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我们的修行立了一个标准

2022-07-11 00:57: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未生怨王除忏经》中有一段经文,

文殊菩萨说:“大迦叶及众眷属随我一道去应供吧。”迦叶尊者说:“我为求法,不为求食,即便没有吃到饭,也会跟随你。为什么?因为在别人面前,听不到你那样的传法。”


这里大迦叶尊者跟我们讲了一个佛弟子修行的标准,纵使是吃饭这样的刚需,也要跟佛法联系在一起,要法喜充满、禅悦为食。佛弟子到哪里学习,又有饭又有法,就应当住;如果无法有饭,不应当住;如果有法没有饭,也应当住。


“食色,性也”,虽然我们凡夫要依靠饭食来滋养色身、延续生命,但是更要知道解脱的法身慧命是依靠什么来维持的。如果只是吃饭,不去想禅悦法喜的话,吃得再饱,跟法身慧命还是没有关系。


吃饭喝水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但在修行上,这个都可以商量。为什么只要有法,没有饭都要住?这是我们大家要去思考的。




法喜 充满

      禅悦 为食


图片
图片



如果用两层空间来比喻,三维空间的这个色身吃得再饱,在不生不灭的解脱空间里的法身慧命还是饿得瘪瘪的,或者说,极乐世界里你的那朵莲花是不会长的。


因为这不是一回事,生死轮回是生死轮回的业报身,不生不灭的身体不是靠饭食的能量支撑的,而是靠正觉、靠法喜禅悦维持的。所以,当娑婆世界的色身捧起碗、拿起筷子,面对所有色香美味的时候,不要丧失正念,要现前正觉。


听法很重要。法没有听好,心灵没打开,心灵的光明不出来,烦恼就不能融化,这就是很危险的,糊涂一天就危险一天,自己都找不到修行的理由。我们听法就是为了把道理认识清楚,让自己的心越来越明晰,找到学佛的理由,找到学佛的价值。道理越明白,心就越稳定。


所以,大迦叶尊者说,纵使不吃饭也不要紧,我们不是跟您去应供的,我们是为了听您讲法,因为您出现在那里一定会演畅微妙法音,会开发我们的智慧。这就形成了我们佛弟子的一个非常标准的答案。





        “决心

修行的

图片
图片



《大宝积经》第十五品“文殊刹土功德庄严”中记载: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为求这样的大智慧,假设菩萨乃至未来际在众生大地狱中被焚烧,也该忍受,不可舍弃如此智慧。”


这就是一种修行的决心。我们要搞清楚,不要觉得修行具有顺缘,那我就受持;如果有一点违缘,有一点脸色给我看,批评我了,我心情不好了,就宁愿不修行、不学佛了。


那些菩萨们说,宁愿百千万亿劫在地狱受苦,只要能换得听闻佛法的机会,我也愿意的。作为佛弟子,我们要记住这一点,这很重要,要好好去思维。



图片
图片

追忆绍云长老|绍云长老:参禅的下手方法

图片

海天同悲|一代高僧乘清长老安详示寂,世寿110岁

图片

缅怀绍云长老纪录片 |《佛祖禅心》:惟愿不舍众生,乘愿再来

图片

上堂大斋,奉佛供僧

图片

看见桥道时,愿一切众生怨亲平等——日诵净行品73愿

图片

追忆绍云长老 | 绍云长老:修学佛法如何才能入道?

图片

追忆绍云长老 | 绍云长老: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

图片

《愿》— 菩提于心 大爱无疆

图片

佛法有没有好处,由你的态度来决定

图片

佛菩萨的种种显现

图片

想快乐就快乐的秘密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只要开始修行
· 不要看别人的缺点
· 百岁佛门耆宿乘清长老圆寂,愿长老乘愿再来
· 为什么信佛?这个答案你一定要知道
· 追忆绍云长老|绍云长老:参禅的下手方法
· 修行,生命的刚需
· 悦意光芒 | 文殊菩萨传(十三)
· 缅怀绍云长老纪录片《佛祖禅心》 | 平凡又殊胜的一生
· 绍云老和尚:开悟是为了什么
· 绍云长老珍贵开示:我们现在得了人身,又闻到佛法,这是最大的庆幸事
· 追忆绍云长老 | 绍云长老:修学佛法如何才能入道?
· 百一十岁乘清长老安详示寂,愿长老不舍众生,乘愿再来
· 物力维艰,当思佛法来之不易
· 桃之夭夭——“桃”不开的诱惑
· 恭迎金粟如来圣诞|| 他化身佛陀时代的第一居士,为在家佛弟子作了榜样
· 如何摆脱种种"虚妄的束缚"
· 追忆绍云长老 | 绍云长老: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
· 佛陀时代第一居士〡金粟如来化身维摩诘大士纪念日
· 维摩诘大士圣诞 | 金粟如来的化身,佛陀时代第一居士
· 魔王说法丨文殊菩萨传(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