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很奇妙的。有的人可能学了很久还是困境重重,有的人可能刚一学就有所领悟。
因为佛性是无为法,它不增不减,叫“在佛不增,在凡不减”。
学了很多年,不明白的就不明白,但是佛性没增过;刚学没多久,但是因为佛性没减的缘故,明白了就明白了。
悟公上人经常引用《宗镜录》里的一句话:
思思徒自思,思思徒自苦,
息思即是道,有思终不睹。
“思思徒自思”,徒是徒劳的意思。
这个思是指第七意根。光皱着眉头在那想,想来想去都是第六分别意识。重要的都是想不出来的,都是天然自成的。
“思思徒自苦”,这个思思的分别念只能制造轮回,是不能带我们出轮回的。
“息思即是道”,实际上修行是修什么呢?就是修自己的分别念。分别念里最粗重的就是我执,我执我见、粗重烦恼。粗重中的粗重,就是我执烦恼里的贪嗔痴,这是烦恼中的烦恼,是名恶业。所以除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还要“自净其意”。
“有思终不睹”,只要有思,你就看不到这个道。
寒山拾得有一个公案
半月,念戒众集,拾得拍手曰:“聚头作想那事如何?”维那叱之。得曰:“大德且住。无嗔即是戒,心净即出家,我性与你合,一切法无差。”
(《五灯会元▪卷第二》)
本来出家人聚众集僧诵戒,是非常庄严的事,但是文殊菩萨(拾得大士)还是要提醒大家:“大家聚头在一起干什么呢?脑子里想什么呢?聚头作想为的什么?”所以悟公上人就常常赞叹《宗镜录》里的这一偈颂。
——三参法师古文殊寺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二维码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