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浙 (2022)0000575
清
明
缅怀追思
风清云淡思故人,清明雨上惹泪痕
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先人
生命是一条绵延不息的长河,处在上游的祖先往往承担了艰难开创的职责。
后辈的身上不仅继承了祖先的基因,流淌着祖先的血液,也承受了祖先的智慧和恩惠,因此应当对父母、对祖宗抱有感恩之心。
佛教主张上报四重恩,其中之一便是报父母恩,父母辛勤养育儿女,可谓恩重如山,因此儿女对父母应当恭敬爱戴,生养死葬,永存孝思。
同时,佛教还主张报七世父母之恩,不仅要孝敬今生父母,还要敬事过去世的父母尊长,这就是佛教的“大孝”,可谓推近及远,孝敬一切父母尊长,崇尚“普敬”、“普孝”,这些体现了佛教的博大宽广的情怀。
一、特别注意不能用荤腥的食物供奉祖先,而要用素食。
杀生祭祖,祖先不仅吃不到,反而徒增罪业。乃至有的人供烟供酒,这对亡者都是非常不好的。《地藏经》里明确说到:“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
可以简单地点上一支天然香,供上一碗米饭、几碟素菜,或者只是一杯清茶、一束鲜花,清净的供养配合清净的祈愿,祖先就能得到清净的受用。
二、佛前供灯,让往生者走向光明、善趣,不落入黑暗处。
《缅甸传统佛教文化》中说,多以二十一盏灯供佛,可回向祖先、冤亲债主超度。
利益祖先的方法很多,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善用自己的身心。
我们与祖先有直接的血脉关联,当我们怀着利益他们的心,感情越真挚,用心越深沉,对祖先的触动就越大。同时,要用自己的身体广行善法,礼佛、放生、供僧,念诵经典……以此回向。
这样,即使他们业力非常深重,依靠三宝的加持、回向和善心的力量,也可以为他们带来利益,令他们得生于善道之中。
——传喜法师
清明,愿您文明祭祀,祭奠祖先,不造杀业,使祖先和自身得福,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以此清净功德,
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祈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复兴,人人崇尚道德;
祈愿逝者得度,往生净土。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