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信心

2023-05-10 21:3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图片








念佛法门




在天台宗的藏、通、别、圆四教中,最后圆教归入了一个大方便门、圆顿的法门——念佛,所以智者大师特别在圆教中把“六即”中的“名字即”留给了念佛法门。


“名字即”具足了前面的五种即:理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名字即”里说,阿弥陀佛名号也可以是阿弥陀佛的身体,是无量光无量寿的体性。无论你是怎样的根器,只要念这个名号,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一个持名念佛就可以三根普被,哪怕你是上上根器,所谓诸法实相,也不出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图片




从天台宗的圆教境界讲念佛就说“不捏怪”,也不追求境界,甚至也不管一心不一心,就是蓦直地念,老老实实地念,肯定可以往生。你往生之后就什么问题也没有了,都见弥陀了,还有什么疑惑不能解决?“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为什么要在这个圆见的前提下求生极乐世界,而前面不求这些呢?因为如果见地不对,求这些的话,修行的路就会歪掉。修行人就怕错路,叫“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






图片















回归实相



念佛法门就是纯然地念,不念而念、念而无念。作为一个持佛号者,还是要用自己的身心去与这句佛号相应,它是无量的,我们的分别念都是有量的,所以我们必须放下分别心来持这句佛号,口念、耳听、心去思忖的时候,要去与这句佛号的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相应。


慢慢地,你就会跟这个轮回的世界产生剥离感。你念佛用功到一定程度之后,你的精气神充足了,无量光无量寿的佛性就会露头,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得受用的时候,就会产生这种超越。你念这一句佛号入定之后,就会与外在时空的飘移产生那种隔绝感的效果。


这种效果是非常好的,在这种状态下,你如果越来越定在里面,当你回归实相的时候,外在一切生灭的相都开始发生错位。这时候就有一点《道德经》里说的“恍兮惚兮”了。外在的一切如梦如幻,但你的内在是非常明觉的状态,你的心就会开始超越时空。


如果这种定力越来越坚固,生命就会发生不同的觉受,对饮食、睡眠的依赖就会减少,特别是时间轴,它对你的束缚开始没力量了,这时候你的心光就可以超越空间了。



图片
图片





觉性的光明



我们心灵的觉性光明本身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本身就是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为什么念佛的人可以预知时至?因为他可以超越时空地知道未来某个时间点发生的事。我们凡夫对未来的时空天然屏蔽,因为分别心本身就是生灭的状态,所以对未来这个轴是不通的,是绝缘的。但如果我们念佛,心与念佛相应,我们觉性的本体就不一样了,它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


作为众生的分别心来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乘里还说“十方四时”,除了三世的概念,还有觉性这个统摄。佛经一上来就叫“一时佛在”,这个“一时”是佛的时,是正觉的时,是囊括过去、现在、未来的时。从时间上来说,佛的觉性都是涵盖过去无量劫、未来无量劫的。


宇宙虽大,还要依空而住,空比宇宙还大,但是佛的觉性犹如大海一般,“空”在这个大海里就像水泡一样。“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佛的觉性既涵盖无边的空间,也涵盖无际的时间,并且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都可以展现出佛性的功德,也就是佛陀成道时所发出的感叹:“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不求而自得



讲的通俗一点,这就是我们佛弟子的文化自信。为什么我们自己修行有信心?利益众生也有信心?就来自于这儿。它是不虚伪的,是真实不虚的。这里面还有诸佛加持,有圣僧加持,有法性的谛理加持,有不可思议的缘起力加持。


从更细微的来讲,这个法性力的加持又分很多细致的内涵。比如东方佛是金刚体性,忍辱、无嗔、持戒成就了金刚体性;南方宝生佛的体性;西方怀柔部、莲花部的体性;北方不空成就的体性;中央毗卢遮那佛的体性。这些对于一个修行的人来说都可以像囊中取物一样,像医生拿抽屉里的药剂一样,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对症下药,可以对机地去应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对于念佛的人来说,佛法的奥妙不需要求,都是不求而自得的,因为这一句佛号本身就是真实不虚的,真实地有一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功德真实地都在这句佛号中,所以叫万德洪名。你只要保证自己不走错路,这样子去念,就会得无量的加持。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对治睡眠,从这里入手
· 泪目!年老黑猩猩病危,面对来探望的旧友,脸上露出灿烂笑容
· 如何相应于解脱、相应于极乐世界
· 念佛,“着力即差”的境界
· 普愿一切众生入于佛法之门——日诵净行品106愿
· 菩提心的瑞相
· 镜面国王具超人聪慧(二)
· 天天这种状态,罪业何愁不净?!
· 平凡中有一种正觉的喜悦
· 阎王对我说:堕入寒冰地狱,只因你心肠太冷酷,
· 在惭愧心的鞭策下,每天都要自我警醒
· 学佛,需要大福报
· 保持自己的觉照
· 世间如浪潮,修行人如桥
· 镜面国王具超人聪慧(一)
· 来自远古的关怀
· 吃到肚子里的才算自己的?
· 清凉微漫|只要有“瞋”,就失败了
· 智慧在哪里?
· 修行人就不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