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为什么不提倡神通?

2022-08-21 00:12: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图片

我在上海刚学佛的时候,有一个老居士,住的离我家不远,我常到他那里念佛。他也跟我讲了他亲近的一位师父的事迹。


这位师父叫祥开法师,原本住在玉佛寺,后来改成了工厂,老和尚就住到了废弃的铁路边上,搭了一个仅可容身打坐的小木笼子。没有什么生活用品,平时就到菜场捡一些菜叶子,两分钱打一瓶开水,倒进米里,用盖子焖住,就吃那个半生不熟的米。那个居士知道后,就把老和尚接到自己家,收拾了一间六平方的小房间给他住。


这位师父就带着他们念佛,给他们讲开示。后来有一天跟那个老居士讲,“明年几月份我就要走了”。徒弟一听,说“师父,我儿子结婚也是这个日子,酒席都订好了”。这位师父就说,那我改日子吧!


后来大家就忘了,以为这么说说笑笑就过去了。到了临近老和尚说的圆寂的日子,小房间本来是石灰泥的墙面,因为经常点油灯、点香,熏得颜色都变深了,后来这个居士忽然有一天发现这面墙有点不一样:一尊大势至菩萨的形象在墙上越来越明显地现出来了,然后边上又一尊观世音菩萨现出来,慢慢地,阿弥陀佛也越来越清晰。这个时候,这个居士才想起来,师父讲的往生的日子要到了,西方三圣竟然提前就来了。


本来这个居士想,师父如果去极乐世界,自己肯定很伤心的。但是师父说,“你不会伤心的,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然后他说,“那你走了之后,我们有问题找谁呀?”师父说,“龙华寺有一位拂尘长老,他在解放前就是寺庙的方丈,你们去问他就可以。”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开悟的人知道谁是开悟的,我们根本没办法知道的。


真的到了老和尚圆寂的这一天,果然他非常镇定,身心清凉,没有丝毫的牵绊。老和尚交代把平时亲近他学佛的几个弟子找来,大家都顶礼墙上的西方三圣。师父最后再关照他们,交代以后的事,关照好之后,叫一个男居士守住门。老和尚给他们讲好开示之后,本来是卧在床上的,后来要到他往生的那个时间,他就坐起来。那个时候身体还有点不稳,他个子很高大,老和尚还对那个居士说“来,你坐上来,把我的身体撑撑直”。他就坐到床上,感受师父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一刻的生命状态。


这个居士说,他感觉后面都是光,而且越来越强烈,于是偷偷地回过头看,佛像的颈项上往往有一圈圆光,这时候他师父显现的就是这种。一圈圆光,如月光一样照着师父,就这样坐着往生了。他说,随着师父圆寂,西方三圣也慢慢隐没掉了。




图片


图片


佛弟子享受多高的荣誉啊!实际上每个人都可以的,你只要信佛、念佛就可以,从古到今,佛法就是这么证明来的。所以,佛法不需要买卖,不需要拉关系,佛法的真理,谁实践谁受益,“公修公得,婆修婆得”。


这位老和尚对印光法师非常崇敬,他也念佛,教导弟子也念佛。他说,“我以后的骨灰,你们拿一部分到灵岩山,撒在山林里,另一部分磨成粉,加上油面,撒一部分到普陀山普济寺前的莲花池,剩下的都撒在莲花洋里,跟大海里的众生结缘”。


图片

图:位于普济寺前莲花池上的大型拱桥的百年前留影

图片

图:百年前普济寺的长拱桥、石板平桥、莲花池、亭轩、碑亭


普济寺门口的莲花池,水面离人很近,他们就在栏杆那里把师父的骨灰撒到水里,这时又发生了一个奇迹,骨灰竟然停在水面上旋转起来,形成了一朵莲花,然后整朵莲花沉入了池里。


佛法有时候特别神奇,但是我们又不强调神奇。为什么?就是为了保护我们,要让我们有一个修行的正因,有一个学佛的正确心态,这样我们才能从虚伪中慢慢剥离出来。因为只有平淡、平凡,才会体验那种神奇,如果你有一个求奇的心,就容易走偏,这不是学佛的心态。当我们的心安安的、静静的,就能很甚深地以平常心、理性的心去思维佛法,修持佛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孙悟空神通广大,为什么不背着唐僧一个跟头飞到印度?

图片

这道防火墙,你要装上

图片

能灭烦恼的水,究竟是什么水?

图片

要破“我执”,先破“我见”

图片

原来,“我”是业力流扫描出来的结果

图片

当你发起利益众生的心,第一个利益到的其实是自己

图片

三宝弟子“如水乳和”的重要性

图片

这颗糖,还要吗?

图片

正确的都不要太执着,更何况错误的呢?

图片

不要在无意义的事上,过分地消耗时间和资粮

图片

学会抄近路,此生就能福慧两足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恭迎“八宗共祖”龙树菩萨圣诞!愿众生开佛知见、智慧如海!
· 此是菩萨诞生地丨弥勒菩萨传(十二)
· 最崇拜的佛,原来就是你的心
· 洞中打坐开悟,地藏成菩萨 ||《地藏菩萨传》(第34回)
· 人生种种境遇,是我们选择的结果
· 向上菩提路,度生作津梁
· 神变行境丨弥勒菩萨传(十一)
· 呼唤与追寻
· 藕益大师:般若非他,现前一念心性
· 吃素一个月,你的身体竟会发生这些变化,是不是跃跃欲试了?
· 《善生经》中的夫妇之道 || 为妻之道有多重要?
· 遇见更好的自己
· 《清凉山志》文殊菩萨显应篇(三)
· 听法,你想要听到什么?
· 圆测大师纪念日|他贵为新罗王子,是玄奘大师最为杰出的弟子之一
· 有一种成就,从依止善知识来
· 应如是作意丨弥勒菩萨传(十)
· 这一天,要竭力修功德
· 【茶香慧日寺】佛教为谁
· 美味诱人的素咖喱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