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有内在的觉悟时,资粮就开始盈满充足

2023-04-18 06:25: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众生业尽,众生界尽,虚空界尽,我愿无穷”


图片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我当初学佛,读到四弘誓愿的时候很害怕。我就想:众生无边怎么度?烦恼无尽怎么断?法门无量怎么学?佛道无上还怎么成?


《普贤行愿品》里也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我愿无穷”,那个时候读到这里也吓了一跳,普贤菩萨的“行愿”大到什么程度?虚空都可以有尽,我的愿、行却没有穷尽。这还了得了!


后来想想,当一个人心力不堪,资粮不够的时候,何以去对接这么宏大的一种誓愿?所以凡夫心碰到这个问题就会有恐惧,会怯懦、怀疑的。


在《金刚经》里有一段话:“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这“不惊、不怖、不畏”不是代表呆头呆脑,啥也不懂,而是指你明白了金刚的境界,同时还能如如不动。所以佛陀说,能与《金刚经》的境界相应的人,那不得了的。



我们学佛的过程就像读《普贤行愿品》的过程,从一开始喜欢读,到面对这种大愿,身心不堪受用,不堪与普贤菩萨的广大愿王对接,之后就会恐惧,甚至怀疑。


“这个好像有点自虐狂的感觉,完全没有办法完成的任务嘛!你要做这个任务,那不是没完了吗?我学佛是求解脱的,这不是解脱不了了吗?”这就是凡夫一种本能的思维,自我保护、自私自利的习气。


但随着后来学佛越来越精进,感受越来越不一样,恐惧的程度好像在不断减少,慢慢也可以理解这种愿力了。这时,畏难情绪也开始转变,进而有了法喜,身心内外越来越喜悦……最后,便也能感受到这样一种广博的空间、这样一种伟大的境界——“众生业尽,众生界尽,虚空界尽,我愿无穷”!


这样的愿力已经带领着我们出离了轮回的牢笼。我们的心超越了那种自私、愚昧、没有资粮的干瘪状态,变得越来越如沐春风,越来越胸怀广大,越来越光明充满。然后你就会觉得,这样的人身、这样的菩提道,无穷无尽是最好了。



图片



你希望你行菩萨道的事业中断吗?


你希望你做佛菩萨的这种伟大境界哪一天会断崖式地停止吗?


不希望!因为我们都期望幸福无穷无尽,而不想要苦难无穷尽。


能出离苦,对我们来说有很大魅力,但魅力更大的,是快乐无穷无尽。如果跟你说去极乐世界享乐是有边际的,你可能就不去了。但如果告诉你极乐世界连苦的影子都没有,快乐是没有边际的,那就不一样了,你就会心生向往。


就像你是一只小鸟,刚出壳时翅膀上没有羽毛,大风一吹就会掉下来。但是随着羽翼越来越丰满,有风来,高兴不高兴?


当你慢慢撑开羽翼,感受着风在羽翼间滑动的力量,还能驾驭风、使用风,得到一种在风中嬉戏的快乐。这时再高的树,你也不会恐惧,而且树越高,你的空间越大。



我们修行完全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当你越来越领会到菩萨道的时候,就会信心满满,就会有一种幸福感——“我总算走上了一条不会后悔的光明大道”。


由衷地希望这条道越走越宽广、越来越光明、越来越幸福,而且永远没有终点,可以无边地延展,并且在这延展的路上,你的生命力量还可以不停地去利济无边的众生。


当你有这种内在的觉悟时,资粮就开始越来越盈满充足。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我不能因为它的本能而放弃我的愿力


禅堂是现出修行真面目的地方


福报从哪里来?听听诸位高僧的回答






相关文章
· 春日墨宝壁纸|送您一份康宁
· 以道的方式来面对一切境界
· 《童蒙止观》〡辨别邪伪禅发相
· 一切烦恼的根源......
· 不当国王装哑跛(四)
· 心安即莲花
· 无常的世界 感受佛陀光芒的加被
· 我前世法力高强,为夺取他人功力,杀害三百余位道士,被寻仇七百年
· 我不能因为它的本能而放弃我的愿力
· 清凉日志|南有菩提树,北有文冠果。
· 身执、烦恼与解脱
· 如何才能如如不动
· 佛教修行最诀窍的地方
· 不当国王装哑跛(三)
· 佛子应安住于戒定慧的见地里
· 禅堂是现出修行真面目的地方
· 修行人每天的必修课
· 学佛第一关
· 不当国王装哑跛(二)
· 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