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家念佛禅床暖
风吹铃铎霜雪寒
老僧若有顶上眼
地狱炎炎亦清凉
龙钵映月两重圆
红梅白雪暗香寒
十字街头交臂处
低眉忽见慧日禅
❀
清凉
在寺院修行,每天都是很幸福的。白天做工修福,晚上点灯、听法开智慧。天空中,云蒸霞蔚,不时还有彩虹出现。在这样的寂静清凉里,呈现在我们内心里的就是一片净土世界。
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烦恼,每天也都是在烦恼堆里头出头没,要哪一天能把烦恼的云盖清除掉,这才是入了清凉地。
“清凉”,这实际上是一种受用的境界,当现前般若的时候那是真正的清凉,三界火宅都能立时消灭。
我们这具“臭皮囊”,它只是业报身而已,不是真的“我”。它既可以制造地狱、制造轮回,也可以制造解脱、制造功德、制造众生解脱的因缘。
天很热的时候,有个修行人偏偏不躲在树荫里,却要在太阳下面打坐,这叫“夏修三伏”。很奇怪,他一点不流汗。为什么?因为越是不好的环境,越容易回光返照,跟佛在一起,而往往越是环境好,就越容易放逸。因此,他六根都摄不放逸,正念具足,虽然外面炎炎烈日,内心却是一片清凉。
所有的受都是苦的,温度低一点,我们就感觉冷了;温度高一点,就感觉热了。科学的发展,就是为了克服这个苦,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苦。最多只是改善外部环境而已,热了,造一个空调降降温,让我们感觉舒服一点,但是这个苦的根本解除不掉。
❀
清凉境
建立有形的道场,不如建立我们心中的信仰。人是因为大殿而解脱,还是因为内心有信仰而解脱?内心的信仰才是安止之处、解脱之所,才是炎热夏天的清凉地。
夏日炎炎,更要回光返照,要找到我们本自具足的、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热也不冷的佛性。身处寒凉,皈依佛性,自有暖阳;身处炽热,皈依佛性,自有清凉。
资料记载,有人挖煤挖出个活人。几百年前煤矿塌方,这名工人被埋在下方,那里没吃没喝,他看无人相救,就在下面背诵《金刚经》,一直诵到入定,全然不知过了多少日月,直至几百年后被人救出。
什么是金刚?佛性就是我们的金刚。与佛性相比,世事皆如过眼云烟。狗也有佛性,为什么狗不做佛,却要轮回做狗呢?轮回路上,人同样如此,不管是豪门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做人即是轮回,没有什么好骄傲的,要常忏悔业障、勤修功德、回归自性。修行是自己的事,解脱也没有人能代替,明白了这个道理后,走到哪里,哪里就是道场。当我们内心的信仰建立起来后,那才是我们真正的道场、真正的解脱处。
❀
勿忘地狱、饿鬼众生的苦
炎炎夏日,当我们感受到酷热应想到饿鬼、地狱众生的苦,应对三恶道众生生大悲心。
一旦堕入饿鬼道,时时刻刻要承受被飞行罗刹吞噉的恐惧,分分秒秒要忍受饥饿干渴逼迫的痛苦。业力交煎下,几乎没有停歇。但纵使如此,与地狱道众生一比,有可能所有饿鬼道众生的苦加在一起也不及一个地狱道众生所受的苦。
更可悲的是,地狱还分十八层,一层比一层苦。最苦的是里面的无间地狱。众生一入其中,在自身的罪业感召下,苦会变得无量无边,每一个刑具上都会有一个自己在受苦。并且时间、空间没有间歇,死了再生,生了再死,只要业报未尽,“动经亿劫,求出无期。”
鬼道众生,我们可以运用佛陀教给我们的方法为他们施食、施水——“开咽喉真言”一念,焦渴的喉咙就会湿润,身上冒火的骨节就得清凉,如针一样的咽喉就可以打开,饥肠辘辘就能得到饱满。
越是天热的时候,越应该供水。烈日下把水供得亮晶晶的,再在心里体味水的八德,然后倒在地上,一遍又一遍施给众生。这是夏天最对众生机的,也是我们自己积累资粮最快的一种方法。
观想每天都要训练,做功课应该每天都有进步,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的。比如说观这个水,甘露水真言:“南无苏噜婆耶 怛他哦哆耶 怛侄他 唵 苏噜苏噜 钵啰苏噜 钵啰苏噜 娑婆诃”,你念出来的咒,众生感觉不到那个甘露水的水气,那说明你“苏噜苏噜”里面,水的这种观想,平时没有修好。为什么我们每天要供水,其实就是以佛的对境,来让你的心里充满水,心和佛是不二的。
❀
供水、甘露水真言 & 开咽喉真言修法
如果你觉得你的甘露水真言念得还是干燥的,没有湿润的水感。念开咽喉真言时,水的那个水晶光、水的湿润、水的八德,在你心里现不出来,那你就要多供水。平时喝水的时候,要非常细心地去喝,不要囫囵吞枣地喝,喝到嘴里含在嘴里,感受水的感觉,水是柔软的,水是凉爽的,水是滋润解渴的,甚至观想水在太阳光下,是亮晶晶的,那你的开咽喉真言里面就有这些成分了,一有这个成分那些众生马上得到。
我们在供水时念的“甘露水真言”:南无苏噜婆耶 怛他哦哆耶 怛侄他 唵 苏噜苏噜 钵啰苏噜 钵啰苏噜 娑婆诃。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苏噜”?“苏噜”是什么意思?就是流水声,涓涓清流的声音啊。
我们一念起,就要观想出一条净澈的溪流,清音琮琮,奔流不息,或者就像瀑布之水,从天而降,飞流激溅。这样嘴念到、心观到的时候,众生就能看到一条清溪,或者一挂飞瀑。不起观,只放一瓶物质的水在那里,众生是得不到的。
这也告诉我们,平常喝水时,对水要有体验,不能囫囵吞枣。体验越深,你在观想的时候越能到位,众生就能无碍又充足地得到。你供水的功德也就越大。
水供得越多,对水的感受越深,我们的心也会越来越慈悲,越来越调柔。什么叫“调柔”?丛林里有一句话,“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一个调柔的人,水过就水过,云飞就云飞,不会去妨碍和阻拦。不调柔的人呢,就像一块顽石,刚强难化。刚强,是修行很大的敌人。
佛法犹如世间一泓清泉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但我们如果没有一颗清凉的心
就无法感知自然的造化
念「阿弥陀佛」
就如同将清珠投于浊水
而浊水不得不清
我们的心就如一眼泉水
借助佛力降伏热恼
让躁动、无序、混乱的心态澄静下来
这样,我们自心的泉水
才能淤泥清除,泉眼清通
每个人的一泓清泉流出
那就是我们的佛性
往期精选:
爱因斯坦的选择让我们反思: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
“五”字中的中国情结(二) ——五台山古文殊寺心灵讲座暨端午节吉祥祈福法会圆满
【高考祈福】高考窍诀:祈祷文殊菩萨,对孩子的学业、考试大有助益!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合集 全68集(视频&文字精美版)
送彩蛋!「慧」看电影之《地球脉动II》干货笔记:天地间真正的生存之道
【母亲节特辑】四月初八恭逢释迦牟尼佛圣诞,我们一起来念恩发菩提心
令权威科学家敬仰,更多不可思议往生实例证明佛教修行真实不虚!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