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话端午】让生命,链接正大光明的力量!

2023-06-21 20:54: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图片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糵(niè), 觞(shāng), 槿( jǐn ) 


图片
图片




端午节的由来

图片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图片


图片



此外,在历史长河中,

随时间流逝,朝代更替,

赋予了它更重要的意义。


每年端午,

总会有一个话题被重提、被深思。

我们在这一天纪念屈原、

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

纪念祖先中有浩然正气的人。

他们用自己的一生,

为我们展现了生命的志向、孝道和气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端午纪念屈原说

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来,屈原遭贵族排挤诽谤,先后被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眼见家国倾覆,屈原在巨大的忧愤和绝望下,于五月五日写下绝笔《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


端午纪念伍子胥说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公元前494年,夫椒之战,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力主一举消灭越国,但吴王夫差为伯嚭所谗,又急于北上与齐争霸,不听劝告。后来,伯嚭诬陷伍子胥有谋反之心,夫差听信谗言,赐剑令伍子胥自尽。

伍子胥愤恨之余,留下遗言,要家人于他死后把他的眼睛挖出,挂在东城门上,他要亲眼看着越国军队灭掉吴国。吴王夫差极怒,于五月初五日把伍子胥的尸首用鸱夷革包裹抛于钱塘江中。

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果然被越国所灭。


端午纪念曹娥说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

曹娥(130年—143年),会稽上虞人。相传其父曹盱在五月五日迎伍神(伍子胥)的祭祀活动中溺于舜江(今曹娥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二十二日投江。五日后,曹娥的尸体抱父尸浮出水面,就此传为神话。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图片



在这些关于端午节来历的种种说法中,流传最广、最深入人心的,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中华民族是重大义的民族。对屈原的爱戴与怀念,也全然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千百年来,一个个投入水中的粽子,寄托着民众对高尚情操的祭奠和怀念,承载着对崇高精神的深深呼唤、对博大胸怀和高尚生命境界的无限向往。


而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尽忠报国、杀身取义、舍身成仁的精神,也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一代一代地传承着,维护着江山社稷,造福着人民,成为华夏文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图片


端午节的习俗

图片


提到端午节的习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食粽子,食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已流传了千百年,民间传说,食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而且流传到了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家。


粽子的种类繁多,从馅料上来,有蜜枣、豆沙、板栗、八宝、冬菇等,其中,南北方的粽子也有不同的差异。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楚国。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在屈原投江之后,许多人划船追赶,想要救回屈原。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因此,以后每年的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端午节更重要的意义


所谓端午,“端”是端正,“午”是正午、光明。这个节日,就是提醒我们,端身正念,修光明心,让身心得以归正。哪怕在这个时代,当我们端午节吃着粽子,还是要提倡内心的苏醒。因为每个人皆有佛性,每个人的内心都本具光明的浩然之气。


对于屈原来说,他生命唯一的欠缺,就是没有学到佛法。当身心受到攻击,理想受到摧折时,如果能依靠佛法,或许就能突破生命的困境,获得更完美的人生。


屈原投江前,曾在江边遇到一位渔父,这样对他说:“圣贤的人,都不凝滞于物,而能顺随世俗的变化。举世混浊,为什么不随着潮流而去?众人皆醉,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要坚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仔细想想,这未尝不是天地有情的一场点化。



图片


就像佛陀,他不是不知道这世间的苦难,但他教导我们,先自清、自觉,从这个“浊”里出离出来,自我清净,自我净化,自我完善。但这个自我完善的目的,并不是要离群索居,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而是发菩提心,“和其光、同其尘”。与佛“和其光”,与颠倒迷惑的众生“同其尘”,做众生不请之友,与他同事、同行、同语,和他相同地生活,潜移默化地摄化这个世间。这是佛教的智慧。


我们要有屈原洁身自好的精神,同时也要有佛法的智慧和慈悲的状态。对内,有知大体、顾大局、明辨是非的智慧,保持守身如玉的高尚品格,有高度的自律;对外,要有慈悲宽广的胸怀,满怀包容之心,把自己培养成正义的力量,默默地守护世界,守护众生。



图片



在端午节,我们修身积德,在天地间“充电”,链接起端午正大光明的力量。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能皈依一种精神的高度,都能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甚至能践行在一种正确的追求上,这是人类最需要的力量。修行也需要这种力量。


行端影直、光明磊落,让身口意放射出真理的光芒,乃至有一天,能够做苦海的舟航、险峡的桥梁、黑暗的明灯、迷乱世界的依怙,这样的生命才算得上不错的生命,这才是真正的“善得此人身”。




——传喜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图片



相关文章
· 今日夏至 | 赠您夏至养生方
· 虚云老和尚端午节开示
· 一年当中绝佳的修行机会
· 你若心安,世界则安
· 革夏巴救度沉迷情欲者(四)
· 夏至,修善积资的好时节
· 人生一辈子说幸福,这不容易的!
· 从哪里突破“我执”?
· 把外在的清凉引申到内心深处去
· 夏日里的清凉智慧火
· 性然法师口述:恩师上传下印老和尚晚年潜修净业及往生侧记
· 吃素断最恶的缘,念佛结最善的缘
· 深切缅怀|当代莲宗导师传印长老往生百日祭
· 入定,入的是一种智慧的境界
· 【文殊菩萨感应故事】见圣授道
· 破除修行障碍的秘诀
· 革夏巴救度沉迷情欲者(三)
· 五毒月来了,记住这个“消毒丹”
· 性然法师口述:恩师上传下印老和尚晚年潜修净业及往生侧记
· 父亲节 || 这位为我们操碎了心的老父亲,你是否已经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