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生经》中的夫妇之道 || 丈夫对妻子的责任和义务——五件事最为重要

2022-08-18 06:0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佛陀强调夫妻之间要互相敬爱,

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这是我们在家众修行佛法的基础。



图片



净慧法师生平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古历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圆寂于2013年4月20日6点26分。享年81岁,僧腊67载,戒腊63年。


净慧长老接法于近代大德虚云长老,以中兴佛教为己任,实践人生佛教思想,为后世留下珍贵的禅法智慧。


长老一岁半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抚养。1951年,赴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于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


1953年,虚老迁江西云居,修复真如禅寺,长老奉虚老之命,留任云门寺监院,时年20岁。


1955年,长老因病前往云居,仍任虚老侍者,并协助当年冬天的云居传戒法会。长老朝夕亲承虚老之耳提面命,获益良多,深得虚老器重。长老承虚老之殷勤付嘱,亦以一身兼承禅宗法脉,为禅宗五家七宗之嗣法传人。


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长老即被虚老送去深造,从本科一直读到研究生,成为中国佛学院首批研究生。


1979年初,长老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相关政策落实、教制建设、寺院恢复等工作。


1981年《法音》杂志创刊,长老担任主编,直到2002年,他先后当选佛协理事、中佛协常务理事、中佛协副会长。


1988年,长老应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之邀请,负责筹备组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当选为会长,同时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


1989年,创办国内首家以弘扬禅宗文化为主旨的刊物——《禅》。


1993年,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净慧法师开示



 “居士子!如西方者,如是夫观妻子,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云何为五?一者,怜念妻子;二者,不轻慢;三者,为作璎珞严具;四者,于家中得自在;五者,念妻亲亲。夫以此五事爱敬供给妻子,妻子当以十三事善敬顺夫。云何十三?一者,重爱敬夫;二者,重供养夫;三者,善念其夫;四者,摄持作业;五者,善摄眷属;六者,前以瞻侍;七者,后以爱行;八者,言以诚实;九者,不禁制门;十者,见来赞善;十一者,敷设床待;十二者,施设净美丰饶饮食;十三者,供养沙门梵志。妻子以此十三事善敬顺夫。居士子!如是西方二俱分别。居士子!圣法律中西方者,谓夫妻子也。居士子!若人慈愍妻子者,必有增益则无衰耗。”

——《佛说善生经》


这段经文对当今社会显得特别重要。不仅是具体内容重要,而且让我们从观念上明白佛法的广大性、包容性、多层面性。现在一说到信佛,就以为是看破红尘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都以为信佛是教我们断子绝孙。都出家当和尚去了,哪里还有人呢?相反,佛陀强调夫妻之间要互相敬爱,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这是我们在家众修行佛法的基础。有人会说这是什么佛教呢?佛教就是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嘛!这既是社会上的误会,也有佛教界本身的误导。认为佛教是教导我们要了生脱死,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佛家怎么还讲男婚女嫁的事呢?这都是生死事。实际上这种见解不全面。


我们要特别认识到,佛教不仅能救人,还能救社会、救国家。五戒严身,十善治国,人人能向上、向善,一个社会就会有良好善美的社会风气,一个家庭就会是和美幸福的家庭。这样国家难道不会好吗?家庭是国家的细胞。佛教不是政治,不是主义,是从每一个人入手,教我们每一个人都管好自己,处理好周围的关系。每个人都能照管好自己,又能处理好周围的关系,还会有什么问题呢?问题是,我们有的人自己照管不好自己,又不能处理好周围的关系,所以家庭、社会、国家才会有各种问题出现。



图片



通过学习这一节经文,就知道佛法包括各种层面。佛教讲五乘法门,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五乘法门都是以人为起点,以人为枢纽,上天入地,都从人开始。把人做好了,就一定能生天,成声闻,成缘觉,成菩萨,成佛,三善道、四圣果都有份。人做不好,三途有份。所以人是关键。


丈夫对妻子的责任和义务,佛陀认为有五件事最为重要。


一者,怜念妻子。“怜”是一种爱心。因为夫妻之间要彼此认同,心平气和。丈夫占主动权,实际上也是双方的事。妻子要尊重爱敬丈夫,丈夫对妻子应有一种高度的同情心、爱心,忆念妻子在家里做事辛苦。操持家务,生儿育女,都是非常辛苦的事。


二者,不轻慢。要做到不轻慢妻子很不容易,即使在今天,歧视妇女、家庭暴力、男女不平等的事,还是时有所闻。不轻慢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男女之间在知识技能上有一定差距。当然在新社会,出现了许多女强人。现在不是丈夫轻慢妻子,好像也有妻子轻慢丈夫的事。在古代,男女在知识技能上差别很大,妇女往往依赖丈夫生活,不像现在男女双职工,大家都拿工资,都有劳动权,能逐步消除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尽管男女都有劳动权,而收入上不平等的现象也未完全消失。所以不能轻慢自己的妻子或者丈夫的“圣法律”教导仍有现实意义。


二是家庭出身的差距。佛教的教导也是这样,要婚娶称可,最好是门当户对。完全不讲出身的差别悬殊,夫妻之间固然可以认同,但父母、家庭、社会会有种种误解、种种干扰,也容易滋生轻慢之心,造成家庭的不和。


三是长相。妻子长相一般,丈夫一表人才,可能也会成为轻慢妻子的理由。一个人生在这个世界上,要生存是很复杂的,这种复杂的生存环境,如何使它得到平衡,得到一点点安慰,作为一个在家人来讲,家庭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出家人,依法自约、依法安居,他有这种自觉自律。作为在家居士,固然可以在佛法上求得一种安慰,求得一种喜悦,求得一种寄托,但他毕竟生活在世间,所以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夫妻之间的和睦,对于平衡人生的种种痛苦有很大作用。否则的话,就不会在这里讲《善生经》。人间很实在,佛教的教化功能要引导得当,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图片



三者,为作璎珞严具。要及时让妻子的穿着打扮庄严。“璎珞”就是项链,“严具”就是比较好的衣服,使自己的妻子穿着打扮入时,不致使人家轻慢。假使丈夫自己很注意穿着打扮,而妻子却是一副穷酸相,那一定会受到外人的议论。所以,作为丈夫有责任和义务使自己的妻子穿着庄严、入时。


四者,于家中得自在。妻子在家庭里有安全感,能当家作主操持家务。在现实生活中,妻子在家庭中不自在的很多,原因也是来自各方面的。但是作为丈夫,应该主动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使自己的妻子在家中自在安全。


五者,念妻亲亲。不但要爱敬妻子,还要爱敬妻子的亲人,比如岳父、岳母、小姨子、小舅子,要爱念她娘家的眷属。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一战成名 ||《地藏菩萨传》(第10、11回)


顶门,那是佛的位置


关于信仰,我们应该了解的事





相关文章
· 普庵祖师圣诞〡他自创神咒,民间赞颂“普庵到此,百无禁忌”
· 每个人的命运,藏在自己的认知里
· 慈悲摄受丨弥勒菩萨传(九)
· 回向功德真的有用吗?
· 最美好的礼物,是温暖人心的力量
· 不要将心简单看
· (明)宝华山见月律师《一梦漫言》(八)
· 【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特辑】七月,用佛光救祖先
· 赞叹如来丨弥勒菩萨传(八)
· 道友之间的情义
· 【佛教知识】世尊为何不允许在家人议论出家人
· 绍云长老:如何入道(二)
· 两个结局很好的故事|你的善良,都会变成未来的好运
· 详解受持五戒后,这些护法天团隐身卫护,且可获得97种福报
· 南无佛,你能“南无”到吗?
· 十方信财,小心享用 | 弥勒菩萨传
· 这种魅力,不会随时光流转而改变
· 做一个随缘的人,做一个最快乐的人
· 邀宇宙共享盛宴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