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
我们佛教的七众弟子,出家五众: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是以什么标准来划分的?就是以所持戒律的不同。
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而我们在家居士,可以受五戒、八戒。同时,作为大乘佛教,我们出家人除了受比丘戒、比丘尼戒外,还会受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戒。在家居士发心大者也可以受在家菩萨戒。
戒是什么
戒是什么?戒是如来的身体,表清净无漏。戒在,正法就在。戒法是佛教任何一乘的共同学处,是佛教修行的基础。
为什么要受戒?戒是我们家里的防盗门、防盗窗,我们身上的防护服,我们开车所系的安全带,戒律持得越好,我们身心的安全级别就越高。
佛教有三乘戒:别解脱戒,大乘菩提心戒,密乘三昧耶戒。我们最容易得到的是别解脱戒。善知识现前就可以得到,不需要瑞相。问“能持否”,答“能持”,就可以得到。
不管是五戒还是十戒,哪怕你只能守一条戒,都会得佛陀一条戒的功德。戒的体是来自于佛陀,戒就是佛的身体的妙用,不管谁受戒,受的都是佛的戒。受佛的戒就是跟佛接轨,一声声“能持”,就是一次次接轨。
从智慧上来说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从戒上来说多受一分戒,就多得一分佛的加持。受的戒越多方位,得的加持也越周密。
持戒是自我保护
持戒是自我保护,是佛菩萨爱众生的一种方式。佛陀亲自说过,在末法时代,若有人一日一夜清净受持一条戒律,其功德比正法五百年圆满受持戒律的功德都要大。
像最基本的三皈五戒,我们只要受持了,实践了,就代表处在佛教正法的状态中。正法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它可以破恶,可以解冤,可以释结,可以令众生离苦得乐。
如果佛菩萨身口意的功德业是香的,众生的不净业就是臭的。作为佛弟子,就需要借佛的功德香来熏染自己,这就叫受持佛戒。
持戒是止恶
持戒是止恶,止一切恶法而得清净,同时又生一切善法。一个人持戒之后,就能产生戒德,犹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持戒久了,就因戒生定,一旦得定,香气自然散发。这时的香就不是外涂的香,而是你自己本有的香了。
戒定慧三学中,戒是基础,我们内在烦恼的降伏,最主要的武器就是戒。通过持戒人越来越平静,就会得定,最后由定生慧,彻底地断除烦恼。所以戒是伏粗重烦恼,定是伏微细烦恼,而慧是彻底地把烦恼的根挖掉。
戒就像一艘船,佛以戒来度我们,我们听佛的话、守佛的戒时,戒的功德力就会现前,我们当下就是和佛在一起。和佛在一起,就是和圆满的智慧在一起。
所以修行最关键的就是一定要守持戒律。同样的一天,你守戒和不守戒所得的是天壤之别!
悲心炽盛
持戒不仅对自身来讲能达到防非止恶,对世间人也是一种榜样和示范。佛教里就讲到,一个持戒精严的人一定是一个悲心炽盛的人,他断诸恶,行诸善,以自己身语意的清净与安定默默地引导世人守持佛戒,不堕恶地。
但如果我们自己在教理和行持上还有欠缺,那么在引导和提醒他人时,分寸的掌握就非常重要,不能让众生产生烦恼。持戒首先是管好自己,在与人交往时还是要柔和,在引导时更要善巧,要让人看到一个学佛的人、持戒的人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充满了人情味。
当我们细心而又恭敬地以佛的戒来摄持我们凡夫的身心,同时又以自身因持戒而得的清凉与清香感染世人时,其实就是佛的力量的彰显,就是佛的慈眼在注视着我们,就是佛的威德充满的手拉着我们畅游在法性的大海之中,并最终将我们送抵解脱的彼岸!
——摘自传喜法师开示
往期精选:
传喜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合集全22集 { 精美版 }
恭逢地藏菩萨圣诞(孝亲报恩月最后一天,为了历生父母请多行善事,转发功德无量)
(极为罕见!慧日禅寺双色睡莲盛开)莲花在佛教修行里的甚深寓意
汉传佛教蒙山施食殊胜的功德利益(日全食 | 功德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爱因斯坦的选择让我们反思: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合集 全68集(视频&文字精美版)
送彩蛋!「慧」看电影之《地球脉动II》干货笔记:天地间真正的生存之道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