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精神经过人类两千多年的传递、接力,到今天这么完美。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和平年代,我们共同享受着这个果实,随喜着这一份共善业。
一个体育项目,不仅需要热忱的爱好,也需要体力的拼搏、坚定的信念。每一位运动员都为自己的项目付出了超乎想象的努力。在这个过程里,当初那一念主观的爱好也慢慢加强,变成贯穿始终的信念。
▲谷爱凌(右)和瑞士选手玛蒂尔德·格雷莫德(左)在比赛后安慰法国选手泰丝·勒德。
对中国观众来说,这次冬奥会热度最高的就是那位叫谷爱凌的十八岁女孩,她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一个健康的人生,除了体能上、专业上的杰出,她还有很杰出的思想。
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中,谷爱凌成功挑战1620的动作夺冠。当她超越了自己,完成了从来没有挑战过的高难度动作,她的对手,同样杰出的法国选手泰丝·勒德,因为夺冠无望跪地痛哭。
谷爱凌上去鼓励她说,“你已经是世界顶级的运动员了,已经做到了世界最好。没有你我不可能超越我自己,这个金牌的一部分是属于你的”。她和铜牌得主一同上前,拥抱泰丝·勒德,成为现场最温暖的一幕。
一个十八岁的小女孩,如果没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她是不会在那一刻说出这些话的。听到这番话,我想比她年纪大得多的记者和这个社会都会震惊。
她不是一个运动机器,她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有着那么诚挚自然的思考。她除了有超越自我的坚毅,同时又有一颗柔软的心,能看到真相,她知道如果没有这么优秀的运动员在我的面前,我不可能超越自己,不会有这么好的成绩。
她不仅用精湛的技术完成了高难度的动作,她也时时在为我们阐释什么叫奥林匹克精神。实际上这样一个运动会,最主要、最深刻的主题就是这个。
这个明星的耀眼,也代表奥林匹克精神在影响我们这个社会了。
所以我也受她启发,这些有智慧、有人性的、有温度的话语,也像我的善知识一样,在洗礼着我,加持着我。我也在想,这样一个时代,既有重大的众生业力,同时也有更杰出的菩萨降临到这个人间来,有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成长起来。
我们佛教的僧团既有小乘意义上的僧团,特指出家人的,同时也有大乘意义的僧团,包括各位护法的居士。正是因为这么多优秀的、具有善根的人聚集在一起,才共同形成了佛教的今天和明天。我们相互把生命中的光和热放射出来,汇聚成火焰、汇聚成光,在这个世间去奉献。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美好拿出来,就会汇聚成美好的海洋。这个过程中也会提升我们自己的修行,在戒定慧当中过滤不善的,然后缔造善和功德。
在这个人世间,只要我们能折射出佛的光明,那佛陀的事业就会留在这个时代、这个时空,留在天地之间。
Manjusri Temple
曾经我们也没有三宝的概念,只是芸芸众生的一份子,载浮载沉的浪子。接触了佛教,慢慢地思维了以后,诸佛菩萨的智慧在我们的心地里落地生根了,我们的黑暗夜空,逐渐得有了一些闪光点,并且越来越多。
我们从一个听到佛甚至也会诽谤,看到出家人有可能也会讨厌的人,变成现在这样会恭敬三宝。或许我们已经忘掉什么时候念的第一声佛号了,但是现在每天都会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了。
最近很多人已经完成了五百遍的《普贤行愿品》,有的人当天完成作业,当天业障就翻出来了。《普贤行愿品》念得越多,“嗡班扎萨埵吽”念得越多,业障也消得越猛。
越用功修行,就越能体会到这份信仰的价值。过去我们哪里知道?
佛教的信仰,在座的我估计没有一个是祖传的吧,我们都是半路学佛,到多少岁都没有听过三宝,没有接触过一个学佛的人,后来一点一点地,三宝竟然成为了我的信仰,我的生命开始为此而奋斗。你说这多神奇呀。
对于出家人来说,三宝甚至是我们生命的全部,像我们师父为了信仰,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放弃。所以我师父说,出家了之后,这身衣服要穿牢!
每一个生命都是这样的,纵使是美好,我们也要意识到它,并且去珍惜它;纵使我们还有很多缺陷,但是我们要超越它,相信自己能够改变。
——三参法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