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信佛六层次 你在第几层?

2015-11-28 10:54: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随着“人间佛教”的风起云涌,现在举世的佛教徒增加了。平时经常听到有人统计说中国台湾省的佛教徒有多少,世界的佛教徒有多少,但是总说虽然都是佛教徒,其中却有“信佛”、“求佛”、“拜佛”、“念佛”、“学佛”与“行佛”的不同:

  一、信佛:

  一般人信佛,刚开始仅止于表示不反对,承认自己是佛教徒,但是并不是真的认识佛教,对佛教的义理并不了解,也没有皈依受戒,只是觉得佛像很庄严,知道佛教很好,甚至因为父母是佛教徒,因此很自然的传承父母之教,只是一种文化的继承。

  二、求佛:

  有的人知道佛教很伟大,认为理所当然的佛祖应该会帮人的忙,因此平时虽然没有想为佛教做什么。但是,一旦遇到生病、贫穷、失意、失败、失业等人生困境时,就想到求佛帮忙。

  姑且不管佛祖有无帮忙,但是有此希求之心,自己的佛祖会在心中增加力量。

图片

  三、拜佛:

  有的人感觉佛陀很慈悲伟大,在他面前很自然的就会谦卑礼拜,表示恭敬。

  有的人拜得如法,也能与佛接心,感到身心有一种轻安欢喜的变化,获得佛的力量、慈光加持,这就是信仰的升华。

  四、念佛:

  有的人刚开始念佛,只是随缘的念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观世音菩萨,慢慢念到感觉佛与自己同在,所谓“朝朝共佛起”,念佛心中就有佛,念到身心舒畅、清安自在、烦恼减少、心开意解,当然就会欢喜念佛。

图片

  五、学佛:

  经过念佛,身心有了感受之后,再经师长指导,觉得应该要学佛。所谓“学佛”,佛有慈悲,自己有学到他的慈悲吗?佛有智能,自己有佛的智能吗?佛有愿心、忍耐,佛是无有执着、无有计较、无不放下,如果自己也能如佛一样无牵无挂、自由自在,这就是“学佛”。

  六、行佛:

  学佛如果没有实践,则“如人说食,终不能饱”。因此,学佛之后,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慈悲喜舍,要行四摄法,要有六度万行,要“行佛所行,做佛所做”。如果能够如佛所说的去实践,到了最后,即“我是佛”。

  这就是学佛的最高层次。

  佛教讲“解行并重”、“福慧双修”,都是说明:学佛不能只在义理上钻研,佛法要在生活中体验、印证,唯有透过自己力行,才能融入身心,成为自己血液里的养分,如此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

——摘自“腾讯佛学”公众平台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亲近善知识传承清净很重要
· 传喜法师:佛法的正能量可解决的医学难题
· 梦参老和尚: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你要修行的地方
· 万法一念 一念万法
· 传喜法师以“爱因斯坦光速理论”解读“密勒日巴尊者入牛角”
· 今天是国际素食无肉日,全世界共庆!
· 传喜法师解答:“读不懂《金刚经》”
· 传喜法师:迦毗罗卫国八万四千众,全是金刚藏菩萨化身来“唱戏”!
· 泰国催泪短片:或许你没有百分百满分的爸爸,但你却有百分百全心爱你的父亲
· 出生三个月就修行,一个瞌睡萌倒众生,泰国小和尚第二波来啦
· 虚云老和尚:参禅警语
· 在我们的五脏六腑里,为什么只有“心”字不带“月”字旁?
· 爸爸的力量!
· 传喜法师:当科学和佛教会面时,“宇宙弦”震荡出“六道”!
· 法运的当代机遇 佛教的时代重任——2015年11月22日传喜法师在桂林市佛教讲经交流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 一个高中女生的作文:《我和弟弟差十岁》,让二胎党都震惊了!
· 学者魏德东:三步可以帮助拓宽了解宗教常识的渠道
· 依赖上师和没有主见
· 传喜法师解读“我成佛时,第一个度你”之“缘”
· 惊呆:在地球上修行的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