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释说》整体概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源流,对人类生活、心灵从时间的深度和文化的广度上进行了整体的探讨。
书中摘选精编自传喜法师应邀赴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高等学府所作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内容,全面地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脉络渊源,详细地解读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从衣食住行细微处入手解读民族文化传承之路,是通俗易懂、乐趣横生、不可或缺的一本传统文化类的益书。
第二篇 观澜知源:中庸之道的人生实践
引言
一、中华文化 正本清源
二、道友相逢 不亦悦乎
三、观澜知源 中流砥柱
四、明明德 止于至善
五、圣人出而黄河清
六、探本溯源 佛道遐昌
七、中华再起 文明再兴
音频版(走路、坐地铁都可听)
第二篇 观澜知源:中庸之道的人生实践
五、圣人出而黄河清
《中庸》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明白“中庸之道”的人是君子,不明白“中庸之道”的是小人。这里的“反”不是反对,是指不明白;对于明白的人来说,也没有什么伟大,没有得到什么,那是真理的本相。《心经》里说“无智亦无得”, 对不明白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缺失,因为“在佛不增,在生不减”。
但是明白的人,“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明白“道”的人, 可以安住于“道”中过 24 小时,今天、明天永远这么过。安住于“道”, 与“道”相“和”的人,是吉祥的。“小人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一个不懂天“道”的人,就被现象转,见境起心。一个人, 心随境转,迷失自我,不知道有所依止,就随境而流,故称流浪生死; 虽在流浪生死,亦不知遵循“道”,无所顾忌,我们称其为可怜悯者, 但他不是可恶者。这就是“仁”。懂“道”的人对不懂“道”的人, 怀着一颗仁慈之心,所以懂“道”的人为圣人。儒家说“内圣外王”, 是指一个圣人对不懂“道”的人,天生有一种“仁爱之心”,所以不懂“道”的人跟着懂“道”的人,就幸福了。因为他比你还懂你,他知道你缺什么,你追求的那些,尽是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而他教你的, 却是求索人生的终极目标,出离苦海,解脱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那是宇宙里高级文明的世界。他教你走这条“道”。
再回头来看《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再看这幅画面: 一批学生与一个圣人、一个懂“道”的人生活在一起,从理论到实践, 这样的人是天地间最幸福的人啊!所以“王天下”不是我要“王天下”, 而是百姓自然追随他,一个内圣的人,自然彰显其慈悲的磁场,就会吸引没有依怙的人、不懂“大道”的人去追随他。
这也是老子“无为之治”的道理。
“无为”就是“我不要做王”。就像二十四孝里的第一孝,出生在潍坊诸城的舜帝,就是这样一位代表人物。“孔孟之道”一直推崇三皇五帝,五帝中又以尧舜为楷模。尤其舜,出身贫寒,早年丧母, 甚至其父还是盲人,父又续弦,生了弟弟,后母苛刻,百般刁难,有时当面就诬陷他。但舜从不反抗,依然尊母爱弟,甚至后母和弟弟挖井要致他于死地,他从土里逃出来,依然孝顺后母。这就叫难行能行, 这样的品德,感动天地鬼神。
所以,舜走到哪都“彩云覆顶”。现在 21 世纪的人觉得这只是神话传说。
一个人保持着一种孝心,孝心的正能量就能感天动地,所以舜所在之处,“彩云覆顶”。舜到哪里都自然而然有人追随,哪怕一个人躲着,慢慢的也有人靠近他,成为聚落、村庄、城镇,舜当时的自发追随者就有几千人。舜的美德就传到了尧的耳朵里。有人禀报:有位叫舜的人 , 难行能行,感天动地,老百姓都追随他,他在哪里,哪里就风调雨顺。古文记载有“尧天舜日”,意思是指,圣贤在的地方, 五风十雨。
我们现在认为“风雨”完全是自然现象、物理现象,难道“风雨”没有人格化吗?“水”在宇宙间就没有人格化的神吗?现代社会有管气象的、有管水文的,中国古代认为:河有河神,桥有桥神,树有树神, 花有花神。古人总是感觉到了什么,还是认识到了什么?这很有些意思包含其中。
中国传统文化更接近于现在的“全息宇宙理论”。现在是信息化时代,近两年“大数据时代”又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大数据时代是要获取各方数据,不能忽略某些数据,否则你的云计算得出的结论是有偏差的。我们祖先的认知,更像是一个大数据时代,因为他们承认所有数据的存在。
孔老夫子有位弟子,公冶长,他位列七十二贤人,他会听鸟语, 也算特异功能吧。当时齐王问他罪,关他监狱。后来放出来,孔老夫子不但相信他,还把女儿嫁给他。他对天地宇宙的认知,要比一般人的频道宽,对真理的认知多,所以孔夫子才尊重他。
鸟类专家告诉我们,鸟不单单有语言,对方向、对地球磁场的识别更是超过人类。候鸟几千里路迁徙,不会迷失方向,小燕子今年住你家,明年来还住你家,它要飞几千公里,也不需要卫星定位仪。若把一个人丢在几千里外,肯定没有鸽子飞回来得快。
央视放过一部短片《农夫与蛇》,一位老农夫养了八条蛇,一条无毒,七条有毒,他决定把蛇放归自然,结果放了几次,蛇又回来了。后来就请教专家:放蛇要在 5 公里之外,5 公里之内,它的嗅觉都可以嗅到。另外,蛇有强烈的复仇意识,所以民间发生了很多伤害蛇后, 被蛇报复的事例。
还有一个现象能体现动物比人本事大,那就是地震时候许多动物的反应。由于误传地震信息,会造成社会恐慌,所以,国家曾发文: 人类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预测地震。我们现在观测地震现象, 还要参考动物的生活规律,要去观察动物的反常现象。
我们曾去过普吉岛,几年前发生在那里的大海啸,造成五千多人遇难。后来导游说:“很奇怪,遇难的全是旅客,原住民一个没有。”后来科学家进行采访,原住民说:“老祖先有言,住在海边的人要观海, 当海水退得很远的时候就赶快跑。”祖先的一句话,让他们保住了性命。
所以,《中庸》里讲“君子”、“小人”,其实没有褒贬义,不是说: 君子伟大,小人渺小。而是讲理,“君子”是指明白大道的人,“小人”是不懂大道的人。
比如,伏羲大帝因觉了大道,画出先天八卦;其后周文王落狱八年, 研习先天大道之后,他又推演出后天八卦。众生无明,无从知晓大道, 非但不懂得良性循环,遵循“道”的规律,还自取恶性循环,沿着“小人”的命运轨迹流转。后天八卦由八个卦位推演成六十四卦,可以预测天文地理以至未来。现代人学《周易》,求道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出于功利目的,为了算命或者猎奇。
道教里说:逆者成仙,顺者成人。逆就能成仙,你顺着后天八卦就是凡人,凡人就摆脱不了凡人的局限与苦难。包括“中庸”,其实“中”是“道”,“庸”是遵循于“道”。这样子的人,也可以是秉持了“中庸之道”的人。
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国话叫无上正等正觉,是指脑细胞百分之百开发了,已经百分之百通达大道。就是说,佛来救度众生, 他要告诉你,为什么你是众生,会轮回、深陷苦海,他把道理讲得很清楚。比如: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和他化自在天,叫欲界六天。现在弥勒菩萨就住在兜率天。兜率天一天,是人间 400 年,然后还有色界天、无色界天等。除了佛家之外,没有人给你讲得这么清楚。
所以,仰观三教,儒教充满了对众生苦的这种同理心、恻隐心和仁爱心;道教充满了对众生苦的不忍心;但佛教对众生苦的了解是最彻底客观的,充满了周切的慈悲之心。
我们今天不是解释《中庸》的所有内容,而是依着《中庸》聊天, 把《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金刚经》和《心经》等,渐渐地聊明白。我们把华夏典籍的思想汇聚在一起,古圣先贤著典的情怀和精神如在眼前。在这种超时空的照耀下,“观”这个“澜”,“探”这个“源”,然后明白了,你就是“大明湖”了。
为什么道的文化能在人间永继流布?这是因为圣人之仁的心怀使然。
有人说佛在哪里,看不见摸不到的。其实看到佛教的智慧,你就应当看到佛了,这就是佛在人间的体现。作为凡人,我们去探知“道”、学习“道”、遵循“道”,然后自己跟“道”合一,靠什么入门呢? 一个字——“诚”! 佛门中靠什么求?唯“诚”、“敬”二字。一分诚敬消一分业障,添一分福德;十分诚敬消十分业障,增十分福德。
我们这些生生世世不明白“道”的人,在无明的状态下,造作、积累了很多恶业,“负能量爆棚”,这样的人给他们讲“道”也懂不了。佛教中讲业障,《地藏经》里说“业障”:能敌须弥,能深巨海, 能障圣道。
一个有病的人,你想给他吃饭,他是吃不进去的,只能给他吃流食, 流食也不行了,就静脉注射,肌肉不吸收了,哪怕是神医,也只能治病不治命。一个人如果没有正能量,负能量已经很大的时候,是没有办法的。
这就是“圣人之教”,依循次第,给你一点一点消业障、培福德, 减少负能量,增加正能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当你成纯阳之人,就会见“道”了。
未完待续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每天给您带来一段震撼的阅读体会,音频可保存,走路、坐地铁都可以听。
《文化释说》喜马拉雅有声书
扫描二维码聆听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赠阅新书】活动申请链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