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欢喜日午斋开示 | 念念正觉,可以滋养法身

2022-08-23 00:00: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佛教结夏安居的传承,从佛陀延续至今。众僧聚集,精进办道,圣果可期,既是诸佛生欢喜处,也是世间有善根的菩萨、居士生恭敬处。


所以清净僧宝为人天福田,堪受供养。我们这一口饭吃得一定有法味、有正觉,才能够消化信施。所谓信施,它是一种信仰、一种恭敬,也是一种祈求、一种祝愿。


每一位供斋善信的背后,都有历代祖先、历生父母,都深信佛陀的教导,深信现前僧众可以满一切愿,能够利济过去父母、现世父母。所以我们现前和合清净的僧团,忆念盂兰盆会上的佛菩萨、十方贤圣僧的同时,自己也要有一颗惭愧的心、正觉的心。


安居九十天到今天圆满,还有上堂的说法。佛法总的来说,就是维那师父呼的“法门龙象众,当观第一谛”。所以“如意”要回头,回头就是回光返照,回光返照的第一义谛是不落生死的。能了分段生死,能度变易生死;能够自利,能够利他。既是自心之本源,也可入诸佛之海会。


图片



所谓的“西来祖师意”是什么?实际上很简单,就是百丈禅师所讲的“即心即佛”。我们遵循着佛陀的戒、定、慧三无漏学,去慢慢地认知,或渐悟,或顿超。


听经闻法就是为明此心地,参禅也为参悟我们个人的本来面目,念佛也是念这个不生不灭的心,持戒也是持这个无作金刚妙体。禅、净、密、律,不离我们当下微妙的心性、涅槃的本体。所以,我们出家人不分南北,不分老少,不分大僧二僧,佛性相同。虽然如来圣教传到今天,但也不分古今,凡圣同体。


所以,我们每天吃饭不要忘掉信施的供奉。如果没有佛法,则信施难消。我们每天能闻佛法,能明心地,不离当念,修福修慧,福不离慧,慧不离福,现前当来,必定受用。


即便你没有现前受用,也已经入了这个法海之中,当处即是。不明白时,不要于三宝圣地生疲厌心、生退堕心,应当劝勉自己:我已经在解脱地,不能现前解脱,这是自己的罪障。


要这样反躬自省,鞭策自己,否则会对圣道、对这个殊胜的解脱道场生障碍,会有一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疲厌心、懈怠心、麻木心。



图片
图片



古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当下我们吃饭的时候,就能显现自己的正觉:饭食虽美,滋养色身,滋养这个“大虫聚”,滋养这个“臭皮囊”,目的是为了能办圣道,为疗形枯,成就道业。


所以,诸位出家大德,五堂功课中,尤其吃饭一堂,要具足惭愧心。我们受信施的供养,何以为报?怎么利济众生?


虽然我们也深信,只要有盂兰盆的仪轨,十方贤圣僧就有不可思议的威德;只要我们还具足结夏安居的仪式,诸佛菩萨就现前;这种仪式就是佛法,这种仪式就具有甘露味、解脱德,但我们还是要提起正念。


有了正念的观照,就会具足法身德的功德;有了“无内无外、远离四边八戏”的清净佛性,就会具有般若德的功德。以此自利,亦可利他,具有自解脱和他解脱的功德。我们佛子能如此的话,“即是正福田,人天供养处”。


安居圆满日,诸佛生欢喜,众僧得自恣,众生得福田。



图片
图片

戒幢清凉,光明朗耀|福城文殊寺壬寅年首届在家菩萨戒传授圆满

图片

佛欢喜日〡佛陀亲口宣说,这是为父母设供修福功德最大的一天

图片

佛教为什么不提倡神通?

图片

善良,缘于根植于心的底气、勇气

图片

这份礼物,为什么不能轻易给你?

图片

怎样保护别人的善根?

图片

昙花一现与不可言说的“法华”

图片

【清凉福城】回归正觉即修行

图片

为什么终日吃饭,却未曾咬到一粒米?

图片

怎样把一定变成“不一定”

图片

把清澈的水观想供佛,都是很大福报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功德宝藏丨地藏菩萨传(一)
· 菩萨是怎样炼成的
· 星云大师:能克制自己 过于胜他人
· 戒幢清凉,光明朗耀|福城文殊寺壬寅年首届在家菩萨戒传授圆满
· 告诉你一个人见人爱、开心幸福的口诀
· 受菩萨戒的殊胜功德
· 未来的弥勒佛丨弥勒菩萨传(十三)
· 坦荡荡的心
· 修行中如何做到圆融?
· 恭迎“八宗共祖”龙树菩萨圣诞〡他的出现,佛陀早有预言
· 佛教为什么不提倡神通?
· 恭迎“八宗共祖”龙树菩萨圣诞!愿众生开佛知见、智慧如海!
· 此是菩萨诞生地丨弥勒菩萨传(十二)
· 最崇拜的佛,原来就是你的心
· 洞中打坐开悟,地藏成菩萨 ||《地藏菩萨传》(第34回)
· 人生种种境遇,是我们选择的结果
· 向上菩提路,度生作津梁
· 神变行境丨弥勒菩萨传(十一)
· 呼唤与追寻
· 藕益大师:般若非他,现前一念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