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天地
相应于纯厚的品德
中国为什么重“农”?因为“农”最接近于天地。人只要接近天地,就会相应于纯厚的品德。一旦脱离了天地,这种相应于天地的敏感度就会降低,因为中华文化是围绕着大道来的。
千万年来,中国主要的文明就是农耕文明,所以社会稳定、人心善良纯朴。过去的一个村有几百户人家,张家长李家短,谁是好人家,谁是好样子,谁家孩子淘气,十里八乡都知道。那时候的农村,水和土地是干净的,信息是有序的,社会风气是纯洁的,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哪一天种地,哪一天插秧,哪一天收割,都非常有序。哪里有个大户人家、书香门第,大家都知道;哪里有个信佛的人,大家都会向他看齐。
现在呢?连隔壁邻居我们也不一定知道的。谁向谁看齐呢?大家坐在一条凳子上都向手机看齐。所以社会上有人说,天下最远的距离,就是他坐在你对面,各看各的手机;现在交通越来越发达,空间距离越来越短,但是人的心灵距离越来越远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似乎也遭遇很多的挑战。
学佛
直击心灵
学佛就不一样了,一学佛就是直击心灵。佛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你最崇拜的佛,原来就是你的心。当下就回归到本位了,所以要为“心”负责,不能污染心灵世界,这就产生了我们身口意的准则。
身的恶业是杀、盗、淫;口的恶业是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意的恶业是贪、嗔、痴。这些都是心灵的重度污染源,有了这面心灵的镜子,我们的行为、语言、意识都会暴露在良知的阳光下。所以,为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遵守道德就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这不是为了蒙骗别人,也不是为了假装文明,而是为自己的心灵世界、为自己的良知负责。
无论世界怎么变化、科技怎么发达,人还是有血有肉的,有心灵世界,有肉体感受,也要吃饱肚子,睡觉最好有张好床……包括我们来寺院也不是为了找一张好床睡觉的,重点是听经闻法。有佛法可以听,心灵就可以觉悟,肉体的苦难就能克服。这就显现了我们作为人的尊贵和庄严。
修行
庄严灵魂
用现代的话说,人是有灵魂的,学佛就是用修行来庄严我们的灵魂。如果告诉你,你有个房子,因为年久失修,里面破破烂烂的,垃圾成堆,你要不要打扫?我们的灵魂就是这样的,平时我们都忘掉它了,结果各种各样的众生都住在里面。
所以,不仅是我们听经闻法,最重要的是我们能把佛的光明回向给祖先,去救度他们。目犍连尊者已经成道了,具足种种神通,可以跨越阴阳两界,可以把阳间的物质搬运到阴间去,却仍然没办法解决妈妈的业力。佛陀说,这不是外道的力量可以办到的,也不是天神的力量可以解决的,乃至你个人的神通也没有用,要靠僧团的力量,要靠大乘常住三宝之力。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佛说盂兰盆经》
讲到底,自己的业力如果不改变,谁也救不了。但是如果功德到了,级别就不一样了,命运就可以改变了。所以,我们修习佛法,有了功德、有了资粮,仰仗大乘常住三宝之功德力,我们的老祖宗就可以改变命运了。他们的“户籍档案”就可以转移到吉祥光明之地,甚至佛国净土了。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