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命的意义
我之所以走进佛门,最初的一念是因为有一天突然想到:
我活着,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那时我就想,如果我死了,这个世界不会有丝毫动静,地球照样旋转,太阳照样升起,河流、杨柳、风向不会受到一点点的影响。草木依旧,山河不动。当这一念生起的时候,带给了我的生命一种非常大的宁静。
我讲到这里的时候,你如果能跟着我的叙述,你的心也会觉得很安宁。因为当我们真正进入生与死的思考,不再被杂念妄想打扰的时候,超越当下的感觉会带给我们深刻的宁静。
02
破除我执
一个我执重的人,往往主观意识也会很强烈,这种主观意识是一种迷失的、在一切法无我中强取的一个“我”,是不理性的状态。所以,一个人我执越强大,轮回得就越痛苦,但他本人又不知道这是痛苦。
反过来,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对于这个宇宙而言微不足道,虚妄的心渐渐沉淀,想要追寻人生的意义时,他就有救了。
破除我执,
运用小乘的修法也很管用。
观想死亡降临,
观想种种瘀相出现,
观想尸骨被灰尘掩盖,
最后一阵风来,吹散无踪。
随着这样智慧的观想,我们的身见、执着就会瓦解,我执一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自然荡然不存。
身见越低,烦恼也就越低,烦恼低的时候我们就会从假相中解脱出来,真正的法身慧命就会苏醒。否则都是在假相里,在分别意识里。所以,大家在寺院放松下来,静静感受,然后再超越自己的感受。
03
找回自己的净心地
我们虽然建了这个寺院,现在坐在法堂里也可以静静的了,但实际上我们要超越这个法堂,要超越这座寺院,也要超越山上外在的土石瓦块、树木草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相应于文殊菩萨的智慧。
当我们不起我见、身见、我所见,三轮体空的时候,土石瓦块、小草树木还能障碍我们吗?所以,修行人有一句话,“我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不论是声闻的人无我的见,还是菩萨的三轮体空的见,实际上都是瓦解我们的烦恼,使我们的生命恢复到本然清净的一种方法。地藏菩萨偈赞里说“稽首本然净心地”,我们修行就是为了找回这一块心地。
04
转凡成圣
《地藏经》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因为我们第六意识的分别、主观的见,讲到底都是有漏的,就是它制造了轮回,编织了轮回的图景。
而当我们安住在清明的无我智慧中,如果安住二十四小时,这二十四小时我们的生命状态就是无漏的、超越生死的,我们所编织的就是清净的业。
是用愚昧去编织轮回,还是用智慧去铺就解脱,这是完全不同的生命选择。我们来到这里,通过奉献消业障、增福报,最终就是为了开智慧。愚昧的生命轨迹和智慧的生命选择是截然不同的。
我们在寺院的每一天,即使没有开很大的智慧,也至少要“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着,要保持正念——我为什么到这里来?
要正念不失,头脑清醒,争取这一辈子将业障净化,让福报增长。最重要的,佛菩萨开显的法我们要能明白。与佛的圆满相连接,这是我们转凡成圣的一条捷径。
“珍惜、珍惜”!
珍惜这一切殊胜的因缘!
我们每天不仅住在钢结构下,更是住在佛菩萨圆满的福报和智慧当中。所以,要再三地对自己说“珍惜、珍惜”!珍惜这一切殊胜的因缘!
今天我说这些话,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地藏菩萨所讲的“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是什么意思。
知道了,我们就能超越错误的见地、错误的相续,我们生命的意义就会显现,我们的心就能得宁静。
我们的心一静下来,净业就生长出来了。
—— 传喜法师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