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故事 | 五台山“佛门鲁班”妙峰禅师

2022-08-04 00: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为:妙峰祖师塔


五台山显通寺西侧的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座五层密檐式砖塔,塔后有座砖砌八角重檐顶墓室,安葬着明代著名高僧妙峰禅师,此塔即妙峰祖师塔。


妙峰祖师塔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妙峰祖师塔通身磨砖砌筑,表面平整光滑,雕刻精湛优美,棱角分明秀丽,是一座相当精致的实心砖塔,是国内现存明代砖塔中的杰作。


很多去过显通寺礼佛、观光的信众,无不惊叹于那座货真价实的铜殿,被它那精湛的建筑艺术所折服,它的设计者就是被后人称为“佛门鲁班”的妙峰禅师。而显通寺铜殿仅仅是妙峰禅师留下的珍贵佛教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他修行轶事更是被后世记于典籍,在五台山口耳相传。


憨山大师与妙峰禅师是同参道友,情谊笃深,憨山大师更是盛赞妙峰禅师:“名虽道友,其实心师之也”。


图片


01


被臭鞋底打嘴的禅师



据《清凉山志》记载:“妙峰大师,明朝人,名福登,山西平阳人。姓续氏,春秋续鞠居之裔。生秉奇姿,唇掀齿露,鼻昂喉结。七岁失恃怙,为里人牧羊。十二岁投近寺僧出家,僧待之虐,逃至蒲坂,行乞于市,夜宿文昌阁。阁系山阴王建,请万固寺朗公居之。一日山阴王见之,谓朗公曰,此子五官皆露,而神凝骨坚,他日必成大器,当收为徒,善视之。未几地大震,民居尽塌,登压其下无所伤。王益奇之。乃修中条山栖岩兰若,令登闭关,专修禅观,日夜鹄立者三年。入关未久,即有悟处,作偈呈王,王曰此子见处已如此,若不挫之,后必发狂。遂取敝履割底,书一偈云“这片臭鞋底,封将寄与汝,并不为别事,专打作诗嘴。”封而寄之,登接得礼佛,以线系项,自此绝无一言矣。三年关满,往见王,则本分事明,具大人相。”(节录清凉山志妙峰大师传)


白话文:

据《清凉山志-妙峰大师传》记载:明朝高僧妙峰大师,山西平阳人,俗姓续。天生异相,嘴唇向外掀翻,露出牙齿,鼻子朝天喉结突出。妙峰七岁就父母双亡,只好给人放羊,十二岁到附近的寺院出了家。由于受虐待,逃到蒲坂,靠讨饭过日子,晚上睡在文昌阁里。文昌阁是山阴王所建,礼请万固寺高僧朗公弘法。一天,山阴王见到妙峰,对朗公上人说:“我看此人五官皆露,神情庄重,身子骨硬朗,日后必成大器!您不妨收他为徒,好生优待。”


不久,当地发生大地震,民房尽毁,妙峰被压在瓦砾下,全身居然没有受伤。山阴王愈加称奇,在中条山修建关房,请他闭关,专修禅观,自己在外护关三年。妙峰入关后不久,就有所悟处,作了一首偈子呈请过目。山阴王一看他已有如此见地,可要是不挫挫他的锐气,日后必定发狂,于是脱下鞋子割去鞋底,在上面写了一首偈:“这片臭鞋底,封将寄与汝,并不为别事,专打作诗嘴。”写完后封好交给妙峰。妙峰接信后如获至宝,头面礼佛,将信系上绳子挂在脖子上,从此再不发一言。三年闭关期满,出来见山阴王,已大悟,举止不凡。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

复张曙蕉居士书七》



图片

图为:憨山大师


02


两位高僧的殊深法缘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五台山的春天还是很冷,虽然已现草木生长、冰雪消融迹向,但刮到脸上的风还是很刚劲。清晨刚刚迎来一捧阳光,两位青衣僧人站在北台顶上,双手合十,互道珍重,便向不同的方向走去。


他们正是明代两位赫赫有名的高僧大德妙峰禅师和憨山大师,这次分别是两位大师在最辉煌时候的重新选择。而这个选择也让我们再一次仰望到高僧大德的伟岸。


还记得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也是一个春天,妙峰和憨山两位大师相遇五台山,隐居北台老屋,三年之后妙峰禅师刺舌尖血、和朱砂书写成《华严经》,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拜其为师。随后,两位大师奉皇命,为皇室做祈嗣大会,果然实现了皇室有继的愿望。他们名振全国,得到无以复加的礼遇。然而,就在此时,两位高僧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隐退。于是,万历十年春的这个早晨显得尤为高贵,这高贵不是来自皇帝的封赏,而是来自出家人的青莲品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为:妙峰禅师设计建造的显通寺铜殿


03


佛门鲁班



妙峰禅师隐居芦芽山,一年后,还是被慈圣太后找到了,不得不回归到皇室和民众的视野。而这次回归,妙峰禅师不仅继续修行说法,而且也成就了他修庙建塔的大功德。妙峰禅师所修的塔庙不仅展现了他在建筑方面的聪明才智,而且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被后世誉为“佛门鲁班”。


妙峰祖师居深山而身心不闲,四处奔波,建寺造塔,全国各地到处有他所设计建造的胜迹。主要有五台山显通寺铜殿、无量殿。他还主持兴建了永慈大华严寺、宁化万佛洞、万固寺殿塔、三大士铜殿、慈佑圆明寺、永祚寺殿塔和惠济院等精蓝古刹;又修建了陕西三原县渭河大桥、河北宣府跨黄河的23孔大石桥、阜平普济桥、郭县滹沱河大桥;五台山清水桥和长达10里的会城大桥。他给我们留下的这批古刹大桥,是我们国家的珍贵文物,也是古代建筑史上的颗颗明珠。妙峰祖师足迹遍布全国数个省市,先后在山西、陕西、河北、四川、浙江等地建造佛殿、修桥、修路,为人类和佛教历史写下了光彩的一笔。


七十高龄的妙峰祖师圆寂后,奉明万历皇帝谕旨“金顶玉葬”安放法体,敕封他为“真正佛子”,及闻其逝,又赐金建塔,以纪念祖师建造殿宇佛塔的巨大成就。巡抚山西监察御史征仕原前中书舍人江陵苏惟霖在其所撰《行实碑》中也赞曰:“真来佛,无一物。苦行空,壮严闻。山鸟鸣,圣凡哭。笑皈彻,塔中骨。”真可谓人天师表,法门砥柱!


图片
图片

农历七月,不要错过利益家亲眷属的好时机

图片

海青、缦衣,加持力特别大

图片

文殊菩萨的修行窍诀

图片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图片

地藏菩萨也念地藏菩萨

图片

道宣律师问天人,人间做何功德为最大?

图片

甘露醍醐 | 救度历代宗亲,最好的方法就是供佛及僧

图片

趁着福德尚浅,抓住可以培福的机会

图片

甘露醍醐 | 夏季多供水,功德无量

图片

水主财富、主智慧,怎样正确供水?

图片

吃饭时,要这样观想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于一相中见一切 | 普贤菩萨传(三)
· 修行的最大动力
· 【佛教故事】人身有多难得
· 一碗米饭也是布施(2) ||《地藏菩萨传》(第31回)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18)
· 当记忆触及一位高僧深厚的功德时……
· 以自性三宝皈依果地三宝
· 功德之源泉海 | 普贤菩萨传(二)
· 稀有难得的福德资粮
· 【茶香慧日寺】我们是一个整体
· 藕益大师:学教对观心的重要性
· 做人的六条标准
· 皈依三宝不是为了领皈依证
· 殊胜的果报
· 听法,放下汲汲之心
· 护五脏、养心神:为什么吃素好?应该怎么吃?
· 舍弃了贪爱,就不会再有忧悲苦恼——日诵净行品76愿
· 求生西方净土,也是实现人间净土
· 以福报的力量,开启般若的大门
· 我的三皈五戒的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