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的感觉,每天都要去模拟

2021-12-17 00:21: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建寺院的目的,是安僧,

所以才叫“建刹安僧”。


修行人往往依洞窟而住,

我们坐在法堂里,

就好像坐在

五台山的大山洞里一样,

在这里有一个

能够遮风避雨的地方是非常幸福的。










觉照

CEREMONY

图片







在佛陀的正法时代,大多都是国王、大臣做功德主来供养出家人。因为印度的气温比较高,供养给出家人的房子,墙会砌得特别厚,有将近一米宽,走进去就像走进一个山洞。床边还有一条气道,那是古时候的新风系统,每一个房间都能通到气道里,保持着空气循环。房间不大,既凉快又清新,就像一个禅窟一般。


所以过去的人在那里,很快就能入定,心定自然凉。定下来之后,肌肉活动、大脑活动、血液循环都会减少。越来越寂定之后,觉照也从种种的触、受、想、行、识当中慢慢解脱出来了。











解脱

     Moksha 

图片







所以你不能指望死了之后才解脱,这是我们修行每天要去找的感觉。我们的佛性是不生不灭的,佛性怎么从业力里面显露本来面目?不要被六根、六尘、六识所包裹,裹在里面看不到他的本来面目了。所以古代的公案里有这句问话,“古镜未磨时如何?”回答说,“黑似漆,不能照物”。那你想,古镜未磨时,能照的功能失去了吗?没有失去,但是背觉合尘。要从这个尘境里,从十八界里跳出来,十八界空,就解脱了。


六根加上六尘是十二处,再加上六识就是十八界。我们每天都要去模拟,要去实验,尝试怎么样从十八界中解脱出来。师父悟公上人就告诉我,出三界就是出十八界,照见五蕴皆空。






图片

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去尝试着解脱,种子积累得多了,最后就会得到解脱的结果,就像从植物里面提取纤维,纤维拧成线,线变成缕,缕再编织经纬就变成了布。一块布是一丝一缕的线组成的,我们最后的解脱也是因为你每天都走在解脱路上,点滴的因,汇聚成了解脱的大海。


有了这个方法之后,就不会为他伎所惑。为什么佛教不提倡神通?因为神通又是一种更大的贪求,就像小孩子喜欢玩杂技一样,好奇心。但是好奇心是不能解脱的,好奇心只能害死猫。所以我们每天都要行在这个正因上,除了忏罪,也要离妄。


佛门公案——古镜未磨时如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云居晓舜禅师,洞山晓聪禅师之法嗣,今江西人。晓舜禅师少时生得很粗猛,忽然有一天觉得尘世浮幻,于是便投师出家。出家后,晓舜禅师依戒而住,精修细行。后投洞山晓聪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晓舜禅师为寺众募化来到武昌。他首先拜访了当地有名望的刘公居士家。刘居士乃饱参之士,德行高迈,为时人所敬,影响力很大。当地信众,凡有捐施,莫不依他而行。晓舜禅师当时年少,不知居士是饱参之士,故对他颇为轻视。


居士道:“老汉一问,若相契(如果回答契合宗门之旨),即开疏(表示发愿要捐施多少财物之文书),如不契,即请还山。”说完便问:“古镜未磨时如何?”

晓舜禅师道:“黑似漆。”

居士又问:“磨后如何?”

晓舜禅师道:“照天照地。”


居士于是向晓舜禅师作了一个长揖,说道:“且请上人还山。”说完便拂袖回到宅中,闭门不出。


晓舜禅师无可奈何,只好回到洞山。洞山和尚问他为什么这么快却空手而回。晓舜禅师便将与刘居士的酬答经过,一一告诉了洞山和尚。


洞山和尚听完之后,便说道:“你问我,我与你道。”

晓舜禅师便拟刘居士之问:“古镜未磨时如何?。”

洞山和尚道:“此去汉阳不远。”

晓舜禅师接着又问:“磨后如何?”

洞山和尚道:“黄鹤楼前鹦鹉洲。”

晓舜禅师一听,言下大悟。从此以后,他机锋峻烈,人不敢触。后住江西云居山接众。


图片


忆少年|纪录片《觉岸》第一集

震撼预告|跨越百年时光,我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和他相遇

纪念悟公上人诞辰一百周年|念彼百年娑婆影,佑吾亿劫安养乐

这道防火墙,你要装上

如果皇帝的老师来教你……

这个内容,佛佛祖祖都宣说

【清凉福城】戒为无上菩提本

甘露醍醐 | 这样的“信”,才能去极乐世界

此生学佛的早晚,取决于前世善根的深浅

这盏灯可以点亮万盏灯

净土念佛法门,是只念阿弥陀佛吗?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那年冬天,山上的桃花竟然都开了
· 佛菩萨就是这样,净化我们的心
· 这是真正住持佛法的人
· 以佛法的功德庄严身心,以庄严的身心回向世界
· 微信公众平台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怎样快速得到吉祥与清净
· 你动的,是什么念头?
· 【俄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当我们的心与圣贤在一起时
· 天神守护,百部疏主 | 唐代高僧窥基大师的传奇故事
· 修行人的秘密
· 竖出三界,需要很强的功夫
· 有真实的因,必然有真实的果
· 这就是《心经》里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 悟公上人珍贵开示视频《修行直指》| 这里面讲到的都是修行窍诀
· 【意大利语英语双语视频】回向给我们历生父母
· 这就是《心经》里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 纪念悟公上人诞辰一百周年|念彼百年娑婆影,佑吾亿劫安养乐
· 微信公众平台
· 师父点点滴滴的德行都留在我心里 | 听净旻法师讲师公的故事
· 这就是《心经》里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