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处征心之三:
你的心潜于眼根吗?
眼
根
视频:《楞严经》 七处征心之三: 你的心潜于眼根吗?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阿难尊者说,就如世尊说的,因为看不到身体里面的情形,所以心不在身内;因为身心相知又不离,说明心又不在身外。我现在想来想去,知道它在一个地方。
“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佛说,你明白了,那它在哪里呢?阿难说,这个心肯定是潜藏在根里。
过去把玻璃称为琉璃,“取琉璃碗,合其两眼”,就类似于有个人戴着眼镜看外面的世界,虽然眼睛外有一层玻璃,眼睛和眼镜是相合的,所以互相没有障碍。心和眼也是一样,心潜藏在根里,眼根就像玻璃碗一样罩着它。眼一看见,心也就知道了。因为心在根里,所以看不见身体里面,而往外看得很清楚,没有障碍。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佛又问阿难了,像你这么说的话,那一个人眼上罩着琉璃碗,他看到外面的山河,能看得到这个琉璃吗?阿难尊者也老老实实地回答,是的,世尊。
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佛就问阿难尊者,如果你的心在根里,就像眼睛外罩着琉璃一样,那你看到山河大地的时候,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眼睛呢?就算你看到自己的眼睛了,那你的眼睛也变成外境了。所以说心潜藏在根里也是不对的。
——摘自传喜法师2002年《楞严经》讲记
往期精选
悟公上人告诉我们:这个咒一念,可以消无量罪业(转发功德无量)
【修行法门】在五台山,文殊菩萨教化众生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妙音
恭逢药师佛圣诞,祈愿一切有情远离疾苦、增福增慧、国泰民安!(作何善恶成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殊胜咒语】这个咒语一念可以破所有地狱,救拔地狱众生(内有此真言手印视频)
传喜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合集全22集 { 精美版 }
(极为罕见!慧日禅寺双色睡莲盛开)莲花在佛教修行里的甚深寓意
汉传佛教蒙山施食殊胜的功德利益(日全食 | 功德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爱因斯坦的选择让我们反思: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合集 全68集(视频&文字精美版)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