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君子,一位圣人,
是我们为人的楷模。
他出现于中国这片土地之上,
是我们中国人的福气。
仁、义、礼、智、信是他的信仰,
他终其一生,为之实践。
公元前六世纪,孔子受鲁定公赏识,从中督宰晋升为大司寇,他终于可以实行以礼治国的抱负。
三桓之首鲁国大夫季孙斯为祭奠父亲,掠杀大批家奴为其陪葬,小家奴漆思弓为了活命,偷偷逃走。孔子救下漆思弓后在朝堂上舌战群臣,力废以活人殉葬的古礼,并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征服了国君国相以及在朝的所有人,明确了仁礼相成的价值观。
孔子治理鲁国初见成效,而在鲁国内部,以季孙氏为首的三桓,割地而据,称为三都。他们掌控鲁国大势,这让孔子礼乐治国的理想遭受重重阻力。
孔子堕三都失败,从此踏上周游列国的道路。苍茫云水,一走就是十四年。
在这十几年间,他一直坚守礼义仁和的理念, 渴望将自己的主张传播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
但那个时代,诸侯纷争,孔子在列国中皆不受重用,反而让自己的后半生徒劳奔波,遭人讥讽,受人驱赶,但他依旧未放弃心中的仁礼,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
影片最后,孔子白衣白发斜坐于夕阳之下,喃喃自语中流露着智慧和沧桑。他面向着夕阳,溘然长逝。但,离去的是肉体,留下的是坚守礼义仁和的精神。
两千多年过去了,他所讲的每一句话,依然值得我们细细去领悟、去消化,甚至在人格上去完成。
孔子
他是一种生命的文明
他是一种生命的文明。
他追求人人讲仁爱的世界——开发每个人的仁爱之心,将这天性的光明发挥到极致,圣贤之道就回归了。
孔子像一位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礼是真实的,虽然推广很难,也应当去做。就像影片里说的,为国为民,就不能再顾及到自己了。
我们要成为圣贤的追随者,思考怎样传承这种精神,怎样面对这个世界。而作为佛弟子,我们还要有智慧、慈悲的胸怀。对内,清净自我;对外,奉献身心。佛教既有为又无为,一切有为之中具足空性,一切空性之中充满大悲。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