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幻与真实
【还生命以真相】
FORIQINGLIANG
对于普通人来说,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都是有漏的。作为人的最原始状态,就认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我”,“我”的眼耳鼻舌身意对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反射,是非常自然而然的。
如果学佛开始修行了,就会发现,实际上眼耳鼻舌身意这些感官只是工具,色声香味触法也只是境界。并且工具是有狭隘性的,我们眼根看到的色尘是有限的,耳朵听的声尘是有限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有限的。
超越局限
FORIQINGIANG
因为工具自身的局限性,所以不可能了解全部的真相,这是它作为工具最大的硬伤。如果我们不了解它的局限性,这就变成了我们生命的局限性。所以一个追求智慧的人,必须要自我怀疑,要从自己的生命困境里走出来,不能总沉溺在里面。
你又想看看天有多大,又赖在井里不出来,这不行的。我们不能把看见的井口的天当作广大无际的天,必须超越井底之蛙的视角,超越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
般若智慧
FORIQINGLIANG
《心经》里说“无眼耳鼻舌身意”,这个“无”,是用智慧去超越眼耳鼻舌身意的局限,是自我对眼耳鼻舌身意的解构。
眼耳鼻舌身意属于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属于六尘,我们在六尘境的监狱里,是外在的色法欺骗了我们吗?所谓“一叶障目”,好比你被黄叶所遮,你不能怪黄叶对你有欺骗性,而是我们自己要提升,要超越于境。
心经--
最终归宿
FORIQINGLIANG
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像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这就是“视觉暂留”现象。比如下大雨的时候,我们看见雨点落下来好像是一条一条的直线;看电影的时候,我们认为画面中的物体是运动的或是静止的,其实都是“视觉暂留”带来的错觉。
当电影胶片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一系列静态画面就会因视觉暂留作用而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如果转动的是相同的画面,那我们会以为物体是静止的。
电影是如此,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如此,我们对自己身的认知、对环境的认知都是如此。
只是一种错觉
FORIQINGLIANG
就像蝙蝠虽然视力很弱,但是通过频率的反射能够自我定位,可以没有障碍地遨游。我们人也是一样,通过根和尘之间的这种定位,找到了所谓的“我思故我在,我见故我在,我触故我在,我受故我在”,不停地反射频率来给自己定位。当我们濒临死亡的时候,这个反射频率会发生飘移,就进入所谓的另外一个状态了。
如果不觉悟,整个生命的正报依报就是我们的牢笼;如果能觉悟,就可以从这个境中解脱出来了。否则,我们心甘情愿地沉溺在里面,佛菩萨也拿我们没办法的。佛陀是从根本上拯救我们的,当我们见地坚固的时候,所感得的因和果都是坚固的,因此要把诸佛的刹土、真理的世界,当作生命的最终归宿。
此生我们能获得一次人身是很宝贵的,我们要有深刻思考的能力,要有追求解脱的志向,要去看看井口之外的天到底有多大,要去超越色声香味触法的牢笼,还生命以真相。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