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跟三宝接轨,做三宝的弟子,把这个文明传承到我们生命里。为此一代代的出家人历尽磨难,忍辱、刻苦地为我们传承下这个法脉。
佛教恢复到现在,硬件建设几十年了,文化的传承也有很多年了。现在人们的思维比较客观,也比较自由。我们的信仰可以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但我们一定要有珍重的心,三宝是为我们存在、为我们传承的,我们值遇了,一定要很珍惜。就像在沙漠里忽然看到绿洲一样,要以这样尊重、恳切、感恩的心来皈依三宝,把我们的生命融入到佛的光明中。
比如有的出家人到五台山修行,就是为了在文殊菩萨的加被下,几重光环叠加在一起,让自己能更加珍敬、尊重三宝。否则佛法哪里都可以弘扬——公共汽车上、火车上、飞机上都能收徒弟;讲法也是,有一片草地、一棵大树都能讲法的。以前去唐山,就一片耕地,本来还挺平坦的,结果去弘法的时候,那块地刚犁过,好了,我们的法台就搭在那个松软的土地上,听众也坐在土地上。所以作为出家人,不是盖一个房子才能有道场,在每个人的心里建寺院、建道场,这才是我们的愿望。
住持的三宝、传承的三宝、事相的三宝,是为了启迪每个众生自性的三宝。每个人的心都有如明镜一般的正觉,这个正觉就是我们自性的佛性。正觉的佛性如果觉悟了,我们就会抉择行为,就会戒恶修善,就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法的抉择,就称为自性的法宝。我们能知道善恶,能去恶向善,能保持着身口意的清净,乃至六根的清净,这就是自性的僧宝。自相不紊乱、自相不抵触,六根是和合的,内外是统一的,就是自性僧宝。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性佛宝、自性法宝和自性僧宝,这样用自性三宝再去皈依住持三宝、果地三宝,我们自性三宝的因,就会入诸佛菩萨果地三宝的海。果海是解脱的,我们自性三宝就是解脱的因,加上住持三宝殊胜的缘,这一生就能现前得到解脱自在的生命。
所以我们皈依住持三宝、皈依事相三宝,也皈依我们的理体三宝、皈依自性三宝。这样我们的因就会非常饱满、真实,我们就成为了真实的三宝弟子。因地的自性三宝和果地的住持三宝会形成一个三宝的体,同时,我们受三皈依的时候,我们的生命跟这个道场又会形成一个体——从物理空间到精神空间,都将纳入我们的生命,形成我们的三皈体。
我们能在这里求受三皈,是因为有一个前提——三宝等待了我们千年万年,为了我们还存在于世间。正是因为有这么慈悲的前提,我们才能跪在这里;是因为有三宝,我们才有皈依,所以要有难遭想,要有感恩心。
今天很多求受三皈依的,为了皈依就留下了,这里住的条件很艰苦,这也代表我们求三皈依的虔诚心。而且住下之后吃了饭,再到法堂里听法,就理顺了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三宝这个问题,我们就有了充足的智信来皈依。学佛不能迷信啊,学佛是智信,所以这个特别有意义。
六祖大师有一个徒弟叫永嘉大师,永嘉大师出家后苦修,学习天台宗的理论,常常会有神人来与他交谈,谈完之后腾身就飞走了,他的悟境到了这样子的境界。为了求六祖大师印证,他跋山涉水,经过群山峻岭,从温州到广东。见到六祖大师,认证完之后就要走了,六祖大师说:“住一晚上吧。”所以他还有个称呼叫“一宿觉”。我们求皈依也是的,不能说皈依完就跑掉了,今天睡了一觉,会增加一点印象,增加我们三皈依的质量。这一辈子,这个能记住一点点都是了不得的,在生命里都是闪光点。
——三参法师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二维码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