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这样的人家往往会出大人物
昨天一阵风吹来沙尘,然后普降一场雨,今天再一看,山上的花都没了,这才理解“梨花雨”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细心去看每一天的变化,真的就跟不知道一样,不知道世界发生过什么。
过了清明节,我们看到农民们开始播种、犁地。农民要按照节气来耕作,他首先对大自然要很了解,再加上自己的感受、经验,什么时候可以开垦地了,什么时候可以播种了,农民都知道的。
所以不要小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有时候反而他对天地之道比较相应。一个人越是淳朴、勤勤恳恳,脑子里也不想其它太多的,干着这个他就很满足,这样的人家里往往会出大人物的。
一个农耕的家庭,略略又懂一点诗书,他所积累的福报就在增加。他虽然没有太大的智慧通达于大道,但是他老实巴交,暗合于天地之道。所以天地降人才,才会到他家里。
所以中国就有人总结,在上古时期,道的承载者是三皇五帝这样的帝王,往后是大臣,再后来,道就在田地里,在社会底层,现在讲的一句俗话叫“高手在民间”。
但是,祖祖辈辈在皇天后土上积点福德,给子孙能用一用,如果这个子孙不通于道,没有站在道德的层面上,那也是一个灾祸。他可以飞黄腾达一下,但是他压不住,不仅他自己这一代很少能善终,甚至还会把祖祖辈辈的福德耗尽。
为什么“出人才”很难超过三代?
如果没有道和德,过去中国人有句话叫“一世为官,九世为牛”,不仅他自己要九世为牛来偿还,祖祖辈辈的福报也都在他一个人身上耗散掉了。所以不仅仅说“富”不过三代,就是家里“出人才”也很难超过三代。
我小时候爸爸带我们下放到安徽凤阳,从小耳朵边就听到这句话——“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
凤阳这个地方在江淮丘陵地带,四季平衡,本来是非常有灵气的,但是出了这样一个人物,“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不是说明朱元璋不好,而是这个人物很厉害,那么强大的蒙古军事力量,都能被他灭掉。他出生在凤阳,这个地方的地利、能量也能汇聚到他的怀里,被他用在自己身上,他有这个能力转变天地时空的次序。
对这个地方来说,就好像一片地如果种过人参,地里的营养都会被吸收掉,那其它的植物就种不了了。
人也是这个道理,如果这个家族出一个当官的,如果他不懂道德,你再指望出第二个就很难了,因为福报都让他享了嘛。除非他在位置上忍辱、负重、积德、不犯错。
有的家族还有这种文化,如果出一个能影响社会的人才,这个家族马上休养生息,子孙默默地潜伏着,做一个普通人,在天地间去参悟、去长养。过百年又出一代人才,再为社会做一点事情,就像长过人参了的地,休养生息了之后,再种第二茬子参。
中华的文化就是这样,它普及了之后,天下百姓就此起彼伏,交替着为这个社会服务、为众生服务。
但愿众生得离苦
我们修行积累资粮也是这样。如果我们消耗福报,那祖先还要贴你,你就连累祖先;如果我们自己就是个修行者,能积累福报,你就能光宗耀祖。不管祖先投胎在哪里,都可以精准地追到他。
佛陀在世时,曾有一位婆罗门请示佛陀,为什么他常行善法,却总是遭遇不顺和痛苦。佛陀听后,入定观察到,此人的前世生在婆罗门富贵家,因为家族不再为祖先做超度了,以致他的祖先在六道中受苦。
后来佛陀化身长者来到婆罗门家化缘,问他们是否为祖先超度?婆罗门说:“我们为祖先超度了三十年,相信他们都已投胎,应该不用再超度吧!”佛陀开示说:“超度祖先是不能中断的,每年还要请出家众为他们做超度及布施,即使他们都已转世,投生各道,都能因你的超度获得利益:相对的你们现世者也能得到事业顺利、阖家平安。”
婆罗门听完佛陀的开示后,顿开光明,请出家众为祖先做供养、超度。不久之后,婆罗门因获得前世家人的功德利益,因此生意兴隆,家内祥和,身体健康。
生命和生命之间有这样一个关系,祖上如果有德,就可以荫庇子孙;子孙如果有德,就能光宗耀祖;子孙如果没德,就会辱没宗亲。
我们了解这个之后,就会知道为什么三宝是人类的福祉,为什么出家人是人天的福田。因为一个人要修福、一个民族要修福、一个国家要修福、整个人类都要修福的,因为人类自身是有命运的,要充电的。
三宝是永恒的福祉,僧宝是永远的人天的福田。修行人天天忙不是为自己求安乐,他是愿众生得离苦啊,这就是僧宝。
修行人讲“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你能够与这个圣贤文化相应,能够体解天地大道,你自然就会无私地奉献。因为无私奉献它就是道的状态,是光明的状态。修行既不是为了得到世间的认可,也不是为了世间的名利,这是由佛弟子的特质所决定的。
——三参法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