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止观》〡疾病出现的相状和因缘

2023-05-11 00:01:00 发布: 人气:8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九篇 治病第九

1. 明病发相

2.明治病方法




行者安心修道,或四大有病,因今用观,心息鼓击,发动本病;或时不能善调适身心息三事,内外有所违犯,故有病患。


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差;若用心失所,则四百四病因之发生。


是故若自行化他,应当善识病源,善知坐中内心治病方法。一旦动病,非唯行道有障,则大命虑失。



白话文:


行者安心办道之时,可能会引发病痛。有的是身体的地水火风本就不调,现在用止观的方法,心念气息运动鼓击之下,引发了本有的病根,有的是因为不能善加调适身体、心念、气息三事,自身与外魔有所妨损,而导致了病患。


修行坐禅之法,如果能够善用其心,那么四百零四种病患自然会痊愈;如果用心偏离了中道,那么四百零四种病趁机发生。


所以若要自行化他,就应当善加辨识疾病根源,并明了在禅坐中内心治病的方法。因为一旦发病,不仅会对修道有障碍,严重的甚至有性命之忧。



今明治病法中有二意:一、明病发相,二、明治病方法。



白话文:


现在讲述治病之法,有两个方面:第一,知晓疾病出现的相状;第二,知晓治病的方法。



一、明病发相者。病发虽复多途,略出不过二种:一者、四大增损病相。若地大增者,则肿结沉重,身体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若水大增者,则痰阴胀满,食饮不消,腹痛下痢等百一患生。若火大增者,即煎寒壮热,支节皆痛,口气,大小便利不通等百一患生。若风大增者,则身体虚悬,战掉疼痛,肺闷胀急,呕逆气急,如是等百一患生。故经云:「一大不调,百一病起。四大不调,四百四病一时俱动。」四大病发,各有相貌,当于坐时及梦中察之。



白话文:


第一,知晓疾病出现的相状。


疾病发生虽然有很多方式,但是大略不过是两种,一种是身体中的四大失调,有所增减而导致。


如果地大(性坚,支持万物)增多,就会肿结沉重,身体枯瘠等相应的一百零一种病患发生;


如果水大(性湿,收摄万物)增多,就会痰阴胀满,食饮不消,腹痛下痢等相应的一百零一种病患发生;


如果火大(性暖,调熟万物)增多,就会有煎寒壮热,支节皆痛,口气,大小便利不通等相应的一百零一种病患发生;


如果风大(性动,生长万物)增多,就会有身体虚悬,战掉疼痛,肺闷胀急,呕逆气急等相应的一百零一种病患发生。


所以经中说:有一大不调适,就有一百零一种病患发作。如果四大不调适,就会有四百零四种病患一起发作。而四大之病发作,有各自的情状,应当在坐禅时及睡梦中善加觉察。



二者、五藏生患之相。从心生患者,身体寒热,及头痛口燥等,心主口故。从肺生患者,身体胀满,四支烦疼,心闷鼻塞等,肺主鼻故。从肝生患者,多无喜心,忧愁不乐,悲思瞋恚,头痛眼闇昏闷等,肝主眼故。从脾生患者,身体面上,游风遍身,㿇痒疼痛,饮食失味等,脾主舌故。从肾生患者,咽喉曀塞腹胀耳聋等,肾主耳故。五藏生病众多,各有其相,当于坐时及梦中察之可知。



白话文:


第二种是五脏出现病患的相状。


心脏生发病患,就会出现身体寒热,以及头痛口燥等症状,因为心主口;


肺脏生发病患,就会出现身体胀满,四肢烦疼,心闷鼻塞等症状,因为肺主鼻;


肝脏生发病患,就会出现面无喜色,忧愁不乐,悲思嗔恼,头痛眼闇昏闷等症状,因为肝主眼;


脾脏生发病患,就会出现身体面上,游风遍身,㿇痒疼痛,饮食失味等症状,因为脾主舌;


肾脏生发病患,就会出现咽喉曀塞,腹胀耳聋等症状,因为肾主耳。


因五脏所生之病有很多,有各自的情状,应当在坐禅时及睡梦中善加觉察。



如是四大五藏病患,因起非一,病相众多,不可具说。行者若欲修止观法门,脱有患生,应当善知因起。此二种病,通因内外发动。若外伤寒冷风热,饮食不消,而病从二处发者,当知因外发动。若由用心不调,观行违僻,或因定法发时,不知取与,而致此二处患生,此因内发病相。



白话文:


如上所说,四大五脏所引起的病患,因其发作的根源与情状各异,所以病相千差万别,难以具体解说。而行者如果想修止观法门,如果有病患发生,应当对其所起的原因有所辨别。


这两种病,都是因为内外两种原因所引发的。如果外感伤寒冷风热,饮食不消,而病从四大、五脏这两处发作的话,就是因外发动病患


若是用心不调,观行有差错,或是禅定生起的时候不能善加辨别取舍,而导致病从四大、五脏这两处发作的话,就是因内发动病患



复次,有三种得病因缘不同:一者、四大五藏增损得病,如前说。二者、鬼神所作得病。三者、业报得病。如是等病,初得即治,甚易得差。若经久则病成,身羸病结,治之难愈。



白话文:


还有,得病的因缘大概有三种:


第一种是四大、五脏失衡,有所增加、减损而患病,如上文所说;


第二种是鬼神作祟而得病;


第三种是往昔造作恶业感得果报而得病。


这些病刚一发作的时候,就要及时治疗,便容易痊愈,如果拖延太久,身体虚弱,疾病深入,治愈起来就难度更大。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怎样正确打坐(一)|毗卢遮那佛“七支坐法”要点详解

怎样正确打坐?(二)|呼吸的要点

新时代的“定海神针”

这十二个字,总持了三乘教法的精要

没有福报,想修行是不容易的

甘露醍醐 |  如何才能产生功德,得到利益?

林中寂静的快乐

如何轻松获得“财富”?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镜面国王具超人聪慧(三)
· 修行的信心
· 对治睡眠,从这里入手
· 泪目!年老黑猩猩病危,面对来探望的旧友,脸上露出灿烂笑容
· 如何相应于解脱、相应于极乐世界
· 念佛,“着力即差”的境界
· 普愿一切众生入于佛法之门——日诵净行品106愿
· 菩提心的瑞相
· 镜面国王具超人聪慧(二)
· 天天这种状态,罪业何愁不净?!
· 平凡中有一种正觉的喜悦
· 阎王对我说:堕入寒冰地狱,只因你心肠太冷酷,
· 在惭愧心的鞭策下,每天都要自我警醒
· 学佛,需要大福报
· 保持自己的觉照
· 世间如浪潮,修行人如桥
· 镜面国王具超人聪慧(一)
· 来自远古的关怀
· 吃到肚子里的才算自己的?
· 清凉微漫|只要有“瞋”,就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