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心一生起来,就进入修行状态了

2023-04-19 06:23: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每一个人在这个地方

不要觉得别人怎么样

而是要反观自己的身口意

反观由此而显现出来的

你的感观世界 你的所受用




图片



不仅佛陀在世的时候“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实际上佛陀的教言在任何的时代、以何种载体去宣讲,众生听到后都会随类各得解。同样都是佛弟子,恭敬的状态不一样,资粮不一样,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不同果位、不同资粮位的人就有不一样的理解,不同的菩萨就有不一样的觉受。


佛陀是圆满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全方位覆盖九法界众生,所以哪怕佛陀在讲世间的格言、世间的比喻,实际上都是圆满具足一切佛法的功德的。如果你听到了世间法,这就是你的机。


去年获诺贝尔奖的“量子纠缠”,实际上就是讲这个道理。虽然量子的叠加态是充满这个虚空的,但我们所见到的是允许我们见到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心意识决定了我们见到的量子最后显像的定位,其它的叠加,因为你不相应,所以对于你来说,它是隐的,处在“坍塌”的状态;显现出来的,都是你能看到的。


作为凡夫,我们的根尘不得自在,四大也不得自在,六根既不得自在,也不能互用,这是我们的业力决定的;圣者是四大自在、六根互用,完全没有障碍的。如果他跟你同处一室,不是没有障碍的境界选择了他,而是他的功德决定了他没有障碍的境界;我们的一切都有障碍,是我们的业力决定了我们有障碍的境界。


“三界是火宅,六道是牢狱”,对于六道的众生来讲,它是牢狱;对于解脱的圣者来说,这个六道对他是没有束缚的。所以菩萨虽处六道,而不受束缚,自由出入于这个世间,并且连出和入的感觉都没有,他是非二元的呀!



图片



对于我们每一个佛弟子来说,同样这个寺院、这个道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有不共的接引。我们要珍敬、爱护好自己,不要去看别人怎么样,别人的境界我们是不知道的。寺院里有执事为大家服务,有班首给大家引导、示范,每个人都要随众、听招呼。


每一个人在这个地方,不要觉得别人怎么样,而是要反观自己的身口意,反观由此而显现出来的你的感观世界、你的所受用。如果你感受到了委屈,那是因为你自己就不怎么样,并不是外在有谁来欺负你。


当你这样去观察自心的时候,就会生惭愧心了,惭愧心一生起来,这就是修行的心,就进入修行状态了。如果没有惭愧心,还怪别人欺负你,这是造业的心态。你怎么能对常住不满呢?怎么可以对这些同样借着这朵莲花来修行的人不满呢?每个人显现的秘密功德都不是你能测度的。


一个道场是非常微妙的,不要说大众个个不同,就是你个人也不同的,你进来住一个小时、一天、三天、五天、十天都不一样的。你如果越来越能提醒自己,让自己如法,那你每天得到的受用都是会进步的。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当你有内在的觉悟时,资粮就开始盈满充足


为什么要信佛?因为学佛才是最顶级的改命


怎样真正给别人祝福?






相关文章
· The Miracle of Mindfulness|一行禅师《正念的奇迹》
· 愿一切众生身心坚固,耿直无私——日诵净行品102愿
· 不当国王装哑跛(五)
· 积攒智慧的资粮
· 去极乐世界是每天都要练习的
· 当你有内在的觉悟时,资粮就开始盈满充足
· 春日墨宝壁纸|送您一份康宁
· 以道的方式来面对一切境界
· 《童蒙止观》〡辨别邪伪禅发相
· 一切烦恼的根源......
· 不当国王装哑跛(四)
· 心安即莲花
· 无常的世界 感受佛陀光芒的加被
· 我前世法力高强,为夺取他人功力,杀害三百余位道士,被寻仇七百年
· 我不能因为它的本能而放弃我的愿力
· 清凉日志|南有菩提树,北有文冠果。
· 身执、烦恼与解脱
· 如何才能如如不动
· 佛教修行最诀窍的地方
· 不当国王装哑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