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历代传承祖师(二)

2021-09-26 10: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禅宗祖师上溯到印度摩诃迦叶;中国的初祖为印度来华僧人菩提达摩,二祖为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弘忍分几派,最大的有两派,神秀在北方传教,恪守上代所传教法,主张坐禅息念,“拂尘看净”。


慧能在南方弘教,不拘地形式,不执著于名词概念,不重坐禅,认为“即心是佛”,只要内心直觉顿悟,便可成佛。历史上称“南能北秀”。由于慧能的方法简便易行,因此势力越来越大。流传至今的禅宗,都属慧能一派。慧能在世时,南宗并没有很大影响,那时神秀贵为“两京(洛阳、长安)法主”,“三帝(武后、中宗、睿宗)国师”,名噪一时。


慧能的弟子神会大力提倡顿悟,与北宗进行了激烈的斗争,终于为南宗夺得了正统地位。慧能弟子除荷泽神会外,还有青原行思、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之后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南岳怀让以后形成临济、沩仰二宗。临济在宋代分为黄龙、杨岐二派,被合称为“五家七宗”。

图片

十三、黄檗希运──承继洪州开启临济

图片

黄檗希运,唐代高僧。幼年出家,后因人启发,往江西参马祖道一。时道一已圆寂,希运后游京师,遇一老妇指示前往洪州礼拜百丈怀海,得到怀海的印可,并说他有超师之见。后于洪州高安县鹫峰山建寺弘法,并改其山名为黄檗山,四方学僧云集而来。大师继承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思想,力倡“即心即是佛”之说,反对以“见闻觉知为心”,将“洪州宗”喝、捶、踏兼行的禅风发扬光大,其宗风“孤行峻道”,深深影响后来临济宗的传法风格。河东节度使裴休迎请说法,旦夕问道,并记录所说,即为现行的《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和《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师唐大中年(公元855年)示寂,谥“断际禅师”。


十四、沩山灵祐──沩仰宗开宗祖师

图片

沩山灵祐,唐代高僧,俗姓赵,福州长溪(在今福建)人,沩仰宗初祖。

年十五岁从建善寺法常律师出家,于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究大小乘教。后到江西参百丈怀海。有一次,怀海让他拨炉灰,看有火没有,他拨后说没有,怀海往深处拨,找到火星,责备他说没有,于是大悟。唐宪宗元和末年,至沩山弘扬禅风,村民感德,群集共建同庆寺。相国裴休前来闻道,声誉大扬,学僧云集,遂于此敷扬宗风达四十年之久,世称沩山灵祐。沩山的基本思想是“三种生”说,即把主客观世界分为“想生”、“相生”、“流注生”,这也是他为接引学人证得大圆镜智(佛智),达到自由无碍境地而设的三种机法。唐宣宗大中七年(公元853)示寂,世寿八十三岁,谥“大圆禅师”。有《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沩山警策》各一卷传世。


十五、仰山慧寂──仰山小释迦

图片

仰山慧寂,唐末五代僧,俗姓叶,韶州怀化(今广东)人,与其师沩山灵祐同为沩仰宗之祖。因居仰山,故世称仰山慧寂,有“仰山小释迦”之称。年少时,有意出家而父母不许,后自断二指以誓求法之心。初时礼拜耽源禅师,了悟玄旨;继参灵祐禅师,奉侍十五年,承嗣其法。后领众住王莽山,以化机不契,迁居仰山,宣扬沩山之法,学僧云集。沩仰宗在接引学人时倡导不说破原则,注重不假语言的自心顿悟,从而达到理事如如。沩山明确表示“父母所生口,终不为子说” ,仰山也宣称“诸佛密印,岂容言乎”,主张摒弃语言名相,禅趣深远,人所难测,是他家所难企及。又仰山平时常以画圆相启悟学人,画圆相的作法始于南阳慧忠,沩山加以运用,仰山大力弘传,遂成沩仰宗风。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示寂,世寿七十七岁,谥“智通禅师”。


十六、洞山良价──曹洞宗开宗祖师

图片

洞山良价,唐代越州会稽(今浙江)人,俗姓俞。幼岁从师念《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以手扪面,问师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其师骇然异之,曰:“吾非汝师”。即往五泄山灵默禅师处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后遍参南泉普愿、沩山灵祐等名宿大德,最后归心云岩昙晟,并见道开悟。后多方游历,于江西洞山建立道场,倡“五位君臣”之说。其弟子云居道膺、曹山本寂、龙牙居遁等二十余人,皆为日后的佛门龙象。而亲承法脉的本寂,因住曹山,与洞山良价合称为曹洞宗,和沩仰宗及临济宗成为当时法门最隆盛的宗派。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869)示寂,年六十三,谥“悟本禅师”。著有《宝镜三昧歌》、《玄中铭》、《洞山语录》传世。


十七、曹山本寂──曹洞宗二祖

图片

曹山本寂,唐代禅僧,俗姓黄,泉州(福建)莆田人。曹洞宗第二祖,又称耽章。幼习儒学,十九岁入福州灵石山出家。二十五岁受具足戒。寻谒洞山,洞山问:阇黎名甚么?师曰:本寂。山曰:向上更道。师曰:不道。山曰:为什么不道?师曰:不名本寂。洞山深器之。自此入室,盘桓数载,乃辞去。洞山遂密授洞上宗旨。后住抚州(江西)曹山。大扬宗风,并详说洞山五位旨诀。法席繁兴,学徒云集。唐天复元年(公元901年)示寂,世寿六十二,谥“元证禅师”。有《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二卷传世。


十八、清凉文益──法眼宗开宗祖师

图片

清凉文益,俗姓鲁,浙江余杭(今杭州)人。七岁出家,学律,兼读儒书。后参谒雪峰义存的弟子长庆慧棱。以后云游,到漳州,见到地藏桂琛。与桂琛论道,自知有欠缺,决心留下学禅法。听桂琛说“若论佛法,一切现成”,领悟了即心是佛的道理。晚年住金陵清凉院传授禅法,故又名“清凉文益。”因为受到南唐国主的尊重,他先住金陵报恩院,后住清凉院,相机弘化,门徒很多。嗣法弟子有天台德韶、清凉泰钦、灵隐清耸、归宗义柔等。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公元958)示寂,年七十四,谥“大法眼禅师”,因此他的法系被后人称为法眼宗。


十九、云门文偃──云门宗初祖

图片

云门文偃,唐末五代高僧,俗姓张,嘉兴人,为云门宗初祖。从嘉兴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遍览诸经,深究《四分律》,后至睦州,因顿折一足而开悟,继参学于道明禅师门下,又谒雪峰义存禅师,依住三年,受其宗印。游历天下,遍访高僧大德,参究印证,声名渐著。于云门山创建光泰禅院,道风愈显、法化四播,遂成云门一宗。其机锋险峻,门风殊绝,重在以简捷明快的语句破知见。如人问“如何是佛”,他说:“佛是干屎橛。” ;“如何是云门剑”,他说:“祖。”禅林中有“云门一字关”、“云门三字禅”之美称。后汉乾佑二年(公元949年)示寂,世寿八十六岁,谥“弘明禅师”。留有《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三卷和《语录》一卷行于后世。


二十、临济义玄─临济宗初祖

图片

临济义玄,唐朝人,俗姓邢,曹州南华(今山东)人,临济宗初祖。幼负出尘之志,披剃受具足戒后,博通经论,精究律学。后到黄檗希运处参学,问佛法大意三次,挨三次打。得希运指点,去问高安大愚(马祖的徒孙),大愚告诉他这是“老婆心切”,他言下大悟,复还黄檗,受其印可。继以行脚参禅,以直截痛快的作风,打喝之类的办法,与大老交锋,故丛林有“临济游方,气吞诸方”之说。师接化学人之法有“三玄三要”、“四料简”、“四宾主”、“四照用”等,机锋峻烈,生机勃勃。开创了禅宗史上最为卓绝、门风兴隆的临济宗,为中日禅宗主流之一。咸通八年(公元867年)示寂,谥“慧照大师”。


二一、杨岐方会──临济宗杨岐派初祖

图片

杨岐方会,北宋禅僧,俗姓冷,袁州宜春(在今江西)人。先作小官,不称职,出家,得法于石霜楚圆,为禅宗临济宗第八世传人,也是临济宗杨岐派开祖。与黄龙慧南之黄龙派对峙,为禅林五家七宗之一。杨岐方会在修行上,讲究天然自在,任运为修,无修而修。既继承了传统的临济宗风,也吸收了云门宗风中的“随波逐浪”。方会自称:“杨岐一言,随方就圆,若也拟议,十万八千。”方会的嗣法弟子有白云守端、保宁仁勇等,其后再传弟子如五祖法演、佛眼清远、圆悟克勤等皆影响世人深远,禅众云集,可谓门庭隆盛,法源流芳日本。皇祐改元,示寂。著有《袁州杨岐山普通禅院会和尚语录》、《杨岐方会禅师后录》。


二二、黄龙慧南──临济宗黄龙派初祖

图片

黄龙慧南,宋代信州(江西)人,临济宗黄龙派之祖,世称黄龙慧南。少习儒业,博通经史,先从泐潭怀澄学云门禅,听临济宗雪峰文悦“不甘死语下”的劝告,辗转投石霜楚圆门下,因楚圆“诟骂不已”而大悟。黄龙慧南于同安院开堂说法,四众归趋。不久至归宗寺,因突遭火灾全寺尽毁,而蒙冤坐狱,获释后居黄檗积翠庵。复受请至黄龙山崇恩院,法席鼎盛,直追马祖、百丈,宗风大振,遍及湖南、湖北、江西、闽粤等地,蔚成黄龙派,日本临济宗之祖荣西即源于此派。北宋以后,临济宗独盛于禅林,流传至今,黄龙慧南功不可没。黄龙慧南善取公案广渡四众,室中设“佛手、驴脚、生缘”三转语以勘验学人,世称“黄龙三关”。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示寂,世寿六十八岁。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追谥“普觉禅师”。有《黄龙慧南禅师语要》、《书尺集》各一卷行世。


二三、圆悟克勤──著《碧岩录》闻名天下

图片

圆悟克勤,宋代禅僧,俗姓骆,彭州(今四川境内)人。少时日记千言。一日,克勤禅师偶游妙寂寺,见到佛书,读之再三,如获旧物,怅然不已,谓同伴曰:“予殆过去沙门也”。于是便立志出家,依寺僧自省法师落发,后又从文照法师学习讲说,从敏行法师学习《首楞严经》,不知疲倦。精勤求法,四处参访善知识。曾至五祖山参谒法演禅师,蒙其印证,与佛监慧懃、佛眼清远有“演门二勤一远”之称。七次住持名刹,说法精采,受朝廷敕赐紫袈裟及“佛果禅师”名号,又蒙高宗赐号“圆悟”,世称圆悟克勤。为引度学人,编《碧岩录》十卷,世称禅门第一书,为认识禅门必读之书。另著《圆悟佛果禅师语录》二十卷。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示寂,世寿七十三岁。谥“真觉禅师”。


二四、大慧宗杲──开禅宗参话头之先

图片

大慧宗杲,南宋高僧,俗姓溪,字昙晦,号妙喜。13岁入惠云寺,次年为衲于郡中景德寺。后持行,向张商英求铭。张称其为“英爽衲子”,字“妙喜”。17岁在汴州参谒禅师圆悟克勤。禅师道:“薰风向南来,殿阁生微凉”,遂豁然领悟。得圆悟许可,与之分座讲法,以雄辩闻名。绍兴七年,居径山能仁寺。十一年,因不满秦桧投降金人和议政策,被诬与张九成“谤讪朝政”,夺去衣牒,充军衡州、梅州、福建等地。二十六年赦免,恢复僧服,往明州阿育王山。三十二年,孝宗赐其名为 “大慧禅师”,并御书“妙喜庵”三字赐之。后在云居山提倡禅宗修持以“看话头”为主,开禅宗参话头之先。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示寂,谥“普觉禅师”。著有《正法眼藏》二卷、《临济正宗记》。其徒集其法语 ,前后三十卷,名为《大慧禅师语录》。


二五、虚云大师──肩挑禅宗五家法脉

图片

虚云大师,湖南省湘乡县人,近代宗门大德。俗姓萧,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五十岁后自号虚云。出身官宦人家,十九岁逃离家庭,披剃于鼓山涌泉寺,行脚天涯,巡礼名山,遍学经教,参究禅宗。四十三岁发愿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山,数年间,进川入藏。越雪山至缅甸、印度、锡兰朝礼佛迹,历尽艰辛。曾结茅潜修于终南山等处。以定力、苦行、坚忍著称。一身肩挑禅宗五家法脉,中兴云门宗,延续沩仰、法眼二宗。曾重兴云南鸡足山祝圣寺、昆明西山华亭寺(改名云栖寺)。曹溪南华寺、乳源云门寺、云居山真如寺等巨刹,创立鼓山佛学院培养僧徒。重振禅宗祖风,制定丛林清规,率众参加劳动,农禅并举。德高望重,皈依弟子达百万众。1953年被推为中国佛协名誉会长。1959年示寂,世寿一百二十岁。

著有《楞严经玄要》、《法华经略疏》《圆觉经玄义》等,后人辑其语录偈颂为《虚云和尚法汇》、《虚云和尚禅七开示录》等行世。



微信文章往期甄选:

三皈五戒的六十一位护法神详解
【新年吉祥祈福】《大吉祥经》合集三集全 {精美版}
新年念诵《心经》遣除违缘、福慧增上
这份吉祥超越时空加被着每一位有缘者
如何才能利益累劫的冤亲?
念佛菩萨的名号,到底有怎样的奥妙?
【新年吉祥】进入佛陀的救护体系
查询下你的福报余额,送你一份增福增寿的指南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什么会这样?
修行人有这样的品格非常重要
原来如此:找到自性的方法
慧日寺的名字原来和这尊佛有关,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聊天的深义

图片




相关文章
· 【意大利语英语双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学佛的信心
· 甘露醍醐 | 怎样被吉祥包围,让坏事远离?
· 七佛译经师,凡情难测度〡鸠摩罗什大师千古一僧的光辉一生
· 修行如寻矿炼金,先去其杂质,经百炼成光
· 见不到您,这是我的问题
· 悟公上人 | 只要心清净,阿弥陀佛就现在你的心中
· 愿,此生吉祥圆满,光照大千
· 【日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头上三尺有神明
· 蕅益大师:持戒念佛
· 甘露醍醐 | 莲分九品
· 修供养,让功德增胜的妙法
· 不以主观的“我”去怀疑佛菩萨的能力——安般修法的重要引导(下)
· 悟公上人 | 念一句阿弥陀佛与念十方诸佛名号无二无别
· 付出虔诚,必然收获庄严和清净
· 【公案寓言】以貌取人的过患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修行一定要守好自己的三门
· 【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第二篇 中华再起 文明再兴(七)
· 修行,就是“陶”、“冶”的过程
· 悟公上人 | 这朵莲花,是你得度的因缘
· 心态,决定生命层次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