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再起 文明再兴(有声读物)

2019-06-11 00:05: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文化释说》整体概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源流,对人类生活、心灵从时间的深度和文化的广度上进行了整体的探讨。

书中摘选精编自传喜法师应邀赴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高等学府所作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内容,全面地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脉络渊源,详细地解读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从衣食住行细微处入手解读民族文化传承之路,是通俗易懂、乐趣横生、不可或缺的一本传统文化类的益书。


图片


第二篇 观澜知源:中庸之道的人生实践

         引言

          一、中华文化 正本清源

          二、道友相逢 不亦悦乎

          三、观澜知源 中流砥柱

          四、明明德 止于至善

          五、圣人出而黄河清

          六、探本溯源 佛道遐昌

          七、中华再起 文明再兴



图片


图片

音频版(走路、坐地铁都可听)


图片

          第二篇 观澜知源:中庸之道的人生实践

                七、中华再起 文明再兴


在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找到了反氢原子,数量很少很少,还不具备应用价值和条件。如果真的有一天能够操纵正物质和反物质的话, 释放出的能量,比氢弹的能量要大得多的多,而且属于清洁能源,不会产生核污染、核废料。


因为它能量太大,会打破现在的人类和平,所以丁肇中博士也忧心忡忡。他说:“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因为现在的科幻电影已经拍出来了。反物质如果被做成反物质炸弹,仅仅几克的重量,就足以摧毁一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口的大型城市。


社会上,很多智者认为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的,但可以想见,如果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话,核战争会导致人类的灭亡。这一期文明将彻底消失殆尽。


央视《人与自然》里有句话:人的自身道德是科学发展的最大障碍。宇宙缺能量吗?缺资源吗?不缺。人类缺乏的是自身道德,没有道德, 就像小孩子见刀刃有蜜,舔之则有割舌之患,是很危险的。


图片


佛陀的智慧可以照见一切,所以在佛经上,我们后世弟子能够了解到宇宙中非常细微的微尘。譬如喝水,佛门有偈语:“佛观一钵水, 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唵(wèng)缚(wá)悉(xī) 波(bō)罗(luó)摩(mó)尼(ní)莎(suō)诃(hē)。”我们佛弟子,喝水就念此咒,否则,就是在吃荤。


显然,佛陀时代是没有显微镜的。十六世纪晚期,显微镜使用后, 人们才发现水里面有包括细菌在内的许多微生物,这也不过是近 400 多年的事情,而早在 3000 多年前,佛陀就已经悉知悉见。


佛甚至知道恒河系里有多少个太阳。我们读佛经了解到一个名词, 三千大千世界,这是我们佛教的世界观。像我们这个世界,名南赡部洲, 在须弥山的南面。须弥山有东、西、南、北。须弥山山腰,有日月围绕。以须弥山为中心,九山八海交互环绕,名一小世界;一千个这样的小世界,名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 名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域,这是释迦牟尼佛关于时空的概念。


这是什么概念? 3000 多年前,佛陀就知道了。你能玩科技吗? 


一个没有道德的人,若提升道德,可玩的东西多的是。包含在佛的世界中的事物无可尽述。


《法华经》里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燃不息。”佛陀善以譬喻言辞,令闻者得到解脱。


图片


祖先的大智慧早就看到现在了。我们要怎样发展呢?要自我管理。无论个体、组织还是集团,都要有这种智慧。故宫的中和殿匾额上有四个字:允执厥中。体解大道,应用实事。一边体解大道,一边根据现象来综合,不偏于外在的现象,始终保持一种最佳的状态。好像一个冲浪选手,既驾驭风浪,又不被淹没。所以,过去的统治者也深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道德经》里说:“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一个懂得“道”的人,是不敢去抢的。因为你有圣贤气象,大家自然而然追随你。老子所谓的“无为而治”,是指这个社会还有“道”的状态。


《道德经》也讲:不道久矣。在两千多年前,这个社会就“不道久矣”。儒家思想里也讲到百姓鲜知,很少再能知道“道”是什么了。所以,孔老夫子推广“道”,带着弟子们游说列国,到处讲学,境遇是很艰难的——“惶惶如丧家之犬”。


一个推广道的人,一个以天下为公、造福于民的人,走在世间却是很艰难的一条路哇! 


同样今天,我们需要自己去实践。比如念阿弥陀佛,持名念佛, 只是念名字,什么意思不知道;大家早就听说“中庸”了,儒家讲《中庸》的,什么意思,不知道。


图片


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阿弥陀佛是梵文,译成中国话叫无量光无量寿。怎么理解呢?光,代表空间,无量光,即空间无量;寿,代表时间, 无量寿,即时间无量。


在整个宇宙文明里,我们人处于低级的生命状态,时间有限、空间有限。所以我们要“南无”,归敬归命,皈依时间无限、空间无限。“南无阿弥陀佛”到底什么意思?要慢慢修,修个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下来,慢慢有点知道了,你的“心”便合于阿弥陀佛, 无量光无量寿了。


我们的“心”有没有边界?我们的“心”在空间上有没有边界? 我们的“心”在时间上有没有边界?没有,我们的“心”本身就是阿弥陀佛,但我们迷掉很久了,没有遵循着自己的“心”。所以,当你念果地的阿弥陀佛时,慢慢地就会唤醒因地的阿弥陀佛;当你因地的阿弥陀佛和果地的阿弥陀佛相应的时候,逐渐就合在一起了,你就知道观想念佛,最后达到“实相念佛”。


“实相”就是实际理地,不染一尘。这时候,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像孔老夫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佛教叫打成一片、三昧耶, 无内无外,天人相应了。不逾矩,不违背“道”,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如果天下人都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天下可尽归大道。以圣人为师表,世人就可成为尧舜了。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不容易的,我们这些凡夫身上劣根性一大堆, 自己都算不过来。要把自己的劣根性一一拔除,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习惯,人生路上,唯有“向上”一条路。所以,“戒恶修善”是必由之路。不走此路,你就轮回,就是苦海无边,你就在“澜”里,在“汹涌波涛”里。


今天在这里学习,我把我的感悟与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批评。在儒释道这个话题上多去思维探索,这样我们就慢慢地沾到一点“道”的味道。“常在河边走”,会被它感染,会有福佑的幸运之水来浸润你。你常在“道”上走,常常思考,培植福德,减少负能量,增加正能量, 达到一定程度,人纯阳了,就会见“道”了。假以时日,就开始有一点知道门槛,开始会修了,当你跟“道”合一的时候,就不得了了, 人会开始发生转变。


图片


我以前,每到冬天就生冻疮,手也烂、脚也烂、耳朵也烂,找不到一点快乐,有也苦、无也苦,人生就像丢掉什么一样,如同丢魂失魄。于是我带着“苦”的感受去探索,古人怎么活的呢?在上海福州路, 一家一家的书店,我钻进去一本一本地看书,没日没夜,看春秋、百家思想,看儒、道,最后遇见佛家。


特别是《道德经》,第一章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知道讲什么的,中国学问,开篇就来最高的。第二章云: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圣人正是因为与天地通,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生命不再在“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上做文章。“行不言之教”,为什么不说话也能教化人呢?他的相貌不一样,他的磁场不一样,就像我师父。


现在放一下我师父的照片,你们见识一下: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用生命承载下来的人。我们师父是宁愿坐监狱,宁愿被骂成迷信大王, 也仍然坚守信念,然后把文化传承给我们的人。请看师父的照片,他不会说普通话,但是全国各地,都有人去拜他,做他徒弟。


圣人是有圣人相的,相由心生。一个内圣的人,他的相会展现出来。大家观察一下我们师父的耳朵,你相信佛有这么大的耳朵吗?你到庙里看过佛相,我们师父就是这样:两耳垂肩,慈眉善目。我给师父做侍者十几年,无论什么样的人,一沾到师父边,烦恼就没了,走的时候老人也乐得像小孩一样。就是说,你在他身边,你就会感受到他给你的正能量,你会被他的圣贤之气所感染,提升你的人生品格,这叫不言之教。


图片


我们学这些传统文化,要看到模范。孔老夫子总是把尧舜、文王、武王、姜太公等等作为人的表率。甚至宰相晏婴拥有的品格和人格魅力, 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做人的榜样。在这个时代,还是可以找到这种人格榜样的。我们师父就是这样,上百万的徒弟,他不需要做广告。我那时做侍者,只要能保证经常开门,不要把大家挡在外面就行了。大家如水涌来啊!中国有句话:山朝水朝不如人朝。人在深山如兰生幽谷, 花中君子,王者之香,这就是人格魅力。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自身文明传统的滋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否则,失去了国魂、道统,国将不国。希望在座的每一位炎黄子孙,见贤思齐,蔚然成风,把祖先的文化作为生命的营养,滋养我们的身心,渐渐地,就会转凡成圣, 我们渐渐就会成为这个社会的正能量。如果大家都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社会上真的就会满街出圣贤了,满街都是圣贤后,实现“中国梦”还会远吗?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吧! 




未完待续 图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每天给您带来一段震撼的阅读体会,音频可保存,走路、坐地铁都可以听。



图片


图片

《文化释说》喜马拉雅有声书

扫描二维码聆听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赠阅新书】活动申请链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图片

相关文章
· 高考到底有没有用? | 莫言、余华、麦家、迟子建......
· 世界上最伟大的3位科学家对吃素的看法
· 去五台圣地打卡,你见到文殊菩萨了吗?
· 这次,香港半个娱乐圈都出动了「不要胶下去!」
· 探本溯源 佛道遐昌(有声读物)
· 什么叫菩萨?
· 圣人出而黄河清(有声读物)
· 师父,我可以静修吗?
· 茶圣陆羽的佛化人生
· 降魔记
· 日本律宗初祖——鉴真大师圆寂纪念日
· 住于念佛者 心印不坏
· 明明德 止于至善(有声读物)
· 与“粽”不同
· 五月初五「端午节」带给我们的思考
· 他是北大最伟大的校长,也是一位素食主义者,改革一所学校,改变一个民族
· 观澜知源 中流砥柱(有声读物)
· 话“端午”
· 梁武帝的前世今生轮回之路
· 因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