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
食
。
近年来
受饮食文化、健康观念和环保意识的多种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主张选择素食生活
素食的概念不尽相同,多指不食家禽、海鲜等动物产品的饮食方式,也有戒食奶制品和蜂蜜者。
从严格意义上讲,素食指的是禁用动物性原料及“五辛”或“五荤”的寺院菜、道观菜。“五荤”也称“五辛”,指有辛味的五种蔬菜,即葱、大蒜、荞头、韭菜、洋葱。
但对于现代人而言,凡是从土地和水中生长出来的植物均被认为是素食。那么,应该如何认识和选择素食呢?
五谷为饮食基础
无论是中国文字、文化、中医经典著作,还是现代营养学,都强调人的营养要以谷物为主,补气为用。
中医认为,气有正气、清气,对人体健康有益;也有邪气、浊气对身体健康有害,邪气、浊气过重也就成为毒气。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有主食和副食之说,主食就是粮食,以五谷杂粮为主;副食就是粮食以外的其他各种食物。
当今社会,许多人进食动物食品(肉、蛋、奶)和油过多,导致人外表看上去虽然很强壮,但容易得一些怪病、暴病、大病。而谷物作为食物链的初端,含毒素少,具有自然之香气,补的多是清气正气。广为人知的民间谚语“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即是生动写照。
素食养生优势
营养学界权威T·柯林·坎贝尔博士所著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一书中提到,过多进食动物蛋白(尤其是牛奶蛋白)能显著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病、白内障和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患病风险,而中国传统的素食为主的饮食结构确能有效降低这些慢性病的发病率。
大量翔实的证据证明,纯天然素食能够逆转心脏病的病情,有效地改善患者血糖、胆固醇和胰岛素水平,是预防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病、眼科疾病和脑部疾病的最佳选择,对防治多种慢性疾病均有积极作用。
素食出于天然,蕴有天地合和之“精气”,具有满满的营养正能量,在补养气血的同时,还具有以下特点:
1
护养五脏
选择素食的饮食方式可保养、护养脏腑。这是因为动物食品难以消化吸收,代谢排泄较慢,易伤脾胃、伤肝胆等,会加重多个脏腑的负担。而素食易消化吸收、代谢排泄相对容易。
2
静养心神
中医强调修身养性,心性平和。动物食物含能量高、激素高,易让人烦躁、焦虑,还可能出现失眠、神昏、耳聋目浊等症状,而素食则可以让人安静、平和、愉悦,有安眠、益智、聪耳明目的效果。
3
营养均衡
中医主张人要体质平和,中医有药食同源理论,食物也有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比起多食荤者,素食主义者可选择的食品物种繁多,可做到五色五味搭配丰富、均衡。且素食含膳食纤维较多,提供营养同时,能促进通便排毒。
如身体出现轻微不适时,还可以食纠偏,可选寒凉性食物或温热性食物,以调寒热;可选补益类食物或清泄类食物,以调虚实。
素食菜单,为你安排上!
如何让素食者更健康?如果你尝试着长期食素,你应该这样合理搭配你的素食菜单!
☆豆制品:我们经常食素和喜爱食素的朋友们,可以在自家的菜单中增加大豆及豆制品的摄入。
☆菌菇与海产品:海藻和菌菇充足食用,还要合理选择烹调油。
☆碳水化合物不能少:主食餐餐都不能少,对于素食者来说,更需要很好地享用主食,如米饭、面食等,每餐不少于100克,不足的部分也可利用茶点补充,不然身体会感到疲乏,缺乏能量。
☆新鲜的瓜果蔬菜:补充充足的膳食纤维与各类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三餐换着吃:早餐豆浆,午餐豆芽菜,晚餐来个炖豆腐或炒豆干,变着花样吃,可轻松满足大豆类食品的推荐摄入量。将大豆类与谷类食物搭配食用,能够发挥蛋白质互补的作用,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此外坚持喝豆浆还能预防乳腺癌,但爱吃豆制品的朋友们还要记得多饮水,以免尿酸的激增。
除了在饮食上要多多注意与搭配外,素食者还应该长期坚持锻炼身体与规律作息来增强抵抗力。
此外,要多吃“坚果”!
坚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所以全素食者可以多吃坚果来补充身体所需的不足营养物质。坚果,包括核桃、花生、瓜子、南瓜子、开心果、扁桃仁、杏仁等,这些坚果中均富含多种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钙、铁、锌和维生素等。
建议全素者每天要食用20~30克坚果,大约2小捧(单手捧)。
现在,您了解吃素的好处和应该怎样健康吃素了吗?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吃出健康,吃出美好的生活!
月明天心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关注美味分享
往
期
回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