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以上图片观看精彩视频(时长:53:35):
《天台宗纲要》学记第五十八课
藏通别圆
Zang tong bie yuan
三千性相,一念具足,微妙不可思议,随着业力不同,各各差别。我们眼中的水,在天人眼里是宝,在饿鬼眼里是脓血,在地狱众生看来就是火。这就是业报的差别。
从前有一个人以杀生为业,有法师怜悯他,让他晚上杀生,白天就持不杀生戒。
结果等到他业报现前的时候,白天就在天堂享乐,宝殿花园、宫娥彩女;一到晚上,宫殿就变成地狱,铜床铁柱、刀山火海,那些服侍他的人都变成罗刹恶鬼,煎他煮他,苦得不得了。
这一一界是不是不可思议啊?戒律重要不重要?重要啊!戒定慧里面,戒是佛之大悲。接引众生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戒。不管他有没有开智慧,叫他不杀生,他都可以做到的。
戒是别解脱,谁受谁解脱,何时受何时解脱,别别解脱。佛救世就是这样。这十法界怎么变呢?怎么让我们离六凡法界,趣入四圣法界呢?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
Zang tong bie yuan
“我与众生,无始以来,起惑造业,轮转生死,当求出离。”
众生业报各各差别,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局限性。所以要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
要度众生,自己就先要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断烦恼也要有法门,所以“法门无量誓愿学”。为了能够究竟地利乐一切众生,只有成佛道,所以“佛道无上誓愿成”。
Zang tong bie yuan
真俗二谛双运,这是殊胜的修行。不要说不能沉在声闻缘觉的境界里,甚至都不能只沉在所谓的真谛见里。只沉于真谛见,那就没有动力了。
别人说:“挑水去。”你说:“从真谛上说,水是不可得的。”这就不行了。
所以在俗谛上要不舍一法。挑水的时候,一边挑,一边又以真谛来对待,告诉自己:水是不存在的,肩膀疼是不存在的。又想,佛法真微妙啊!明明真谛上无,为什么这么疼呢?这就把凡夫的资生产业变成了佛法。
同样的,从真谛上说,有众生吗?没有的。这就没有度众生的动力了。所以从俗谛上还要用菩提心来策发。不仅这样,想到这些众生在轮回里都做过我的父母,还要用大悲心来策励。然后作为菩提心的修法,用自己的功德去换众生的业,我所修的一切善回向众生,众生所造的一切恶我来承受。
Zang tong bie yuan
“若见有法门可修,见有佛道可成,是名有见;不见有法门可修,不见有佛道可成,是名空见;如是二见,都是邪见。”所以《金刚经》里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苏州灵岩山宝月法因法师(1911—1991),原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教授师,唯识学集大成者,唯识宗法脉继承人、慈宗法脉一代宗师。
对于《金刚经》的这句话,法因老法师还有一种解释:若人“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这还是如法的,还属于正道;为什么“不能见如来”?不是因为以音声求佛、以色见佛,而是因为“是人行邪道”。就像一个人到寺庙里求发财,然后回去做坏事了。请问他来寺院里求,对他有没有用?还是有用的。但是因为他行邪道,就不会得到正果。
老和尚这种讲法也很好。以音声求佛有没有功德?有的。以音声为佛事,念佛名号能消业障的。
但如果按照圆教来说,那就不一样了。有,会堕入常见;无,会堕入断见。这就属于邪见了。所以“虽空而修,虽修而空”,这就变成妙法;“亦复虽空而成,虽成而空”,是为真正发菩提心。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