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记
十五
七处征心之四:
你的心在内外明暗之间吗?
◆ ◆ ◆ ◆
视频:七处征心之四:你的心在内外明暗之间吗?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这时候阿难又想了,我们众生的身体,心肝脾胃等脏腑在里面,眼耳鼻等窍穴在外面。脏腑在身体里面,所以是暗的;各窍在外面,所以有光明。我现在对着佛,睁开眼睛时见到光明,称为“见外”;闭上眼睛时见到黑暗,称为“见内”。
所以阿难尊者种种推寻,把我们所有凡夫,无论是一般人的还是专家学者的对心的猜想都包括在里面了。这时候他想到的心,他说,脏腑在内,内则暗;各窍在外,有窍则明。所以开眼见明、闭眼见暗,又能见明又能见暗。虽然是这样考虑的,他又说“是义云何”,他自己还不能做主,问世尊,我这样想对不对?
<<<<<<<<<<<<<<<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世尊问阿难,当你闭上眼睛见到暗的时候,这个暗和你的眼、这个所见和能见,是相对的,还是不相对的?
如果暗和眼相对,你看到黑暗了,这个暗明明在你眼前,怎么能说在身体里面呢?如果你说暗在内,内是我们的脏腑,那我们在一个漆黑的房间里,看到的都是暗的,这个暗也变成我们的脏腑了。
如果暗和眼不相对,那我们见到的这个暗,又是怎么见到的呢?
♮
♮
♮
♮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
“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
我们闭上眼睛见到黑暗,这个暗是身体里面,按照这个道理,当开眼见明的时候,明是外面,那我们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脸呢?
如果不能见到自己的脸,那内在也不成立。如果能见到自己的脸,那我们了知的心和眼根就是在虚空里。心和眼都在虚空,怎么能说在身内呢?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心和眼在虚空里,那就不在我们的本体了,就和我们不相干了。否则我现在也能看到你的脸,我也应该是你的身体,但有这种道理吗?
如果心和眼在虚空里,眼睛看见了,你的身体应该没有感觉,但实际上身是有感觉的。如果你一定要说,身有一个觉,眼有一个觉,那照这样下去,等到我们修成佛时,就有两尊佛了,这可能吗?
所以阿难尊者这次说的也不太合理。这样很细微的道理,即使我们有再大的智慧也咬不透。为什么?因为凡夫的智慧是相对的,凡夫的种种思维,到了佛的面前都经不起推究。这样种种的推寻,经过佛的推理之后,我们自己听听好像也觉得不可靠了。
——摘自传喜法师2002年《楞严经》讲记
往期精选
悟公上人告诉我们:这个咒一念,可以消无量罪业(转发功德无量)
【修行法门】在五台山,文殊菩萨教化众生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妙音
恭逢药师佛圣诞,祈愿一切有情远离疾苦、增福增慧、国泰民安!(作何善恶成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殊胜咒语】这个咒语一念可以破所有地狱,救拔地狱众生(内有此真言手印视频)
传喜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合集全22集 { 精美版 }
(极为罕见!慧日禅寺双色睡莲盛开)莲花在佛教修行里的甚深寓意
汉传佛教蒙山施食殊胜的功德利益(日全食 | 功德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爱因斯坦的选择让我们反思: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合集 全68集(视频&文字精美版)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