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爱情,到底是什么?
我们自认为重要的情,
它们真实客观存在吗?
英国著名演化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说:
虽然我们会很失落,但我们的爱情,不过是基因的诡计而已。
VOL.1
爱情,真实客观存在吗?
(以下只站在生物学角度去阐述,不掺杂任何感情,请理性看待)
基因的骗局:爱情。从本质上来说,爱情的背后是基因的控制。由于身体损伤等一系列原因,女性繁衍后代的成本要比男性高出数倍。为了削弱这种不对等差异,基因便开始用自己的方法争取平衡。如远古时代的男耕女织,现代社会的彩礼婚房等等,其实都是为了保护女性。
对于女性的高成本基因而言,不管是远古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只有找到一个足够优秀的男性,才能给自己创造更多生存条件。而幕强、择优也完全是基因的选择。为了爱情,男女双方,尤其是男性,有时候会做出一些奋不顾身,甚至于伤害到生命的傻事。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双方基因在平衡成本时,所达成的一种交易。
种种看似轰轰烈烈的行为,其实只是基因在通过激素刺激身体,让我们感到愉悦、开心、幸福。它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只有找到另一半相匹配的基因,才能继续繁衍后代。
所以爱情的本质可以理解为繁衍。除了人类以外,在自然界的不同生物中,也都普遍存在着求偶、择偶的现象。从本质上来说,生命是被基因操控着,并不断向外传播自己。
然而,人类真的无法摆脱基因的操控吗?
VOL.2
无爱不生娑婆
在佛教十二因缘里,讲到因无明而生贪爱。一个“爱”字,不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生命轮回的核心话题。“无爱不生娑婆”,凡夫的爱是六道轮回最主要的“发动机”。
在山西忻州繁峙岩山寺里,就有一幅壁画演绎了《大乘庄严宝王经》里,五百商人与罗刹女因贪爱而展开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往昔为大商主,与五百商人海中遭遇风浪,漂到一座孤岛上。岛上的五百罗刹女看见这些商人,化现成美女供给他们衣食。因种种贪爱,五百商人禁不住诸罗刹女的诱惑,与她们结为夫妇。
经过七天,大商主得知,岛上的所有美女都是罗刹女,在之后就会把他们吃掉。
VOL.3
困境中的出路
然而,这五百商人终究无法逃脱这个困境吗?故事外的我们,当面对基因的操控或无明带来的贪爱,难道注定没有出路了吗?
幸运的是,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我们懂得思考,产生思想,做出决定。科学家给这起了个名字叫“模因”。因为“模因”,我们可以从意识层面摆脱基因控制,变成自己命运的主人。
当基因通过操控我们繁衍后代来复制和传播自己时,良好的模因可以有效控制基因本身的自私行为,比如互相残杀,肆意掠夺。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正是因为模因的出现,才会有那么多人乐于奉献,才会有那么多没有血脉、没有基因关联的人愿意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这个“模因”就是人类文明世界中所谓的“文化基因”。
所以《自私的基因》里说:由于文化的出现,我们的人生的终极任务,将不只是繁殖,还有文化的创造和传承。
而佛教给出的方法,让我们不仅可以不受基因的控制,还可以通过修行,把无明的贪爱升华成智慧的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给予沉沦苦海的众生一艘大船。
VOL.4
牵住菩萨的“丝线”
壁画中,观音菩萨听到他们的祈求,骑着白马而来。商人们只要能够牵住菩萨的一缕丝线,不再回头,就能够逃离这个罗刹岛。
这里,观音菩萨代表诸佛的悲心,代表诸佛悲心流露出来的窍诀,现前来接引我们。菩萨的马代表精进;紧紧抓着丝线,代表相信和愿意被救度的决心;不回头看、不留恋,代表对这个苦难世界生起了彻底的解脱的厌离心。
既然有糊涂的爱、危脆的爱,就肯定有觉悟的爱、坚固的爱,这就是诸佛的大慈与大悲。我们只要能在三宝里得到乃至一丝的法,对三宝充满信心,心无旁骛,精进不懈,对轮回的世界不眷恋,甚至不回头看一眼,就紧靠着这灵丹一样的佛法,就一定得脱生死大海。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二维码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