的
提前一步出家的人
积累了一点资粮
能保护别人、成就别人出家
也能给别人铺一条平坦的出家路
——
FORIQINGLIANG
印光大师告诉我们,“但看诸上座”,要看修行者里面的佼佼者。同时,大家在一起修行也都要往好处看。
否则,年纪小有年纪小的缺点,年纪大有年纪大的缺点,只看一个人的缺点,那他还怎么成就呢?所以我们总要想他好的地方,把他当自己最亲的人看待,这样就能成就别人。
善心善行 //
02
——
这些都是出于善心。
无论小乘、大乘、金刚乘,
佛法最根本的就是善心和善行。
一切经律和规矩,
都体现在一个人的善心和善行上,
所以动机决定一切。
——
FORIQINGLIANG
我们给别人铺了一条轨道,让他换了另外一个人生跑道,至于他跑得怎么样,虽然说那是他自己的事了,但是也不能把他丢在跑道上就不管了。
既然他已经换到这个跑道上来了,这跟他在家的生活就不一样了,对他的要求也不一样,我们还是要教育好,要靠团队的力量、长老的加持,让他能走得越来越稳当。
出家一年和出家三年、十年、二十年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当初有这一念出家的冲动,自己还说不清楚,那随着出家时间越来越长,就会越来越坚定,越来越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03
// 庄严道场
佛教的修行是心法,都是为了让这个心越来越好,越来越向道。对于个人来说,戒是为了摄自己心;对于大众来说,规矩是为了摄大众的心。戒定慧都是为了修行,为了让道场和合、佛法兴隆。
所以,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要抱着互相好好学习的精神,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不要把那个岗位当作“我”的堡垒,不要增加我执、我见。实际上那是佛菩萨接引我们的莲台,是给我们修行的机会,希望我们把握好这个分寸。
||
——
能够将事情考虑得细致周到,
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到的人,
是我们佛门统领大众的人才,尤其难得。
所以,我们要在现实当中精进地修行,
有僧团的加持,有善知识的加持,
大家会越来越有智慧。
这也是一个道场的庄严。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