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与他力

2022-08-23 06:00: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修道主要是有两个途径,

自力与他力。



图片



净慧法师生平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古历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圆寂于2013年4月20日6点26分。享年81岁,僧腊67载,戒腊63年。


净慧长老接法于近代大德虚云长老,以中兴佛教为己任,实践人生佛教思想,为后世留下珍贵的禅法智慧。


长老一岁半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抚养。1951年,赴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于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


1953年,虚老迁江西云居,修复真如禅寺,长老奉虚老之命,留任云门寺监院,时年20岁。


1955年,长老因病前往云居,仍任虚老侍者,并协助当年冬天的云居传戒法会。长老朝夕亲承虚老之耳提面命,获益良多,深得虚老器重。长老承虚老之殷勤付嘱,亦以一身兼承禅宗法脉,为禅宗五家七宗之嗣法传人。


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长老即被虚老送去深造,从本科一直读到研究生,成为中国佛学院首批研究生。


1979年初,长老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相关政策落实、教制建设、寺院恢复等工作。


1981年《法音》杂志创刊,长老担任主编,直到2002年,他先后当选佛协理事、中佛协常务理事、中佛协副会长。


1988年,长老应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之邀请,负责筹备组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当选为会长,同时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


1989年,创办国内首家以弘扬禅宗文化为主旨的刊物——《禅》。


1993年,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净慧法师开示




我们修道主要是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靠自己的努力,另一个是靠佛菩萨的加持,这就是平常所说的自力与他力。纯粹的自力没有,纯粹的他力也没有,只是在修行上,有时候有的法门偏重在自力方面,有的法门偏重在他力方面,自他二种力量,始终是要结合在一起,才能够起作用。


自力就是要充分地调动自己固有的力量、潜在的力量、潜在的优势,把它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就是社会上一般所说的,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那就是自力。那么佛教的说法会更加深刻一些,因为佛教讲我们每一个人所具足的智慧和动能,不限定哪一个人或者哪一类的人,每个人都如此,都是不可估量的——只是有时候发挥出来了,有时候没有发挥;有时候注意去调动了,有时候没有注意去调动。



图片



自力可以通过三种方法来把它调动起来。一种就是静坐,静坐修禅定能够把我们固有的潜在力量、优势发挥出来。第二种就是通过看经书,会看的人能够将经书上的道理回归自心,也很容易把自己本有的智慧开发出来。第三就是忏悔。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从无始以来有种种的业障,这些业障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思想上各种各样的精神负担、压力、罪恶感。我们通过忏悔的办法,在佛前礼拜,尽情地向三宝把自己内心的种种负担和罪恶感倾诉出来,让它彻底地释放,这样就能够逐步减轻我们精神上的种种负担和压力。精神上的负担和压力减少一点,我们内在的功能就会发挥一点;彻底地把所有的负担和压力都释放出来了,那就是我们本有的功能彻底显现的时候。所以我们要相信自己本有的力量,通过自己本有的力量来修行。


同时,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感到自己很孤独,我们早晨起来,朝天空一看,浩渺的宇宙、无限的长空显得非常地壮观辽阔,再反观我们自身,是如此地渺小,而且到最后自己都产生了恐惧感。在这个宇宙间,面对万事万物,自己是这样地无奈、这样地不自由不自在。在这个时候该怎么办?我们想到了佛菩萨,想到了护法龙天,想到了冥冥之中有许多我们感觉得到、但看不见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实际存在的,我们每个人只要去感受的话,都能或多或少、或长或短、或隐或显地感觉出来。我们现在生活在柏林禅寺,我们每个人都感觉到很安全,这个安全固然有来自国家社会对我们的保障,这是我们人身的安全;我们也感觉到了我们的心灵很安全,这就有三宝的加被,有护法龙天的护持,所以我们身心都感到安全。



图片



我们有这种安全感,就是你感受到在你的周围有一种力量在作用于你,所以在修行当中要借助他力,必须是你主观上——自力方面有这个迫切的要求,也就是说,有感才能有应。佛菩萨的这种慈悲关怀,时时刻刻没有离开众生,有的人感受得到,有的人能够获得,那就是他与佛的心、与菩萨的心相应了。更多的人是没有感受,那就是因为他根本没有这种要求,没有这种愿望,甚至于有时候是有意无意地来排斥不认,大好的机会错过了。所以学佛的人既要通过自力来修行,也要知道祈求三宝的加持和龙天的护佑。


这种祈祷的功能本身是双向的,怎么是双向的呢?你在祈祷的时候,如果你是以真正发自内心的一种恳切至诚的态度来祈祷,这本身就是在净化自己,在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深层次的功能,同时你这种恳切至诚之心和诸佛菩萨又能够融为一体,所以祈祷的功能可以达到双向的效益。如果大家能够接受我说的这个道理,你们自己在修的时候不妨试一试,那一定是事半而功倍。



图片



每一次打坐,上座的时候就要祈祷,要至心祈祷,把身心都摄到与三宝、诸佛菩萨相应的这一个点上来,然后称念圣号或者默念咒语,这种力量可以使你在整个的这一座当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下座的时候,也不要听到引磬一响马上把腿子一伸,不要像这样,还是要回向,使你这一座的功德能够有一个总结,记在你的“存折”上,所谓功不唐捐。回向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进行最后一次确认,你这一座下来是为什么?这个意念一定要有。整个过程都可以通过对诸佛菩萨的祈祷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开始的时候等于提出这一座有什么要求,结束的时候确认这一座下来究竟怎么样。虽然看起来这是著相,但是我们在初修的时候,这个相不能不著,因为还没有到无相的时候。所以在修行当中,既要注意自力,同时也不要排斥他力。自力也好,他力也好,信是第一条,如果你根本没有这个信念,那就一切免谈。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佛都是一样的吗?||《天台宗刚要》第五十五集


我们的资粮都是从哪里来的?


佛陀与阿难尊者对答中的深义





相关文章
· 稳解脱的法宝,守住别丢
· 佛门龙象从哪里起步?
· 佛欢喜日午斋开示 | 念念正觉,可以滋养法身
· 佛陀也环保:关爱自然,从心入手
· 功德宝藏丨地藏菩萨传(一)
· 菩萨是怎样炼成的
· 星云大师:能克制自己 过于胜他人
· 戒幢清凉,光明朗耀|福城文殊寺壬寅年首届在家菩萨戒传授圆满
· 告诉你一个人见人爱、开心幸福的口诀
· 受菩萨戒的殊胜功德
· 未来的弥勒佛丨弥勒菩萨传(十三)
· 坦荡荡的心
· 修行中如何做到圆融?
· 恭迎“八宗共祖”龙树菩萨圣诞〡他的出现,佛陀早有预言
· 佛教为什么不提倡神通?
· 恭迎“八宗共祖”龙树菩萨圣诞!愿众生开佛知见、智慧如海!
· 此是菩萨诞生地丨弥勒菩萨传(十二)
· 最崇拜的佛,原来就是你的心
· 洞中打坐开悟,地藏成菩萨 ||《地藏菩萨传》(第34回)
· 人生种种境遇,是我们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